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十六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学案(岳麓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十六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学案(岳麓版必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8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6-17 12: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课程标准】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难点:“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
【基础梳理】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1)_________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暴露出了传统资本主义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吸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遍放弃___________________,接受________________,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1)实行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是国家干预的重要方式,国家把__________、__________收归国有,同时兴办_______、宇航等工业企业。
(2)制定________,指导___________,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这些计划是_________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
(3)扩大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在不同的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重点有所不同。
利:用国家的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________,保证了生产的__________。
弊: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的弊端。
二、企业的自我调整:“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1、“人民资本主义”:
(1)背景:随着______发展和_________扩大,_______在二战后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2)含义:____________,资本社会化即股票不再只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拥有股票,资本家已经无法拥有____________。
(3)评价:一方面,缓和________,大量吸收_______,反映了__________趋向;另一方面,企业决定权仍掌握在_________手中。
【合作探究】有人惊呼“工人持有股票,意味着从被雇用者变为了公司的主人!”请结合课本知识,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经营者革命”—________和_______分离:
(1)含义:企业所有者退出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由专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从事经营。
(2)原因:企业_______________的增加和__________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影响:一方面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促进企业发展。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
1、基础:发达国家生产力提高。
2、福利资金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福利制度的特点:(1)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不同,从单纯的救济发展为___________,得到_____________;⑵、种类繁多: 主要包括_______保险、_______保险、_______保险和______保险等;(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层受惠多。
4、评价:(1)实质:是由国家进行的_______________一种形式,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即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积极:福利国家的出现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缓解了__________,扩大了____________。(3)消极:使_________________,造成国家___________,_______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调整的影响:
1、经过调整和改革,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_______”。
2、1973年,“__________”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_____”现象,这些国家纷纷调整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反馈】
【巩固练习】
1、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 )
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 B.西方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在逐渐消失 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二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调整与罗斯福新政的最大不同在于:( )
A.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B.推行国有化政策 C.体现了凯恩斯主义 D.关注低收入者生活
3、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人阶层的生活  B.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工作积极性
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宇 D.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4、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当今发达国家只要掌握某公司的3%-5%的股票,就能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股票呈现出分散化趋势 B.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C.企业的决定权开始掌握在工人手中 D.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
5、戴高乐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戴高乐看到了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 B.戴高乐的言论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内涵
C.戴高乐主张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D.戴高乐主张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
6、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人民资本主义”:( )
A.是一种知识经济  B.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C.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D.是政府干预经济的结果
7、“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 弗里德曼之口 ,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曼理论的提出及被普遍认可的背景不包括:( )
A.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B.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状态
C.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   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
8、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趋完备。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对此话的准确理解应是:(  )
  A.资本主义国家福利政策破产 B.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太高C.福利政策不利于经济发展应该废除 D.福利政策存在弊端需要调整
9、1945年10月4日和19日,法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以家庭补贴的方式,由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国家承诺把占国民生产总值16%的高额资金用于社会保障。该项措施产生的积极作用不包括:(  )
A.提高了消费水平 B.增加了就业率 C.保障了经济安全 D.缓和了社会矛盾
10、被称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第二个黄金时代的是:(  )
  A.1850——1914年 B.1950——1973年  C.1945——1951年 D.1922——1929年
11、二战后,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不包括:(  )
  A.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B.制定指令性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C.扩大政府的开支 D.政府直接采购
12、世界上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的是:(  )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联邦德国
13、(2007海南历史)“政府应该用税收手段把富人的收人再次分配给穷人”。这一主张属于:( )
A.人文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 D.凯恩斯主义
14、(2007上海历史)1948年7月,某国率先向世人宣布:它已经向国民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5、随着经济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其目的主要在于:( )
A.刺激社会消费 B.缓和社会矛盾 C.改善劳资关系 D.美化政府形象
16、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滞胀"态势的基本特征是:(  )
A.经济发展缓慢 B.通货膨胀 C.经济缓慢发展与通货膨胀并存 D.失业人数猛增,生产大幅下降
17、(08山东文综)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经济困难D.缓解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
18、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阅读材料,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胡佛在大萧条期间的言论:(1)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2)实际上并没有人在挨饿。比如,那些失业游民现在比他们一向吃得还好。纽约有一位流浪者在一天之内吃了10餐。问题出在心理上,并不是美国经济有什么毛病;只要喜剧演员多向人们说笑话,就可以解决问题。
(1)材料一中胡佛是怎样看待政府的职责和作用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有何影响?
材料二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2)罗斯福上台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加以说明。
材料三 以下是反映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图片
美国股票持有者增长图 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3)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生了哪些新变化?你怎样认识这些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