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4-03 11:2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的作用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呼吸道呼吸系统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气管(局部)喉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鼻腔前部生有鼻毛(清洁);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粘液(清洁、湿润);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温暖)。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哮喘:
是支气管感染的一种疾病,常由于吸入花粉、灰尘、兽毛等物质引起,患哮喘时,由于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变窄,病人呼吸困难,甚至会窒息死亡。台湾歌手邓丽君1995死于哮喘肺炎:
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表现为发烧、胸部疼痛、咳嗽、呼吸急促等,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尘肺:
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这些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疗法。当发生沙尘暴时,人们往往要戴口罩以减少尘埃的吸入。在一些存在剧毒气体的环境中,人们甚至要佩带防毒面具。右图为1月23日,清晨,北京城雾气弥漫,北部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北京市气象台23日6时许同时发布大雾黄色、霾黄色预警。左图为1月16日,蓝天下的北海公园。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的主要来源为燃煤尘、扬尘和硝酸盐及有机物等。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均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能够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或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可进入肺部,并沉积于肺泡,危害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改变肺功能及其结构;改变免疫功能;增加患癌几率,如肺癌等。气管壁纵切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痰是如何形成的?痰是如何形成的?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血液流经时可温暖吸入的空气大卫像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作品。雕像基本上反映了生活在较寒冷地区的欧洲人的特征。奥尔梅克石像发现于墨西哥,是中美洲古代印第安人的作品,石像具有热带地区人的特点。奥尔梅克文明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产生于中美洲圣洛伦索高地的热带丛林
吃饭时大说大笑会呛着!哈哈…哈哈…吞咽与呼吸的关系演示动画会厌软骨咽软腭食团咽会厌软骨食道气管 咽喉处的会厌软骨可以防止食物和水进入气管,保证气流通畅。食团声带拉紧声带张开声音与喉的关系?湿润、清洁防止食物误入气管清洁湿润、清洁温暖保证气体通畅鼻咽喉鼻毛黏膜毛细血管骨、软骨形成支架黏膜会厌软骨湿润、清洁黏膜发 声有声带湿润、清洁黏膜清洁纤毛保证气体通畅骨、软骨形成支架气管
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