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下册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说课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下册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说课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02 20: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说教材本节课是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朝上承“辽宋夏金并立”下启“明清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成为继秦、西晋、隋以后我国封建历史上又一次大一统的时期。本节课完整的呈现了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全过程。元朝的统一为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七年级学生学习历史兴趣较浓,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但是学生不能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缺乏对必要历史知识的积累,全面、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说学情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设疑、讨
论、点拨、归纳等教学方法。 本节课选择
这些教法的依据是:①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②能促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说教法说学法1.识图法。
学生在学习时,借助地图,了解蒙古灭西夏、金,
元统一全国的过程,完整的了解,蒙古的兴起与元
朝统一的全过程。
2.史料分析法。
通过分析、朗读相关的史料,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
息,来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统一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元朝完成统一的原因,正确认识元朝统一全国的意义及对文天祥抗元斗争的评价,培养自己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元帝国在建立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成吉思汗、忽必烈和文天祥等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闪烁着优秀的人物品质,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依据“知道蒙古族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西夏、金和南宋;知道
元朝统一的原因”的课标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说重点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说难点
客观、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地见牛羊(设计思路:通过诗歌、视频导入新课,以直观的方式再现历史情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 出示预习提纲(时间:5-7分钟)1、12世纪时蒙古草原是什么局面?后来这种局面是怎样改变的?被谁改变的?他建立了什么政权?通过哪些措施使蒙古强大起来?
2、蒙古灭西夏、金的时间。
3、元朝的建立者、时间、都城?定都时间?
4、南宋灭亡时间?抗元名将是谁?写下的千古名句是?
5、元统一的意义?
(设计思路:学生可通过预习提示内容先进行自主学习,后通过同桌互助进行合作完成此课预习,针对此问题,在授课过程中把基础提问的机会留给班级后进生来回答,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率,而且还同步提高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史书记载的12世纪情况:“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问题1:材料反映了12世纪蒙古草原是什么样的局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材料和从中汲取信息的能力
问题2:假如你是生活在当时的一个蒙古居民,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你的愿望最终实现了吗?设计意图:换位思考,激发兴趣。进而明白统一是符合人民愿望的
问题3:是谁顺应了历史潮流,统一了蒙古?创设情景:
出示相关材料。 设计思路:通过学生熟悉的毛泽东《沁园春·雪》引出“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史实,最后让学生归纳其主要历史功绩,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讲练结合
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结束蒙古草原长期混战局面的人是?( )
A、忽必烈 B、成吉思汗 C、文天祥 D、皇太极 设计思路:设计此问题,目的是针对第一个子目录的重点知识,让学生强化记忆。1.学生概括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铁木真经历了部落纷争的磨难,认识到只有将草原上的各部落统一起来,才能给草原带来和平,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2.说出成吉思汗统治措施 (参考教材48页“相关史事”)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把蒙古人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
(2)组建了一支有一万人的护卫部队
(3)建立司法机构
(4)创制蒙古文字设计思路:让学生了解蒙古崛起的原因,从而
认识到只有国家统一,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只
有改革,国家才能繁荣富强的道理。从而增强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设计思路:此处元朝统一过程学生易混淆,为帮助学生记忆,在学生提前预习的基础上,展示课件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从而理清基本线索,增强直观性。1、题目预设:结合当时的疆域图,谈谈蒙古军队是怎样一步步吞并了周边的政权,建立了元朝,又是怎样灭了南宋最终实现了全国的统一。2、出示元朝统一全国形势图B 忽必烈建立元朝 蒙古(元)元蒙古族是如何统一全国的? 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 忽必烈即元世祖,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金灭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
成,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设计意图
直观清晰地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提高课堂效率。1.元朝的建立国号:
时间:
建立者:
都城:元1271年忽必烈大都(今北京)回答以下问题并介绍忽必烈:1.元朝的建立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60年,他继承了汗位
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弑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忽必烈设计意图:以简单的问题形式,重点提问后进生。
可以调动大多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问题思考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
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这对他完成统
一大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49页问题思考)忽必烈推行的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和文化,有利
于中原地区人民群众接受蒙古族的统治,对以后
元灭南宋统一全国后,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特
别是行省制度的推行,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
积极的影响。设计思路:通过问题的设定,使学生能够认识
到元世祖的措施使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对稳定中原及统一全国所起到的作用。2.学生说出元朝灭南宋统一 全国的过程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南宋抗战派大臣文天祥兵败被俘,写下《过零丁洋》,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高官,文天祥严词拒绝,从容就义。让同学讲述文天祥抗元的故事。
参看“知识拓展”设计思路: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了解文天祥抗元的史实以及他的崇高品质。文天祥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你思考:从这首诗中,能看到文天祥什么样的
精神?你认为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元朝统一
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但文天祥组织了抗元斗
争却又受到后人的敬佩,这是为什么?让学生齐读这首诗。设计思路:让全班同学齐读,使学生感受到文天祥面对强敌无所畏惧和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初步学会客观、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提高辩证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文天祥面对元军的进攻,组织南宋军民进行抵抗
保卫南宋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正义之举;
兵败被俘后,囚禁大都,始终坚贞不屈,最后
英勇就义,这是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这一名言的真实写照,这种崇高的气节,
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2.元朝统一全国意义: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思考: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结束大分裂之后
的大统一局面?秦、西晋、隋朝、元朝 。设计思路:
培养学生归纳同类历史现象的能力。探究材料 重点突破 “我眼中的忽必烈”设计思路:
忽必烈是本课的一个重要人物,通过学生课前收集
的历史资料,又对新教材加以理解、分析,丰富学
生对忽必烈的认识,又有助于学生理解元朝统一全
国的意义和忽必烈的历史功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
提高了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从而突破本课重点。四个年代:1206年,1271年,1276年,1279年三个历史人物:成吉思汗 忽必烈 文天祥两件大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先让学生反思通过:自己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在学生总结回
顾的基础上提炼出本课小结。板书设计忽必烈:
建立元朝
统一全国成吉思汗:
统一蒙古
建立政权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基础题:课后活动(教材50页)1、这一描述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
这一局面后来是怎么改变的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渴望和平安定的生
活,铁木真经过多年的征战,实现了蒙古的统一2、讲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忽必烈继承汗位南宋灭亡蒙古灭金元朝建立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西夏灭亡123456提高题:课后习题1.(2016?四川内江)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
A.赵匡胤和铁木真 B.赵匡胤和忽必烈
C.赵构和铁木真 D.赵构和忽必烈
2.下列政权被蒙古族所灭的有( )
①辽 ②西夏 ③南宋 ④北宋 ⑤金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AB课后习题3.“蓝蓝的天空,清淌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是( )
A.铁木真 B.忽必烈 C.元昊 D.完颜阿骨打B设计思路:针对七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
我设计了分层练习,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
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
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