第三、四单元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人民日报》于1979年元旦发表社论:“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材料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的主要原因
A.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首歌谣反映的是1978年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
A.土地改革 ? ? 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
3.1984年开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增强企业活力 B.实行经营责任制
C. 实行政企分开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这一方针主要用于指导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国有企业改革 D.经济特区的建立
5.1984年7月,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揭开了我国股份制改革的序幕。与此有关的是
A. 资本主义的公私合营 B. 国有企业私有化
C. 外资独资企业的改革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6.1978年,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题,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此建议得到中央同意。当时“先行一步”的政策是
A.建立经济特区 B.实行资本主义
C.建立自由贸易区 D.加入世贸组织
7.一个外国旅游团来到中国广东省旅游观光,游客们纷纷提出要看看广东省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城市面貌,如果你是这个旅游团的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去的城市是
①广州 ②深圳 ③珠海 ④汕头 ⑤厦门 ⑥湛江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④⑤⑥
8.某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次大会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五大
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说明党中央
A.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B.确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C.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D.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0.发展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党和政府重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是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③实行一国两制④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⑤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1.香港传媒评价:“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创造”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一国两制”构想
12.邓小平指出,实现祖国统一应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当前,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已成功解决了
A.台湾问题 B.港澳问题 C.落后问题 D.发展问题
13.列表总结是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历史知识总结正确的有
序号 历史事件 标志
1949年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进入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1997年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完全终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某同学在历史复习是搜集到两幅对联:“杂居聚居尊民意,五区人民的自治”“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这里的“自治”和“两制”分别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平等制度和“一国两制”
C.民族团结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D.民族区域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
15.某同学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D.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6小题 12分,第17小题 9分,第18小题 9分,共40分。
16.改错题(12分)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学校举办了共和国风采的主题图片展。下列几段解说词中,有6处错误,请你把它改写成正确的。
【对内改革篇】
(1)1978年,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四川金堂县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实行经营责任制。
【对外开放篇】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兴办了四个经济特区,厦门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逐步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12月中国成为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祖国统一篇】
(3)新中国成立时,台湾、香港、澳门问题被遗留下来。改革开放后,为了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构想,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已成功解决了台湾问题。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1)错: 对: (2分)
错: 对: (2分)
(2)错: 对: (2分)
错: 对: (2分)
(3)错: 对: (2分)
错: 对: (2分)
17.综合探究题(9分)
材料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11月7日下午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习近平指出:两岸双方应该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1)材料一中提到的“九二共识”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
方针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出人们是在庆贺我国历史上发生的哪些大事?(2分)
(3)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出的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历史意义?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4分)
(4)以上材料和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1分)
(2017新疆)18.新时期,党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材料二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材料三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
——摘自《亚心网》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对外开放是党在哪次会议上做出的决策?(3分)
(2)材料二中邓小平说“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请以深圳取得的成就为例加以说明。(2分)
(3)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2分)
第三、四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1﹒D 2﹒C 3﹒A 4﹒C 5﹒D 6﹒A 7﹒D 8﹒D 9﹒A 10﹒A
11﹒D 12﹒B 13﹒B 14﹒D 15﹒A
16﹒(12分)
(1)错: 四川金堂县 对: 安徽凤阳小岗村 (2分)
错:实行经营责任制 对:增强企业活力 (2分)
(2)错: 厦门 对:深圳 (2分)
错:亚太经合组织 对:世界贸易组织 (2分)
(3)错:科教兴国 对:一国两制 (2分)
错:台湾 对:港澳 (2分)
17.(9分)(1)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分)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分)(2)香港回归(1分)、澳门回归(1分)(3)①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2分)②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导;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大陆、香港、澳门人民的共同努力。(言之有理即可,至少答出两点)(2分)(4)祖国统一(1分)
18.(9分)(1)①顺应世界潮流;吸取中国历史上闭关自守的教训;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答出两点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②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2)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2分)(3)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4)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外向型经济的全国排头兵;具有探索作用;为全国提供宝贵经验;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答出两点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