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6课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6课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03 06:1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前小测验
1.什么是“安史之乱”?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 和部将 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安史 之乱”。
2. 说出后梁政权建立的时间及建立者。
907年;朱温
3.说出“五代十国”的含义。
唐朝灭亡后,在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而南方地区则出现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署、楚、闽、南汗、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 汉,史称“五代十国”。
导入新知
观察上面两幅图,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与哪个朝代有关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这节课。




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东京(开封)
960年
赵匡胤(宋太祖)
一、宋朝的建立






方针:
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结果:
先南后北

建立时间: 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开封 (东京)
北宋
北宋的统一是否标志着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结束,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

如果你是宋太祖,面
对五代十国政权更迭你会怎么做呢?
加强统治,防患于未然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
1.看图表,说说五代十国政权的特点。
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图表
特点: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
太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杯酒释兵权”
为杜绝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
目的:
(1)军事:控制军权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杯酒释兵权”
为杜绝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
目的:
2.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1)军事:控制军权
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开机密码
“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
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杯酒释兵权”
为杜绝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
目的:
2.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1)军事:控制军权
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地方:




3、措施影响:


①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防止知州权力过大,实行三年一换制度。
②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分散、削弱地方官的权力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三司)












参知
政 事

设置副宰相和多重机构
削弱相权
分化事权
内外相制
A.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三年一换
B.设置通判。 分散知州的权力。
C.设置转运使。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宋史》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职权:地方一切行政和司法事务,需要经过通判署名才能生效。
作用: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
(3)地方:削弱地方官权力
地方
地方
地方
行政权
兵 权
财权
中 央
强干弱枝
守内虚外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目的 措施 影响
军事 消除
武将
专权
的积弊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中央
地方
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
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削弱
宰相的
权力
加强对
地方的
控制
分割宰相的民政、
军政和财政大权
加强了皇权
造成了机构臃肿
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2、设置通判分割知州权力
3、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权
加强了中央集权
造成了机构臃肿
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2、控制军队调动,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君臣礼仪的变化说明了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宋朝以前,宰相、大臣可以和皇帝对坐议事。相传,宋太祖有一次上朝,宰相范质等仍坐着。宋太祖说:“我眼花,你们把文书拿近来让我看。”范质等起身呈递文书后,回到原处,发现座位已被撤走。从此,宰相、大臣只能站着同皇帝讲话。
活动探究
小资料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1.轻武
2.重文
文人统兵,武将受限
科举取士
想一想,这种重文轻武的政策会给国家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办事效率下降,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
北宋的政治

北宋的建立与局部统一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重点)



重文轻武

加强兵权(“兵”)

加强行政权(“权”)——中央、地方

加强财政权(“钱”)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重文抑武,文臣统兵

发展科举文教事业
四、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赵匡胤建立北宋是在( )
A.10世纪初 B.10世纪中期
C.9世纪初期 D.9世纪中期

2、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
A.集中军权 B.集中行政权
C.集中财权 D.集中司法权

3.“陈桥兵变”讲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的历史故事 (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

B
A
A
4.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
A.防止武将专政弊端
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
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

5. 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 )
A.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B.开创进士科
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