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02 23:1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本课的第一个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女皇武则天”。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武则天统治时期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在唐朝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一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学生从小学习唐诗,对唐朝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阅读史书和观看影视剧,对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历史也有所了解,学生对这一课的历史兴趣应该很高。
3.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了解唐朝的建立;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他们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
史料实证
指导学生识读唐太宗像、李世民打天下时的坐骑之一——飒露紫、《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武则天像等,掌握唐朝繁盛时期的史实。
历史解释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历史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家国情怀
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
二、教学过程:
【教师导语】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导入新课。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去探究这一历史之谜。
【学习目标】
1.知道唐朝建立的史实;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2.了解武则天的治国措施及其影响;
3.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分析唐朝兴盛的原因。
学习重点: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学习难点:唐朝繁荣的原因。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教师提问]哪一位同学把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说一下?
建立的时间:公元618年
建立者:李渊
都城:长安
[教师讲述]随后,唐朝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展示图片]
/
唐太宗像
[提出问题]图片中的这一皇帝是谁?
唐太宗。
[教师过渡]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的年号是什么?
贞观。
[提出问题]唐太宗时期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
“贞观之治”。
[史料阅读]展示史料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0——《贞观政要》
请回答:(1)上述材料是谁引用的?
(2)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
答案:(1)唐太宗。
(2)他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并吸取了隋亡的教训。
[三人小组探究活动]“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1)主观原因: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此,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有敢于直言的魏征,有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有敢于决断的杜如晦,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②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④在边疆管理上,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二)女皇帝武则天
[教师过渡]
[展示图片]
/
[提出问题]这位历史人物是谁?
武则天。
[教师提问]武则天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了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提出问题]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措施及影响分别是什么?
1.在政治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2.在经济上,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教师过渡]有人说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也有人说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其含义皆是赞扬武则天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开元盛世”,看看是否如此。
(三) “开元盛世”
[史料阅读]
材料一 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当时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廉,商业繁茂,道路畅通,行旅安全。到开元二十年,全国有民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最多时逾千万),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比之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
材料二 唐玄宗时期全国耕地面积6.6亿亩。唐朝的版图,比之于汉代,有新的拓展;大运河把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增长。史称:“开元、天宝之际,耕者益力,高山绝壑,耒耜亦满。”根据现有史料推算,当时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约八百五十万顷,折合今亩达6.6亿亩(当下的中国为18亿亩),人均占有达9亩多。远远超过中国今日的平均数(1.4亩)。
[提出问题]
请根据以上史料概括开元盛世的表现。
物美价廉;商业繁盛;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扩大等。
[探究活动]为什么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如此繁盛的局面?同学们分四人小组讨论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1)主要措施: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2)具体措施:任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方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结果: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探究活动]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他们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完成如下表格。
    皇帝
内容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政治
经济
用人
形成局面
  学生组建三人小组,谈论分析内容。
[教师补充总结]
    皇帝
内容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政治
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
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
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措施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用人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重用贤能;重视官吏考核
形成局面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
[教师提问]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策略对当今我国的国家治理带来怎样的启示?
(1)要重视人才的选拔、任用与考核。
(2)要以民为本,改善民生,使民富足。
三、本课小结
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他在位时居安思危,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以人为本,减轻徭役,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治世局面——“贞观之治”,是一位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