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02 20: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测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1978年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深刻 思想解放运动,下列事件与之有直接联系的是( )
A.“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B.中共“八大”召开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D.粉粹江青反革命集团
2.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3.1980年,中共中央通过决议,为刘少奇平反。5月17日,中共中央为刘少奇举行追悼会。因刘少奇被错判为反革命的28000多人得到平反。这一举动(
A.彻底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 B.有利于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C.实现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 D.标志着党的拨乱反正工作全面结東
4.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标志中国共产党 ( )
A.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结束
C.工作重心的转移 D.胜利完成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对内改革首先开始于()
A.农村 B.城市 C.行政机关 D.事业单位
6.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感慨地说:“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1978年小岗村村民的梦想是(
A.建成小岗经济特区 B.中央进行经济救济
C.实行分田包产到 D.建立农村乡镇企业
7.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推动中国农业的大发展,主要是因为()
A.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政策 B.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它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D.它是在邓小平主持下制定的政策
8.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A.解放社会生产力 B.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
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9.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中共()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10.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我国创设的首批经济特区分布于()
A.广东、海南 B.广东、福建 C.福建、海南 D.上海、广东
11.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率先在广东、福建兴办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12.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A.毛泽东 B.江泽民 C.胡锦涛 D.邓小平
13.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是()
A.加入了世贸组织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对内改革 D.人民币国际化
1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包括()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②发展才是硬道理③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④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①②3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下列关于2012年在北京召开中共十八说法不符的是()
A.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B.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C.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D.将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写入党章
16.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不包括()
A.政治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B.土地制度改革 D.党的建设体制改革
1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①建设创新型社会 ②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8.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主题的会议是( )
A十九大 B.十八大 C.十四大 D.十二大
19: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属于这些措施的是()
①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②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3④
20.2017年,随着中共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人们热议的话题为(
A.邓小平理论、南方讲话 B.毛泽东思想、武装割据
C.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D.新时代思想、小康社会
二、识图题(10分)
21.40年前,在邓小平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甲的大讨论,它使人们的思想有了哪一深刻认识?图乙召开的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请说明图甲、图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4分)


(2)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图丙的背景是什么?这份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


(3)结合上述史实,谈一谈改革给你留下哪些启示?(2分)

三.材料解析题(共2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材料二: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
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材料三:“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
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物美价廉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
术和装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四: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事实证
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
宝,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 习近平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怎样的格局?(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建立经济特区有什么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一带”与“一路”分别指什么?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建设“一带一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侧重点有什么变化?(4分)

(4)依据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邓小平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阶段。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材料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四: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队大会在北京举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2分)


(2)材料二的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它主要创造性地回答了哪些问题?(2分)

(3)为什么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2分)

(4)在中共十九大上确立什么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分)

(5)他们的思想理论反映的时代主题是什么?(2分)
四、简答题(10分)
24.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提出许多新提法,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基于世情党情国情凝聚而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发挥着强有力的引领作用。(10分)
(1)材料中“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中国梦”?(4分)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2分)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两者有何关联?(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CBDA 6-10 CBADB 11-15 BDABD 16-20 CBACD
二、识图题
21(1)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会议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质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联系: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2)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基础,改革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3)启示: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②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③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④改革应注意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⑤改革者要勇于探索和创新;⑥青少年要有创新意识和革新观念等 (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三、材料解析题
22.(1)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建立经济特区有助于我国引进技术、学习经验;建立经济特区有助于我国发展经济、培养人才;建立经济特区有助于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等。
(3)“一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立经济特区,关键是“引进”;建设“一带一路”重点在“输出”。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改革开放的时代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等。
23.(1)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2)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3)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四、简答题
24.(1)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