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03 08:2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程标准】
1.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2.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
3.知道西北边疆的巩固。
4.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清朝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及对西藏的有效管辖、巩固西北边疆的措施等史实,理解清政府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所做的努力,培养以正确的民族观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识读《清朝疆域图(1820年)》《清代<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增强历史感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清朝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后,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从中体会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郑成功收复台湾,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认识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增强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责任心
【重点难点】
重点:1.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2.郑成功收复台湾。
3.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4.清朝的疆域。
  难点: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 我便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这是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台湾问题一直是我们华夏儿女关注的问题,台湾是祖国母亲最多灾多难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台湾历史上的第一次“分离”。清朝统治者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
【新课探究】
1.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问题探究:阅读课文,归纳清朝的统治措施。
答案提示: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思想上,推崇儒家学说。
2.郑成功收复台湾
(1)郑成功简介
郑成功(1624—1662),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被称为“国姓爷”的由来。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郑成功一生,抗清驱荷,以赶走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的业绩载入史册,海峡两岸均立像竖碑纪念。
(2)荷兰侵占台湾
1624年,荷兰殖民者趁明王朝腐败无能,侵占台湾南部地区,并修筑了热兰遮和赤嵌楼两个要塞(见下图),后来进一步侵占了整个台湾。殖民者对台湾人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和野蛮的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
(3)郑成功收复台湾
①史料研读:
材料一 郑成功舰队从金门出发后,在澎湖遇上暴风骤雨,停泊了几天。大风仍然不止,郑成功抱着“冰坚可渡”的决心,毅然率领舰队顶风冒雨,劈波斩浪,继续前进。郑成功的舰队到达台湾鹿耳门外。鹿耳门港门狭窄,暗礁淤滩星罗棋布,水又很浅,大船平时无法通过。荷兰殖民者没有在这里设防。郑成功率船队赶在大潮时,出其不意地通过鹿耳门登陆。郑成功大军如从天降,荷兰殖民者大为惊恐。
材料二 荷兰殖民者命令停在港内的两艘战舰和两艘小艇出击,郑军乘木船英勇还击,包围了荷兰的战舰,击沉主力舰赫克托号,并用火船引燃了另一艘荷舰,迫使它狼狈逃走。中国战船控制了台湾海面,切断荷兰殖民军盘踞的赤嵌楼和台湾城之间的海上联系。郑成功率军首先进攻赤嵌楼,切断了城里的水源。赤嵌楼的荷军被迫投降。
材料三 郑成功致信荷兰殖民长官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②问题探究:
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提示:
过程: (1661年)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澎湖休整——驶进鹿耳门——登陆台湾岛——进攻赤嵌楼——收复台湾城——收复台湾(1662年初)。
意义:打击西方侵略势力,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请解释材料三中郑成功致信荷兰殖民长官揆一的话的意思。列举史实说明“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材料三表达了郑成功怎样的思想?
答案提示:
意思: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已经被你们荷兰占据很长时间了,现在我们中国人要收回这块土地,你们就应当把它归还原主。
史实: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派大将卫温到夷洲,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思想:表达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坚强决心。
(4)清政府在台湾的建制
①史料研读:
材料一 在内外压力的逼迫下,以郑克塽为首的郑氏集团终于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五日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放弃抵抗企图,向清政府缴械投诚。十三日,施琅率清军在台湾登陆,接管台湾全境。
材料二 (荷兰)时在垂涎,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重以夹板船之精坚,海外无敌,沿海诸省断难晏然……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隅,事关封疆重大。
——施琅
②问题探究:
你如何看待材料一中以郑克塽为首的郑氏集团归顺清朝?
答案提示:当时清朝已经统一大陆,国内的民族矛盾已日趋缓和,台湾郑氏政权的存在,妨碍了全国的统一。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是大势所趋。郑氏集团归顺清朝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结合材料用一句话概括施琅的观点。清政府接受施琅的建议,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意义?
答案提示:台湾的弃留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危。
措施: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意义: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3.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确立达赖、班禅的册封和继承制度
①史料研读:
材料一 顺治九年(1652年),达赖五世受邀请,率领藏官侍从三千人亲赴北京。达赖五世到北京后,住在特地为他修建的西黄寺里面。顺治帝在太和殿设宴,为达赖洗尘。第二年,达赖五世回西藏时,顺治帝又送去有汉、藏两种文字的金册金印,封他为“达赖喇嘛”。“达赖”是蒙语海的意思,“喇嘛”是藏语上师的意思。
材料二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帝又遣使册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 。“班禅” 是梵文大师的意思,“额尔德尼”是满语珍宝的意思。
材料三 清政府确定了达赖和班禅的封号以及他们在宗教上、政治上的法定地位,并规定了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从而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②问题探究:顺治帝和康熙帝的册封有何作用?
答案提示:顺治帝和康熙帝的册封,法定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称号,确立了他们在西藏的地位。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经过中央政府册封,这就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2)设置驻藏大臣
①史料研读:
材料一 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一人,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常驻西藏,协助地方政府处理政务。
材料二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经清朝中央审定颁行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详细规定了驻藏大臣的地位和职权,明确指出:驻藏大臣督办西藏事务,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达赖喇嘛的转世必须由驻藏大臣用清朝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达赖、班禅的坐床典礼,也由驻藏大臣主持。
②问题探究: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驻藏大臣的地位如何?驻藏大臣的职能是什么?
答案提示:地位:督办西藏事务,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职能: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3)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①史料研读:
材料一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政府向藏族地区颁发金瓶,目的是革除西藏活佛转世制度存在的弊端,防止藏族贵族操纵大活佛转世。金瓶高35.5厘米,底径14.4厘米,腹径21厘米,瓶内放置如意象牙签。举行掣签仪式时,将入选灵童的名字、出生年月用汉、藏、满三种文字写在牙签上,用纸包上放进瓶内,选派有学问的活佛念经祈祷七日,然后由清政府派驻的驻藏大臣主持,在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用金箸将金瓶内的其中一个纸包钳出,此纸包牙签上所写的灵童就被确定为转世灵童。
  材料二
  ②问题探究:清政府设立金瓶掣签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提示:保证选择转世灵童的公平性,防止一些地方分裂分子利用这个机会制造分裂局面,更重要的是体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将活佛转世系统纳入中央政府管辖和国家典章法制范围之内。
4.巩固西北边疆
(1)“回部”与和卓
①“回部”:在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维吾尔等族人民,由于他们多数信仰伊斯兰教,清代常把这个地区称为“回部”。
②和卓是波斯语的译音,本是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始祖穆罕默德后裔和伊斯兰教学者的尊称。维吾尔族上层贵族也自称“和卓”。
(2)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碑
  为了纪念平定准噶尔叛乱这一历史事件,以昭示后人,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在昭苏县格登山上建了这座格登山纪功碑。碑高2.95米,宽0.83米,厚0.27米。碑外还修有御碑亭。格登碑在格登山上已默默地矗立了200多年。它时时刻刻都向人们进述着那一段统一战胜分裂的血与火的历史,让人们永远不要忘记。
  问题探究:清政府为什么要出兵平定准噶尔部?平定准噶尔部有何意义?
答案提示:
原因:其叛乱活动严重威胁国家的统一。
意义: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北地区的控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①史料研读:
材料一 1757年,大小和卓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协从的有几十万人,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他们不仅残暴搜刮维吾尔等族人民,而且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清政府派人招降,惨遭叛军的杀害。
材料二 1758年,清政府派军队进入南疆(天山南路)平叛,并宣布此次进兵,只为擒拿大小和卓,维吾尔等族人民皆为无罪之人,不会株连。
材料三 大小和卓逃奔巴达克山(今阿富汗东部)。清军派人与巴达克当地部族交涉,不久,当地部族将大小和卓杀死,把尸首送交清朝。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
②问题探究: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清军为什么能取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胜利。
答案提示: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残杀虐待维吾尔等族人民,丧失民心,违背历史的发展趋势,维吾尔等族人民因此支持清军的斗争;清政府的平叛策略正确,只擒拿大小和卓兄弟,宣布维吾尔等族人民无罪,不株连,不杀无辜民众,顺应民心。
(4)设置伊犁将军
①史料再现:
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乾隆年间,清政府设立“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这是新疆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军府制的实行,对加强和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
②具体解读: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军队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5)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①土尔扈特与渥巴锡
a.土尔扈特:明末清初,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分为三大部,即在今内蒙古地区的是漠南蒙古,在今外蒙古一带的是漠北喀尔喀蒙古,游牧于天山以北一带的是漠西厄鲁特蒙古。厄鲁特又分为四部,即和硕特、准噶尔、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部中,准噶尔部势力最强,先后兼并了土尔扈特部及和硕特部的牧地,迫使土尔扈特人转牧于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
b.渥巴锡:(1744—1775),蒙古族,是我国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第七代首领,他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民族大迁徙奇迹,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东归民族英雄”。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渥巴锡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伟大的民族英雄。
  ②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a.史料研读:
材料一 1724年,沙皇俄国加强了对土尔扈特的控制,沙俄政府为了对外扩张,向他们征收苛重的赋税,不断地征发兵丁。土尔扈特的七八万战士在沙俄的对外战争中丧失了性命。沙皇政府还沿伏尔加河、乌拉尔河、萨马拉河修筑堡垒,驻扎军队,准备随时镇压土尔扈特部的反抗。
材料二 1771年初,渥巴锡跨上战马,举起鲜艳的彩条旗,率领近17万部众,踏着积雪,向太阳升起的东方迈进。他们摆脱了沙俄几万军队的追袭……渥巴锡率领大队人马继续向东挺进,战胜缺粮饥饿、严寒酷暑和疾病等重重困难,完成了东返祖国的壮举。
材料三 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待渥巴锡
  b.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一,分析土尔扈特部为什么要回归祖国。结合材料二,想象一下土尔扈特部在回归途中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
答案提示:原因:受到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 困难:自然条件恶劣,沙皇军队的堵截和追击,其他国家的劫杀,饥饿的困扰和疾病的威胁等。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内容,说一说乾隆帝是如何安置土尔扈特部的。土尔扈特部东返祖国有什么重要意义?如何评价渥巴锡?
答案提示:安置:乾隆帝热情接待了渥巴锡,并发放大批牲畜、米麦、布匹和毡庐,妥善安置了土尔扈特部众。意义: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评价:渥巴锡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民族大迁徙奇迹,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5.雅克萨之战
材料一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材料二
  【问题探究】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状况?结合材料二说说清朝使“边徼之民”“获宁息”的过程及结果。
答案提示:
(1)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损害了我国人民的利益。
(2)过程: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3)结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6.清朝的疆域
(1)材料研读:
材料一
  材料二
  (2)问题探究:
请你说出清朝疆域的四至。对比清朝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找出其中的异同。
答案提示: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示意图如下:
  相同点:基本版图相似,台湾等地一直就是中国的领土。
不同点:清代疆域更为辽阔、广大,今天的中国地图上已经没有北部的乌里雅苏台及东北外兴安岭、库页岛等地,疆域范围缩小。
【课堂小结】
清朝中央政府通过对达赖、班禅的册封以及驻藏大臣的设置,从而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等,使清朝中央加强对新疆等地区的统治。清朝前期的疆域,基本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