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基础知识梳理:句子、标点符号、修辞一.教师版(含答案15页)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六年级基础知识梳理:句子、标点符号、修辞一.教师版(含答案15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03 08:5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迎春条幅
从前,有一家过年请人写了一个条幅,“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写字的人不重视标点符号,语句之间既没有标点,也没有隔开。初一,拜年的人一见条幅忙问道:“你家遇到什么倒霉事啦?”主人怏怏不乐地说:“干吗进门就说不吉利的话!”来人指着门上的条幅说:“你这儿不是写着吗,‘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请寄些标点来
法国著名作家台奥多尔·冯达诺在柏林当报刊编辑的时候,收到一个青年寄来的几首诗,要求发表。诗很拙劣,还没有标点,青年在附信中说:“我对标点向来是不在乎的,请您帮助填上吧!”台奥多尔·冯达诺很快给那个青年退了稿,在回信中说:“下次请您只寄些标点来,诗由我自己来填好了。”

双关
明代著名学者金圣叹因一宗案件被判死刑,临刑前,他的儿子前来送别。金圣叹看见儿子,心中很是悲苦,于是随口吟出一句上联:“莲子心中苦。”儿子因过分悲痛,好久也没对出下联。金圣叹又念出了下联:“梨儿腹内酸。”儿子听了更加悲痛。金圣叹的这副对联用的是谐音双关,“莲子”实指“怜子”,“梨儿”实指“离儿”,含蓄地表达了心中的伤感。




1.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 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 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D. “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答案解析】:D A“黄色”前逗号改为冒号。B“年结算制度”后应为逗号。C“迷惘”后为冒号。

2.下列句中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伞头秧歌”是晋西北吕梁山区所独有的社火形式,尤以紧邻黄河边的一个小县——临县最为盛行。 ???
B.曾被美国中央情报局误以为核反应堆的土楼,现以永定县境内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被称为“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民居博物馆。” ???
C. 唯美、情趣、怀旧是《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经典》书系的特色,其中有冰心的《春水》、凌叔华的《酒后》、苏雪林的《绿天》、石评梅的《烟霞余影》等作品。 ???
D. 你想,倘若徐志摩和陆小曼时代也有手机的话,后人还能读到那么多情真意切的美丽如诗一般的情书吗? ???
【答案解析】:(B)分号改为逗号;结尾句号应在引号外边。 ? ?

3.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
A.明知这位以一曲“北方的狼”而唱红台湾的歌手——齐秦有睡懒觉的习惯,但为了钟情于他的歌迷。我还是满怀歉意地叩响了他的房门。 ???
B.传说伊欧斯是希腊神话中“黎明”(其实,指的是晨曦和朝霞。)的化身,是希腊神泰坦的女儿。 ???
C.请柬上特意注明,最好能给母校带点小礼物,礼物最好是自制的,最好能标志自己的成就……云云。 ???
D.他把列宁的“为了能够分析和考察各个不同情况,肩膀上要长着自己的脑袋”这句话,写在台历上,作为座右铭。 ???
【答案解析】:(D)(A“歌迷”后句号应为逗号;B删去括号内的句号;C句末省略号与“云云”重复) ? ?

4.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 ) ???
A.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D.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
【答案解析】:A

5.选出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 )
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A.夸张 设问???????????????????? B.比喻 设问 ??? C.夸张 反问???????????????????? D.比喻 反问?? ? ?
【答案解析】:D

6.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 ??③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
? ??④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A.明喻 设问 对比 对偶????????????????? B. 对比 设问 对偶 明喻?
C.对偶 设问 对比 明喻??? ????????????? D. 对偶 对比 设问 明喻 ? ?
【答案解析】:C

7.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A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 )
B黄家就是鬼门关。 ( )
C南国烽烟正十年。 ( )
D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 ?? ?
E.公共汽车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
【答案解析】:夸张 比喻 借代 对比 夸张

8.仿照例句,用“百灵鸟”一词造两个句子。?
? ??例:圆规?
? ??①她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 ??②圆规愤愤地回转身。?
? ??百灵鸟?
?①
?②
【答案解析】:凡能用“百灵鸟”一词造一个比喻句,一个借代或借喻句,且句子通顺的,即可。 ? ?? ?

9.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 例: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比喻)
①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②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③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
④工人叔叔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⑤这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
【答案解析】:反问 拟人 比喻 夸张 设问

10. 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 ①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 。(拟人句)
??? ②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 。(比喻句)
【答案解析】:
1 诉说自己的小秘密
2 长长的锦缎

枯叶蝴蝶
峨眉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种蝴蝶,比最美丽的蝴蝶可能还要美丽,是峨眉山最珍贵的特产之一。当它阖起两张翅膀的时候,像生长在树枝上的一张干枯的树叶。谁也不去注意它,谁也不会瞧它一眼。
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色彩,逸出了繁华的花丛,停止了翱翔的姿态,变成了一张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黄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
它这样伪装,是为了保护自己。但是他还是逃不脱被捕的命运。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那用来隐藏它的美丽的枯槁与憔悴。
它以为它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己,殊不知它这样做更叫人去搜捕它。有一种生物比它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时装假作伪,因为装假作伪这种行径是瞒不过这种生物——人的。
人把它捕捉,将它制成标本,作为一种商品去出售,价钱越来越高。最后把它几乎捕捉的再也没有了。这一生物快要绝种了。
到这个时候,国家才下令禁止捕捉枯叶蝶。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国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价。枯叶蝶真是因此而要绝灭了。
我们既然有一对美丽的如真理的翅膀,我们永远也不愿意阖上它们。为什么要装模作样,化为一只枯叶蝶,最后也还是被出售,反而不如那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蝴蝶到处飞翔,被捕捉又生生不息。
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
1. 枯叶蝶保护自己的具体方式是怎样的?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时装假作伪”,“这种生物”指的是:
3.“枯叶蝶真是因此而要绝灭了”一句中的“因此”指的是什么:
4.造成枯叶蝶悲剧的原因,除了人的贪婪以外,还有它自己的 有关。
5.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6.读完本文之后,你有什么感触?


【答案解析】:
1.“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
2.人
3.国家的禁令
4.美丽而又隐藏美丽;装假作伪的行径瞒不过人。
5.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真相
6.通过对枯叶蝴蝶的描述,揭示了愿“一切都显出它们真相”的殷切希望。尽管许多人都学枯叶蝴蝶“装假作伪”,但“我”要效法其他蝴蝶的表里如一,抒写了对虚伪作假的憎恶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围绕这点即可)

良心是肉做的
唐歪从银行提着一包钱出来后,直接回了家。老婆问,这么快就给民工发完工钱了?唐歪将一沓沓钞票堆在桌面说:“我舍不得,这些钱都归我该多好啊!”老婆说:“不发工钱,他们肯定会找上门来的。”唐歪像是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地说:“我躲起来。”“那我怎么办?”老婆急忙问。唐歪说:“你抵挡一阵。”“他们会打我的。”老婆害怕地说。“不会,我给你设计一下造型。”唐歪说。
头几天,唐歪家风平浪静。到了第五天,门铃就发疯似地响个不停。唐歪用手示意老婆沉着应战,自己一头扎进暗楼去了。
老婆战战兢兢地将门打开 ,只见门口站着二十多个民工,手中拿着“白条”,不等她说话,一个为首的民工语气坚定地对挺着个“大肚子”的她说:“我们要找唐老板讨要我们的血汗钱。”她稳了稳神轻轻地说:“他跑了!”“什么,他跑了?”民工们拥进了唐歪的家。屋内的情况让民工们傻了眼,因为屋内已是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家具。“这…… 这是怎么回事?”为首的民工小心地问。老婆一摸眼角的泪珠说:“他携款而逃,家已被有关部门查封了,还让我两天内搬出这套房子。”她样子十分可怜。民工们听到这儿,都收敛了愤怒的叫声。
屋里静得出奇,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大家似乎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忽然,那个为首的民工首先向屋外走去,紧接着其他的民工也一个接一个地朝屋外走去。
陡地,那个为首的民工停住脚步,问唐歪的老婆:“大妹子,这城里你还有亲戚吗?
唐歪的老婆摇头。那个为首的民工又问:“家都查封了,你一个孕妇能上哪儿?”唐歪的老婆又是连连摇头。又是一段时间的安静后,为首的民工从口袋里摸出几张小钞,接着又向其他民工要了些,然后将一把钞票往唐歪老婆手中一塞说:“我们就这么多了,拿去住个旅社吧,天寒地冻的,别冻坏了肚子里的娃儿!”唐歪老婆的手像触电般地抖个不停,她哽咽地吐出几个字:“大哥,这……这……”那个为首的民工苦笑了一下说:“别啰嗦了,我们还要去找活干,否则老婆孩子就过不好年了!”说完,他领着其他民工头也不回地走了。民工们刚走,唐歪就从暗楼里钻了出来,他望着已成为泪人的老婆和他手中的一把零钞,
猛地,他扇了自己一耳光,抓起那包钱追出去……
1.简要复述本文的故事,要求写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小说第二段唐歪对老婆说:我给你设计一下造型“,他对全过程作了哪些设计?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唐歪像是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表明唐歪的用意是想躲起来,并坚决让老婆抵挡下去。
B.唐歪从暗楼里钻了出来“扇了自己一耳光”,这是他对自己行为感到羞愧而作的责罚。
C.小说运用对比手法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用悬念和照应的手法映衬民工的善良淳朴。
D.小说表现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要让工人的劳动报酬得到保障,仅依靠老板良心发现还不够,还要依靠国家法律制度的管理。

4.根据下面的细节,结合文中的情节,用一段话描写唐歪老婆的心理活动。
唐歪老婆的手像触电般地抖个不停,她哽咽地吐出几个字:“大哥,这……这……”
她想:“
。”

5.小说用“良心是肉做的”作题目好在哪里?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唐歪不愿发放民工工资。他设计让妻子伪装成孕妇,制造自己携款离家出逃、房子被查封的假象欺骗民工,民工上门追讨工资不得。民工资助了唐歪老婆。唐歪深感惭愧,拿钱发放工资。
2、⑴让老婆扮成孕妇; ⑵让老婆对民工撒谎;
⑶把家中东西搬空,制造被有关部门查封的假象; ⑷唐歪躲藏起来。
3、B
4、我欺骗了这些民工,他们讨不到工钱还资助我,直是好人啊。我们夫妻这样做太对不起他们了,也对不起天地良心啊。(此时的人物心理应有感动、羞愧、歉意等)
5、略。可从题目表达的含义来说,也可以从题目的表达作用来说,结合其中一方面来谈即可。



1.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
B. 心里想道:与这同样的花自然开放的时候,我会这样仔细凝视它吗?只摘了一朵花插入花瓶,摆在壁龛里,我才凝神注视它。 ???
C. 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
D. 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 ????
【答案解析】:(C)中“爱国,进步,民主,”中的逗号改为顿号。 ? ?

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
B. 高尔基说,小说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鉴赏小说要寻味特定时代人物的思考、憎爱和追求。 ???
C. 读罢《故事新编》,终于,我们恍悟:那夷弈、女娲、墨子、宴之敖、眉间尺,不正是鲁迅先生本人传神的自画像吗? ???
D. 上海的越剧、沪剧,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在这次汇演中极为引人注目。 ????
【答案解析】:(B)“小说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中逗号放在引号外。 ?

3. 选出下边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
? ??A. 北通巫峡,南及潇湘??????????????????? B.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C. 衔远山,吞长江?????????????????????????? D.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 ?
【答案解析】:B

4. 修辞方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
? ??②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 ??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④又是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 ⑤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
?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③⑤ ???
C. ①|②③|④⑤????? ????????????????????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解析】:B


5. 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幅青绿山水画。?
? ??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出了荔枝树林夜色的浓郁和美好。?
? ??B.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
? ??运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大海涨潮时的有力气势。?
? ??C. 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我是一辈子没有到过蒙大拿的。?
? ??通过设问,揭露了资本主义自由竞选的虚伪性。?
? ??D. 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 ??通过夸张和比喻,写出了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态。
【答案解析】:C

6. 按要求改写句子。
? (1)特务很狡猾。(改为比喻句)

? (2)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 (3)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 (4)他十分愤怒。(改为夸张句)

【答案解析】:
特务狡猾得像狐狸一样。
河水一边唱歌一边往前赶路。
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痛。
他非常愤怒,仿佛可以一口气就可以吹倒一座大山。

7.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昨天,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雨。
  (2)早晨,人们在公园里散步、打拳、舞剑、读外语,都在积极锻炼身体。
  (3)走进菜园,找了好一会儿,连一条小虫也没有找到。
【答案解析】:
(1)昨天,整整下了一天的大雨。
  (2)早晨,人们在公园里散步、打拳、舞剑,都在积极锻炼身体。
  (3)我走进菜园,找了好一会儿,连一条小虫也没有找到。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用法作如下介绍:
(一)逗号 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二)句号 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1:刘胡兰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女英雄。 例2:请递给我一杯水。(祈使句)

(三)顿号 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例:总攻开始了,军号声、枪声、炮声、喊杀声,立刻混成一片,震动着山谷。

(四)问号 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例:①你叫什么名字?(疑问) 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反问)
③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的劳动群众。(设问)

(五)感叹号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凡是感彩比较浓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
例:①您就让我再试一试吧!(请求) ②我的“小咪咪”多可爱啊!(喜爱)
③什么,“迷糊”也考了一百分!(惊奇)
④你们坐在敌人只要一发炮弹就能送你们升天的地方,还在忙什么别的事!乱弹琴!(气愤)
⑤他白了我一眼,说:“别动!”(命令)
?
(六)冒号 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由于冒号主要有以下用途:
?(1)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
例: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
例:商店里什么都有:服装、布匹、文具、食品……
(3)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
例1、敬爱的解放军叔叔:2、颜黎民君:
(4)用在解释性的分句之前,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
如: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5)用在总提与分述之间,使两者眉目清楚。
如:我决心做到以下几点:一、每天按时做好作业;二、看一些儿童读物……
(6)用在动词谓语和较长的宾语之间,便于阅读理解。
如:我知道:越是在艰苦的时候,战士们越关心自己的领导。

(七)引号 表示文中的引用部分,就形式而言,分为双引号[用“”表示]和单引号[‘ ’]两种。一般说,单独使用引号用双引号,而引用的话中还需要用引号时,外面用双引号,里面用单引号。
例:赵大叔拍了拍牛头说:“累不累,‘独角龙’?”
小学阶段引号的用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引用别人的话或者表示直接说出来的话。
例:我要牢记毛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需要标出的成语、谚语、俗语或表示声响的词语,专用词语,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
例1.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例2,北风“呼呼”地吹个不停。例3,大兴安岭这个“岭”字,可跟秦岭的“岭”字大不一样。
(3)表示讽刺的意味或反语。例1,他嘲笑着说:“你的手太‘巧’了!”
例2.这就是鼓吹资产阶段自由化的精英们所谓的“民主”。
(4)要注意的是:在写一个人的直接语言时,在提示语后面,除引语部分用引号外,还要加上另一种标点,表示这句话是谁说的。引号与其他标点连用有以下三种:
①第一种: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后面用冒号。如:小李淡淡地一笑:“不,不能吃!”
②第二种: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后用逗号。如:“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邻居西蒙死了。”
③第三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用句号。如:“睡着了吗?”主人一进门就严厉地谴责阿辽沙。

(八)省略号 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或意思没有说完的部分,占两格。它主要有以下三种用法:
(1)表示对引文的删节和对重复说的词语的省略。例:“铃,铃……”小闹钟叫了起来。例2,在广泛的阅读中汲取营养对作文大有好处。正如鲁迅先生说的“读书必须同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枯燥了。”
(2)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或不好意思直接说出口的情景。
例1.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例2.老师,我……昨天……昨天错怪了你。
(3)表示意思没说完或者语意深长,余意未尽,发人深省。例如:哎!你这个人真是……使用省略号,无论在句首,句中,还是在句尾,一般都不再加其他标点。

(九)书名号 用来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歌曲、电影等的名称。
例1.《少年彭德怀》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表示电影名知称)
例2.请把六月一日的《作文报》借给我。(表示报刊名称)
例3.我最爱唱《歌唱祖国》这首歌。(表示歌曲名称)
例4.今天我读了《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表示文章名称)
例5.我最喜欢看《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说。(表示书籍名称)

(十)分号 用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它所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比句号小,常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并列的部分之间用分号。例如: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2、有的长句子,一个分句内已经用了逗号,那么一个分句与另一个分句之间则应用分号表示停顿。例如:大的面积不是一亩,水深不到三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

(十一)破折号[用——表示]它表示解释说明,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声音的中断或延续等,占两格,写在格的中间。
1、表示声音的延续。例如: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表示声音的中断。例如:小明睁大了眼睛,不解地问:“这——。”
3、表示解释说明。例1: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22日。
例2:这是在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4、表示意思的转折。例如:训练动物很有意思——猴子的动作多么像人啊!
5、表示递进的意思。例如: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

二、使用标点符号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七种符号书写时一般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标在紧靠文字的右边偏下的位置。破折号和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写在行文中间。引号的前后两部分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前半边标在文字的左边编上,后半边标在文字的右边偏上。
第二、书写换行时,句号、逗号、感叹号、问号、冒号、顿号、分号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应该紧跟一句话的末了一个字。引号的后半边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同样,前半边也不能标在一行的末尾。另外,省略号和破折号可以标在一行的开头或末尾,但是不能把一个符号分为两截分行书写。
第三、标点符号有一定的形状,书写时必须规范化。



1.判断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法填在括号里。
①枯黄的树叶像飞舞的黄蝶从树上飘落下来。 ( )
②细雨如丝,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 )
③这天气真冷,都快把我冻成冰了。 ( )
④溪中有好多溪石。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来。 ( )
⑤我们能让困难下倒吗?不能,绝对不能。 ( )
⑥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
【答案解析】:
比喻 拟人 夸张

2.按要求做题。
A.缩写下面句子。
①深秋的香山到处飘舞着红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英勇的红军踏着没膝盖深的积雪一步步向山顶前进。____________
B.用修改符号改病句。
①人们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心情。
②这次到会的只有50人左右。
C.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先生,我的钱不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武松打死了老虎,这是事实。(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E.扩写句子。天空挂着圆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A. ①香山飘着红叶。 ②红军前进。
B.人们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 这次到会的只有50人。
C.他轻轻地说,他买不起,他的钱不够。
D.武松打死了老虎,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E.深邃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

改变句式。
1.这雄伟壮丽的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面的噪音太大了,我只好关上门窗。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深灰色的天空中高高地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 改为反问句:这雄伟壮丽的长城,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迹吗?
2. 改为双重否定句:外面的噪音太大了,我不得不关上门窗。
3. 改为陈述句: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4. 缩句:天空中挂着圆月。

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
( )1、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 )2、她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 )3、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学习雷锋争做好事。
( )4、下课了,小丽在操场上玩。
( )5、她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了刚才看到的那一团废纸。
( )6、想着她就若无其事地走了。
( )7、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团白纸。
【答案解析】:4、2、7、1、6、3、5。
(分析)解答此题应先仔细读句子,了解其大意,思考间关系和写作顺序。经过阅读分析,我们知道这段话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定的。一般说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定的文章,应先交代时间、地点,那么我们就确定其中的第4句为第一句。接着“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色的东西”,这会是什么呢?——“原来是一团废纸”,后来事情就顺理成章地发展了。排完以后,再按正确的顺序读一读,如果不正确,再修改。

综合性学习
??? 在《难忘小学生活》的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有很多收获,请完成下列练习。
1.请把自己对某位老师、某位同学的毕业赠言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对老师的赠言:??????????????????????????????????????????????????????????????????????????????????????????????????????????????????????
???? 对同学的赠言:???????????????????? ?????????????????????????????????????????????????????????????????????????????????????????????????????????
2.本次综合性学习使我懂得了???????????????????????????????????????????????????????????????????????????????????????????????????????????????
【答案解析】:略

句子转换。
(1)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修改病句)

(2)这山可真高,快要把青天戳破了。(照样写)
太阳炙烤着大地,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4)妈妈对我说:“我想看看你洗的衣服干净不干净。”(改为转述句)

【答案解析】:
(1)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戴着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
(2)太阳炙烤着大地,快要把大地烤熟了。
(3)我看到了脸。
(4)妈妈对我说,她想看看我洗的衣服干净不干净。

当回裁判员。(对的打“√”,错的打“×”)
(1)、响遏行云、邯郸学步、精卫填海三个成语都出自历史故事。 ( )
(2)、“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和“这人爱耍小聪明”表达的感彩不相同。 ( )
(3)、“孩子的身子像炮弹一样扑通一声掉进大海。”可缩写为:身子掉进大海。 ( )
(4)、今天是我们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考试。 ( )
(5)、“桌、做、诗、容”都是翘舌音。 ( )
(6)、“衣冠禽兽、文质彬彬、正直高尚”都可以用来写人。 ( )
(7)、“一顶绒线帽、表达感情、感情脆弱、荡然无存”这些词语的搭配全部正确。 ( )
【答案解析】:× √ √ × × √ √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限定为三斤。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依靠)这三斤珍贵的水,而这些水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温顺的老牛(挣脱??甩开)了缰绳,闯到沙漠里运水车必经的公路旁。运水军车来了,老牛迅速冲上公路,司机紧急刹车,军车停了下来。老牛沉默着立在车前,任凭司机怎样呵斥(驱赶??驱使),它就是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双方仍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这样对峙着,运水车不能前进。性急的司机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仍然一动不动。
后来,牛的主人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它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三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叫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去。
1.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 ?  和着(    )        分外(    )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珍稀――(    )       疼爱――(    )
4.牛主人为什么那么残忍地抽打那头瘦骨嶙峋的老牛?你认为下面的说法哪种有道理一些,请在后面括号里画钩。
 A.牛主人不喜欢这头倔强的老牛。(   )
B.自家的牲畜违反驻军的军纪,牛主人很没面子,打它是表明自己的态度。(  )
C.这头老牛太瘦了,还好吃懒做。(   )
 D.像这样倔强的家伙,要给它点颜色看看,它才会听话。(   )
 5.“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请你想一想,此时,老牛在心里会说些什么?

?6.短文的最后一段就像一幅静默的油画,如果要你给这幅画命名,你会给它命一个什么名字呢?说说你的道理。


【答案解析】:
1、分别划掉依赖、甩开、驱使、交换词语。
2、hè fèn
3、珍贵
4、正确答案为B
5、6小题可根据个人的理解回答,不必要求答案统一。



句子、标点符号、修辞一

课前预习

例题精讲

课堂检测

总结复习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