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那达慕之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音乐《那达慕之歌》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4-03 09:3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音乐《那达慕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那达慕之歌》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族的节日”中的一首歌曲。学生已经通过之前的学习了解了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这节课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那达慕,并通过音乐实践感受“欢腾的那达慕”。歌曲充满了欢快热烈的气氛,同意旋律连续反复的出现是它的主要特点之一,歌曲分为四个乐句,为起承转合的结构:a a1 b a2 ,歌曲腔少字多,所以难点是吐字要灵敏清晰。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采用节奏导入的方法,用节奏的语言来模仿那达慕上的各项活动,“骑马”“射箭”“摔跤”进而让学生通过歌曲的学唱来感受那达慕的热烈、欢快。歌曲的处理主要从音乐要素中的力度入手,通过渐弱、渐强来表现歌曲的情境。最后把各项活动结合歌曲进行综合,在一个高涨的气氛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教学重点:
在多项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热烈、欢快的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1、歌曲的吐字咬字。通过让学生轻声读歌词解决。
2、歌曲结束句。通过看手势和提示学生用假声解决。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丰富多彩的民族音调,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过程与方法: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培养交流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知识与技能:能用轻声高位置演唱歌曲,并能运用力度标记来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齐唱《欢迎歌》
二、导入新课
师: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感受了云南傣族的泼水节、四川彝族的火把节,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蒙古族的那达慕。“那达慕”是怎么回事?请看教材19页的介绍,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生读。
师: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解释为“游戏”“娱乐”的意思,每年的夏秋两季,各地的农牧民骑马赶车前来参加盛会,并在绿草原上支起白色的帐篷,很是壮观。今天,我们就来用音乐的形式感受那达慕。
三、节奏练习
师:我这有一节奏,请你用摔跤的声音模仿出来。

x —︱x x︱x —︱x 0︱
嘿 嘿嘿嘿 嘿

师:赛马的节奏,请你读一读,把不完整的补充完整。
《那达慕之歌》教学设计

师:射箭的项目,用什么声音读出来?



吱 嗖 吱 嗖

四、新歌学唱
师:看看还有什么项目?对了歌舞,我们今天就来学唱一首《那达慕之歌》,首先,请同学们听一遍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1、学生初次聆听。
生:歌曲的情绪热烈欢快,仿佛看到了热闹的场面。
2、再次聆听。师:歌中除了唱到赛马,还唱到了什么?
生:马头琴、好来宝。。。。。。
师:好来宝是蒙古族的说唱艺术,由民间艺人即兴编词演唱,大都为赞扬或讽刺的诗词,边拉四胡边唱,选用一种曲调一直唱到结束。
3、朗读歌词
提示学生用轻声高位置读歌词。
4、小声跟唱第一段。
师引导学生唱准确。
5、学唱第二段和结束句。
师:结束句的旋律和那一句相似?
6、完整唱歌曲。
7、加入力度标记感受给歌曲带来的不同效果。
五、音乐活动—欢腾的那达慕
采用摔跤—歌曲第一段—赛马—歌曲第二段(不加结束句)—射箭—完整唱歌曲,这种回旋曲式的方式来感受那达慕欢快热闹的气氛。
六、小结
师:今天,我们用音乐的形式感受了蒙古族的那达慕,同学们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通过阅读课外资料、上网等方式了解更多有关那达慕的知识,如果你有收获,请不要忘记拿来与大家分享啊!本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