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才思妙对娶佳人
明朝时候,山西省有一位名医叫乔嗣祖,家有二女,大女儿叫珍姐,二女儿叫珠妹,姊妹出落得像花一样,眼看到了出嫁的年龄。乔老不想把祖传的医术传给外人,于是决定招婿入赘。怎么招呢?他理想的女婿是既懂医道又有学问的人。想来想去,他想出了出联应对招婿的办法。他出的上联是:
珍珠双花红娘子
此举公开后,虽有不少读书人前来一试,但因不懂医术药物被拒绝。
有一天,来了一位身穿绿棉袍的少年,彬彬有礼地上门对道:
枸杞二丑绿宾郎
乔老爷怕受骗上当,就问少年这下联作何解释。少年笑答:“我叫吴杞,兄叫吴枸,兄有事在家,叫我穿绿棉衣前来。兄长的医术和文才胜我十倍。”乔老先生听后,心中大喜,当即决定招吴氏兄弟入赘。
这副对联传开后,都啧啧赞美,说它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切合有情事理。朋友,你能说出它是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撰成的吗?
(二)
从前有个中药店主人,膝下有一女,貌美聪慧。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位才华出众的男子结良缘,他决定用中药名作上联,哪个对出下联,就把女儿相许。上联是:
“玉叶金花一条根”
许多求婚者望联兴叹,一筹莫展。
忽然来了一位英俊少年,挥笔对出“冬虫夏草九重皮”。店主一看此青年才貌出众,于是又出了一上联:“水莲花半枝莲见花照水莲”,那青年马上对出下联:“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店主十分高兴,随即又撰一上联:“白头翁牵牛耕熟地”,那个青年稍加思索,又对出下联:“天仙子相思佩红娘”。店主非常满意,当即把女儿许配给他。你知道对联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吗?
六岁神童斗和尚
明代林文斌六岁时游庙,和尚见他梳着三叉小辫,就说:“三叉似鼓架。”林文斌随口对答:“一秃似锣槌。”和尚又惊又气,马上出联叫他对:“三尊大佛坐象坐虎坐莲花。”林文斌不加思索就说:“一个秃驴偷鱼偷肉偷酒菜。”母亲在一边听见就批评他太不文明了。他说:“我说的是,‘一个书生攀龙攀凤攀桂枝’。”后来又一次,他改梳两条小辫到庙里去玩,和尚又笑他:“牛头且喜生双角。”林文斌毫不怯懦,顺口应道:“狗嘴何曾吐象牙。” 故事中的林文斌凭着自己的机智聪明,运用对句的修辞手法,敢于与不怀好意的和尚机灵应对,使和尚的取笑变成了自取其辱。
奇特的自荐诗
有时为了含蓄委婉表达自己的意愿,一般不会直接向人表达。如“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句诗就表示作者希望得到有识之士垂青。以日常所见情愿为上钓之鱼表达自己急切出仕的心情。传说朱庆余在《边试上张水部》中是这样说的:
“昨夜洞房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头问夫婿:
画眉浓浅入时无?”
这是一首描写新婚夫妇蜜月生活的爱情诗吗?不是。其实朱庆余在考试之前写了这首诗给张水部,张水部就是任水部员外郎的名诗人张籍,原是希望他先看看自己的作品,量量自己的才学,以便向当局者推荐,使自己有个进身之价。所谓“拜舅姑”、“画眉深浅”,乃至全面构思,都是比喻。这是整篇运用比喻的好例子。张籍岂有不明白的道理?于是回信说:
“越女新妆出镜新,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仍是用比喻手法,把朱庆余誉为西施,不但美貌过人,特别是歌声优美,是无价之宝。这比原作只在形体上作喻稍为高明一点了。
1.下列句子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 )
A.我们的风筝仿佛比飞机还飞得高哩!
B.你要像雷锋那样认真学习。
C.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答案解析】:C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
B.在通往学校的这条道路上,是一条非常陡的路。
C.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D.由于大家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很快也就搞上去了。
【答案解析】:D
3.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
爱心是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D.一片冬目的阳光
【答案解析】:D B A C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这个章节完美地塑造了美猴王勇于反抗天庭的举动。
B.从广大师生的表现中,说明大家对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的表演任务充满信心。
C.十一长假期间,大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在第二十七届北京学生科技节上,北京市十八个区县教委将首次同台展示科技教育取得的成果。
【答案解析】:D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老师慈母般的关怀,我一辈子终身难忘。
B.一个微寒的夜晚,我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C.在老师的帮助下,使我的学习进步不小。
D.考试前,我把橡皮忘了装进文具盒里。
【答案解析】:B
6.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十一届全运会会徽构思巧妙,设计新颖,以11个“竞技人形”为主要构成元素。整体结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字小篆中繁体“中华”的“华”字;造型语言借鉴中国民间吉祥饰物“四喜人”的手法,共用人形,巧妙地完成了11个运动人形的组合:整体图形创意还融合了中国传统纹样“同心结”的概念。这样,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A.团结和谐的理念、民族盛会的寓意、吉祥美好的祝福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会徽的设计之中
B.吉祥美好的祝福、民族盛会的寓意、团结和谐的理念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会徽的设计之中
C.民族盛会的寓意、吉祥美好的祝福、团结和谐的理念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会徽的设计之中
D.民族盛会的寓意、团结和谐的理念、吉祥美好的祝福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会徽的设计之中
【答案解析】:C
7.用下列六个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美国舆论惊呼:“拳王自己打倒了自己。”
②美国拳王泰森称霸拳坛,击垮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对手。
③可见,视自己为对手,战胜和超越自己,是人生的十八盘,是最艰难的选择。
④不想,胜利和鲜花带给他的骄狂、麻木和纵欲,终而因罪下狱。
⑤一旦把千山万壑踩在脚下,真正的对手便是自己了。
⑥人生如登山,只要高峰还在前头,人的脚步就不会停下。
A.①②④⑥③⑤ B.⑥⑤②④①③ C.⑥⑤①②④③ D.②④①⑥⑤③
【答案解析】:B
8.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
A.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的群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答案解析】:D
9.天气预报说,明后两天将出现如下以来的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可达39℃如果你想打电话告诉不在一起住的姥姥,应该怎么说,请把电话内容写下来。
我:
姥姥:
我:
姥姥:
我:
【答案解析】:略
10.按要求把你读过的最喜欢的古今中外名著介绍给大家。
名著名称(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主要人物(至少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你最欣赏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简要说说你欣赏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略
1.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入空格处。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婉约_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扬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答案解析】: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解析:这是考查同学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概括能力。完成这样的题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根据整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答案。
2.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为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⑤
【答案解析】:B 解析:排列句子的顺序,可以先找出开头句,然后根据其意思往下推想,依次找出与之相衔接的句子。
3.下列句子,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 )
A.他仰望着空中的燕子,仿佛他的心也一起飞上了蓝天。
B.读书之余,我喜欢养些易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C.幸亏红领巾帮助了我,要不然我不知还要吃多少苦头。
D.雪后的原野上,梅花点点,每一朵都是一首精美的诗。
【答案解析】:D
4.下列( )组答案依次填在下列一段话的横线上最合适。
①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②不饱食以终日 不弃功于寸阴
③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④ 油然而生
A、① ③ B、② ④ C、② ③ D、① ④
鲁迅一生勤奋好学,他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自己的事业上,真正做到了 。他一生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每当我们读到他的作品时,心里总是 一种感慨,一种敬意。
【答案解析】:B
5.将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调整成连贯、条理清楚的一段话。
①他是不幸的,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
②霍金是一个面对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
③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
④但他又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
⑤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答案解析】:②①④③⑤
6.按要求改句子。
①缩句: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②把句子写具体、生动:花开了。
③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不用问号的句子,句子的意思不能改变。
海上日出的景象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④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下面的句子换成其它两种不同的说法。
两个人特务拖着昏迷不醒的江姐进了女牢房。
【答案解析】:
3 焰火构成图案。 ②略
③海上日出的景象是伟大的奇观。
4 两个人特务把昏迷不醒的江姐拖进了女牢房。昏迷不醒的江姐被两个人特务拖进了女牢房。
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今年署假,我有机会加入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的活动内容真是丰富多彩,有画画、跳舞、唱歌、朗诵、写生、坐军事游戏等……夏令营活动既丰满了我的假期生活,而且开阔了我的眼界。我喜爱夏令营活动。
【答案解析】:
“署假”改为“暑假”,“加入”改为“参加”,把“坐军事游戏等……”改为“做军事游戏……”,把“丰满”改为“丰富”,把“而且”改为“又”,“眼界”改为“视野”。
8.修改下面的病句,将改好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1)我现在基本上把不好的学习习惯完全改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讲话不礼貌的人是不文明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我现在把不好的学习习惯完全改正了。或我现在基本上把不好的学习习惯改正了。
(2)讲话不礼貌是不文明的行为。或 讲话不礼貌的人是不文明的(人)。
9.用三组不同的关联词把下面两个分句连起来。
多读多写。 能提高作文水平。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如果多读多写,就能提高作文水平。 只要多读多写,就能提高作文水平。
只有多读多写,才能提高作文水平。
我的小河
小河又是地球母亲最珍爱的女儿。她A的身躯绝禁不起淤塞的折磨和污染的。可令我不安的是,小河也往往难逃B了。流经城市的小河,往往也出现了污染,她们被迫吞咽着污垢,一些飘浮物随波逐流,玷污了小河清白的面容;还有一些人,自以为高明,把小河的水抽干,把河床用水泥砌起来,如同一个温柔美丽的少女,硬给她穿上一层厚厚而又冰冷的盔甲。小河于是就切断了与大地母亲的血脉,而变成了一个池子,一个地沟。人们还不时在小河上加个橡皮坝之类的营生,把一条完整的小河切成一段一段的格子。如今,清澈美丽的小河越来越少了,不是被肢解,就是被渠化,而地处偏远的小河,随着人类的涉足,也面临着污染的威胁。
期待有一天,人类将停止一切污染的恶行,学会与大自然héxié(?? )相处。
期待那一天,鱼儿在小河中欢快地跳跃,垂柳在河畔的微风中婆娑起舞,鸟儿在枝头细细地诉说。
期待那一天,我们可以在家乡清澈的小河里愉快地畅游,青山绿水装点着我们金色梦境,绿色的原野盛满了我们美好的希望。
期待那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皎洁的月光撒满星夜,我和我的小河共同mùyù(?? )在温柔的月色下,相伴而行,直到永远……
我是多么想念那天生丽质、自然朴素的小河,我又是多么珍惜那温柔动人,善解人意的小河啊!我要用毕生的精力去呵护那条永远属于我,在我心中不曾污染、永不干涸的小河!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读拼音写汉字。
污垢(???? ) 淤塞(???? ) hé xié(???? )相处? mù yù(???? )
2、选词填空。
在A处该填的词语是????? (1)柔弱? (2)软弱? (3)脆弱
在B处该填的词语是????? (1)命运? (2)厄运? (3)幸运
3、把下面句子改成反问句。
昔日被污染的肮脏不堪的小河又变得清澈美丽,大家都很高兴。
改:
4、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结构,以“大海”为主题,写几句话。
期待那一天,??????????????????????? ,????????????????????? ,?????????????????????。
5、你认为本文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6、请你拟一条有关环保的广告标语。
例:再不珍惜水资源,人类见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答案解析】:
1、gòu, yū ,和谐,沐浴
2、A、柔弱,B、厄运
3、昔日被污染的肮脏不堪的小河又变得清澈美丽,谁会不高兴呢?
4、略
5、保护小河,保护环境,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6、略
飘香的生命
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这是桂花香吧。”
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的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
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嗅(???? )? 沁(??? )人心脾?? 凋(?? )零?? 静谧(??? )
2、把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3、照样子把成语补充完整
例:口是心非
顾(? )失( )? 扬(? )避(? )?
若(? )若(? )?? 严(? )酷(? )
4、第三自然段中画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和“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6、《飘香的生命》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什么感悟?
【答案解析】:
1、xiù qìn diāo mì
2、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的眼睛怎能不湿润呢?
3、顾此失彼? 扬长避短? 若即若离? 严寒酷暑
4、引出下文
5、“眼睛都湿润”的原因是“为了那默默行善的老人”,“心湿漉漉”的原因是“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6、生命的美好在于默默地奉献(言之有理即可)。
小学阶段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修辞方法又称修辞格。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可达70种之多,常见的有10多种。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3)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5)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如: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7)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如: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8)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9)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如: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装在套子里的人》)
(11)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如: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1.下面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填在括号里。
1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
2 听了英雄的事迹,难道你不感动吗?( )
3 茂密的枝叶结成了一顶巨大的绿绒大伞。( )
4 西湖的美景怎能不让游人流连忘返呢?( )
5 水是宝贵的,我们怎么能不爱惜呢?( )
6 翠鸟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
7 山川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树木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房屋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 )
8 万里江山仿佛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
【答案解析】:①设问 ②反问 ③比喻 ④反问 ⑤反问 ⑥比喻 ⑦排比 ⑧比喻
2.修改病句。
(1)杜甫是我国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才是事实。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和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答案解析】:
(1)杜甫是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就是事实。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等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解析:修改病句是培养同学们的语感,增强语言规范性和合理性的练习。我们不仅要能辨析一句话是否存在语病,而且能够把有语病的地方修改正确。做这样的练习一般要分三步:一是细读句子,明确病因;二是根据病因动笔修改,或“增”,或“删”,或“调”,或“换”;三是再读,检查修改是否正确。
3.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请用简明扼要的一句话来概括从中得到的启示:
猫头鹰的样子不招入喜欢,叫声凄厉,被视作“不祥鸟”,然而它是益鸟;蝴蝶艳丽多姿,翩翩起舞,招人喜爱,然而它是害虫。
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不能以貌取人。
4.按要求变换下列句子的句式:
(1)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不喜欢体育锻炼,算不上好学生。(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虽然(尽管)他……,但(是)很不喜欢……,所以算不上好学生。
(2)没有太阳,哪里还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5.仿照例句,完成下面的句子:
例句: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示例:父爱是一盏明灯,让你的双眼即使在漆黑的夜晚也能寻到目标方向;父爱是一把雨伞,让你的理想之火即使遇到无情的大雨依然熊熊燃烧。
6.你经常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吗?请你用几句话(数字不超过30个)向同学们介绍一件国内外大事(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要写清楚)。
【答案解析】:略
7.修改病句,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从《赛马》这个故事中,使我学到了遇事要多动脑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赛马》这个故事,使我学到了遇事要多动脑筋。或:从《赛马》这个故事中,我学到了遇事要多动脑筋。
(2)我们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8.老师让我们在学校图书馆里的墙壁上布置名言警句。我推荐的是:
【答案解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9.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过草地的时候,战士们随身带的干粮都快吃光了。
(2)改成双重否定句: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3)改成拟人句:高粱红了,稻子熟了。
?(4)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你怎么能说这都是他的错呢?
?(5)请以“此时此刻教室里真安静啊!”为开头写3—5句话。
【答案解析】:
(1)干粮都快吃光了。
(2)我不能不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3)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4)你不能说这都是他的错。
10.按要求将下列句子改变句式。
(1)老黄鹂把小虫塞到一只小黄鹂的嘴里。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被车长全扔了出去。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小虫被老黄鹂塞到一只小黄鹂的嘴里。 (2)车长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
11.用线连上左右两边的句子,使其恰当合理。
经济学家 树林是绿色的疗养院
人类学家 树林是生命的摇篮
生物学家 树林是大自然的美容师
医学家 树林是人类的乐园
艺术学家 树林是绿色的银行
【答案解析】:
12.写悄悄话。
我们即将成为中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给小学的老师听,请你给某一位老师写一两句赠言,最好能体现老师所教学科的特点。
【答案解析】:略
另起一行
当搬运工搬完最后一把椅子,我环视了一下空空的屋子,关上了门,也结束了我熟悉的生活。
坐在北去的列车上,车上旅客很多,大都是些小商贩,浑身脏乎乎的,说话声音像吵架。我厌恶地把脸转向车窗外。如果说现在还有什么比没钱更不幸的话,那就是曾经有钱。
坐了一夜的车,没想到我居然顺顺当当地熬过来了。下了车,正要往外走,不知从哪儿冒出个人:你是王老师的孩子吧?我说我要去王家村的王文利家。他忙说:“我就是,我就是。”
大表哥推出一辆自行车,把我的包挂在车把上,一抬脚骑上车,等我坐好他就骑得飞快了。骑了将近一个小时,车子拐进一片散落的房子,他停下来说:到了。虽说才早晨5点多钟,可大嫂已经做好了饭。我进屋洗洗手,上了炕,学着他们的样子也盘腿坐在桌前,窗外不停地传来鸡叫声,我的乡村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吃了饭,我换了条牛仔裤,跟着大哥去田里干活。走在乡村小路上,一身轻装,没有电话、传呼机,也没带钱,这些现代人的生命线在这里派不上用场。乡村的空气甜丝丝的,道边的小草挂着露珠。我抬头望望远处的山峦碧绿的田野,深深地吸口气:这是一个真正的早晨!在城市已经享受不到早晨了,城市只有夜晚。带着满身的疲(bèi)和心痛的感觉来到这个偏远的乡村,好像到了世界的边原。仿佛就在昨天,我还陶醉在自己的梦里,为自己就要登上成功的顶锋而兴奋不已,却不知一脚迈进了山谷。
我坐在田埂上,大表哥把鞋扔在一边,卷起裤子下到田里插秧苗。他左手提一大把苗,右手一次拿几棵往田里一甩,那苗就稳稳地立在田里,没多一会儿就插到田那头。一行苗插完了,他又从头开始插第二行。田里的苗像用尺子量过似的,整整齐齐,高矮、距离均等。我为大表哥感到一丝悲(āi):生活的艰辛使他过早地苍老了。正在胡思乱想,大表哥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插完了一片田,在我旁边坐下,拿起旱烟袋吧嗒吧嗒抽了几口,闷闷地说:“你的事老师在信上说了,你的那个什么公司倒了。想开点,人这辈子不如意的事多着呢,哪能都顺心?”
我看看大表哥,想说什么,可又想他一个乡下人能明白什么?就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下去。
“大道理我不懂,我只知道咱老百姓过日子,靠的是这整片田,不能指望哪一株、哪一行苗哇!可插的时候却要一株株、一行行仔细来插。这苗插的时候都一样,可越长越不一样。不是所有的苗都能活,所以隔几天就要修补,多余的拔掉,没活的补上。赶上虫灾什么的可能一行都不能活,就得丢掉它们,另起一行重插。你呀,就当遇到虫害了,你这么年轻,守着田还怕没饭吃?另起一行重新干!”
大表哥本来不善言谈,他一口气说出这么多话,就不再言语了。我开始心不在焉地听,可听着听着忽然觉得眼前一亮:“另起一行”——一句简单的话就像一串钥(shi),帮我打开了挡住我的那扇门。
我骑着大表哥的自行车,一路风行跑到县城给妈妈打电话,我在电话里冲着妈妈大喊:妈妈,谢谢你让我来这里,等我学会了插秧就回去!
1、注音或写汉字?
厌恶(??? )?? 疲bèi(?? )?? 悲āi(?? )? 钥shi(?? )
2、造句?
心不在焉——
胡思乱想——
3、找出第五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4、找出一个反问句,把它改为陈述句。
5、用“ ”画出描写乡村风光的片段,谈谈逃遁到乡村的“我”,是否洗去了身心的创伤与疲惫。?
6、“我为大表哥感到一丝悲哀:生活的 艰辛使他过早地苍老了。”你认为“我”这样想对吗?请说明理由。
7、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在第⑧段中,大表哥所说的话的含义吗??
【答案解析】:
1、wù? 惫? 哀? 匙
2、略
3、边缘——顶峰
4、想开点,人这辈子不如意的事多着呢,哪能都顺心?改:……不能都顺心
5、第⑤段“乡村的空气甜丝丝的……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没有。他欣赏这个“真正的早晨”的同时,仍耿耿于城市里的失败。
6、不对。尽管农村生活艰苦,大表哥过早地苍老了,但他的生活并不悲哀。因为“大表哥”对生活充满信心,从没有因“虫害”而沮丧过,即使遇到了此类挫折,他也知道该怎样做,活得有精神。
7、遇到挫折不能气馁,应重新振作起来(意对即可)
句子、标点符号、修辞三
课前预习
例题精讲
课堂检测
总结复习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