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色彩的对比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业。
(2)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通过分析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效果,使学生在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等同时能初步运用色彩对比规律进行创作。
2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是为了使学生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结合生活中的色彩对比,培养学生对于形式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从而“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而设置的课程。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
1.师: 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呀?(一年有四季)
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感觉和体验。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在这个季节中有没有发现哪些漂亮的颜色呢?
2.师: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丽图片吧!
3. 师:在每张图片上你都看到了哪两种大面积出现的颜色呢?刚才看到的这些图片给你带来什么感受呢?
活动2【讲授】探究学习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除了图片上的颜色,你还知道有哪些颜色?
师:那我们现在就来认识一下生活中的色彩,认识一下什么是对比色、互补色、近似色。(小组讨论)
师:出示两幅图片,学生观察比较哪幅对比强烈(强烈对比),哪幅对比柔和(柔和对比)。
师生总结:在色相环中成180度的,也就是直线对应的两个颜色对比最强,例如:蓝(老师在色相环中画一直线)让学生说相对应的强对比色。师:蓝色和红色,不看绿色和红色,与绿色和黄色比相对对比强,绿色与黄色相对对比弱(一边说一边把相对写在黑板上,来强调色彩的对比是相对而言的),在色相环中呈120-180度的为强烈对比,30-90度之内的为柔和对比。
出示板书:蓝色、红色——强烈对比(呈120—180度)
绿色、黄色——柔和对比(呈30—90度)
师:出示图片,展示对比色在生活中的运用,学生观察图片中所运用到的色彩都是什么色彩,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师:清洁工的衣服为什么是橘红色的?学生一起答:醒目,突出,防止别人撞他。(师引导提醒:这种色与周围环境。)学生一起说:对比强(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比较观察)师:动手术的医生为什么穿绿色的?学生议论纷纷。师:色彩对比除了前面我们说得给人们影响,强烈的互补色还可以缓解人的疲劳,因为血是红色的,与绿色的衣服是互补色,这样穿医生可以更好的做手术。少数民族的服饰,对比反差很强烈,因而装饰性很强。
师:出示图片,展示对比色在绘画中的应用,学生观察图片中所运用到的色彩有哪些,它们在色相环中呈多少度角?
活动3【练习】创作实践
要求: 题材不限;选择你喜欢的对比色;注意强弱对比的合理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