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03 08:4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出台更是令农民喜出望外:终于能够得到梦寐以求的属于自己的土地了!
这幅图让你想到了什么运动?
有了自己的土地,当时有的人家是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从播种、耕种到灌溉,早出晚归,勤勤恳恳。上天不负有心人,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让一家人都乐开了怀: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收获!
一开始农民很高兴
后来却觉得很费力
土改完成后,农民遇到了缺乏生产工具、资金、水利和遭遇自然灾害等困难;更别说承担生、老、病、死等大型支出,甚至有的贫困农民不得不卖掉自己分到不久的土地。
已知3亿农民,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求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7÷3≈2.3(亩)
297 0000 ÷3 0000 0000 ≈ 0.01(头/人)
答: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约100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1 ÷ 0.01 = 100 (人)
这道数学题里出现的数字都是当时真实的数据,来算算吧!
1.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分散个体经营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3)结果:
1955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合作生产。
(2)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
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
“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
——毛泽东
毛主席亲自主持编写了如何办合作社的书,这使农业合作化在1955年进入了高潮。到了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农业合作化完成。


毛泽东主席“关于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传达到广东省中山县
河北邯郸市郊区酒务楼村农民积极报名入社
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在轰轰烈烈地进行。这是某村在大会上选出的模范生产小组。
1956年三大改造时,北京郊区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一家一户的家庭手工作坊,规模小,技术含量低,资金少,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所以手工业者的生活很艰难

该怎么办呢?
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
(2)方式
(3)结果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 想想合作实在好,个体分散办不到,组织起来乐道道,机器生产效率高”。
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被没收,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
怎么办?
(1)时间 1954年起
(2)方式 公私合营
(3)创举 赎买政策
(4)结果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相关链接
时间 20年代—解放前 实行公私合营后
设备 陈旧 陈旧
劳动条件 差 改善了劳保条件
管理制度 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改善了管理制度
工人积极性 不高 充分发挥
产量 不到设计能力的90% 超过设计能力的40%
上海水泥厂
黑龙江哈尔滨市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主席送喜报
生产资料私有制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社会主义公有制。




历史意义:
局限性: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
1.1953年至1956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B.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C.农民迫切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D.按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首先从哪个方面开始(  )
A.农业           B.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官僚资本主义
A
A
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农村经济的性质是(  )
A.个体经济 B.私有经济
C.私人经济 D.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4.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办法是(  )
A.没收其工具,将其转化为农民 B.把他们转化为工厂工人
C.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把他们并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或国营农场
D
C
5.下列哪一项属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A.公私合营
B.没收官僚资本
C.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加入合作社
D.对民族资本实行赎买政策
6.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新中国的成立 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D
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8.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考察当年有关其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查阅哪一阶段的历史资料( )
A.1953—1956年 B.1956—1966年
C.1949—1953年 D.1945—1949年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