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第2课时练习
选择题
1、一辆摩托车做直线运动,1?s内走10?m,2?s内走20?m,3?s内走30?m……,则此车的运动是(????)
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乙的速度是甲的4倍,甲行驶的路程是乙的3倍,则甲所用时间是乙的( )
A. 4倍?????????????B. 12倍?????????????C. ?????????????D. ?????????????
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B.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4、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通过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图像是( )
A. ??????B. ??????C. ????D. ?????????????
5、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的方向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发射和接收的尖形波如图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则被监视的目标与雷达的距离最接近(????).?
A. ?????????????B. ?????????????C. ?????????????D. ?????????????
6、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 B. 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
C. 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7、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A?????????????B. B?????????????C. C?????????????D. D?????????????
8、如图甲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乙中,、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与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则被测车的车速为(????)?
A. 20?m/s?????????????B. 25?m/s?????????????C. 30?m/s?????????????D. 40?m/s?????????????
9、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间的距离为s,则?( )??(a) (b)
A. v甲v乙,s=36米???????? D. v甲>v乙,s=18米?????????????
二、填空题
10、如图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000?s,步长是0.5?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 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
11、如图所示是小球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其中小球运动的参照物是 ,比较小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 ,可知小球的速度越来越
12、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 ????? 。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v=,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 (填“①”或“②”)是相同的。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和km/h。其关系是1?m/s= km/h。
13、一列动车的运行速度为260 km/h,列车以此速度行驶30 min的路程为 ????? km。
三、解答题
14、一列长200m的列车,以43.2?km/h的速度在匀速通过一座长2200?m的桥梁,则列车全部通过桥梁所需的时间是多少秒?
15、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求该物体的速度v。
?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从表面上看,摩托车每1?s内的路程都相等,但每0.1?s内通过的路程是否一定相等呢?在其他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的情况又如何都不得而知,因此不能确定“摩托车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故无法确定其运动情况.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B
【解析】由题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即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图像应为过原点的直线,故ACD错误,B正确。
5.【答案】B
【解析】注意路程是往返的总路程,时间应为.
6.【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甲车由计时开始一直做匀速运动,初始位移为零,是否静止开始运动不能确定,乙车开始计时的速度为2?m/s,故A错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地变大,且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m/s;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因此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故B正确;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如果两车在不同起点相向运动,经过5?s可能相遇,如果两车在不同起点同向运动,则两车不能相遇,故C错误;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速度均不变,故D错误。
7.【答案】C
【解析】A中s-t图像是一条曲线,且随时间的增大路程也增大,但不成正比例,说明物体在做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中s-t图像是一条曲线,且随时间的增大路程减小,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中v-t图像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表示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故C符合题意;D中v-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且有斜率的直线表示物体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8.【答案】A
【解析】由与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s可知与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3?s,与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2?s,测速仪发出超声波信号到被测车接收到超声波信号需时间0.15?s,二者相距340?m/s×0.15?s=51?m,测速仪发出超声波信号到被测车接收到超声波信号需时间0.10?s,二者相距340?m/s×0.10?s=34?m,被测车接收到这两个超声波信号的时间差是0.9?s 0.1?s-0.15?s=0.85?s,在这段时间内被测车前进距离51?m-34?m=17?m,被测车的车速为,选项A正确.
9.【答案】D
【解析】由图像可知,当s甲=s乙=12?m时,t甲=6?s,t乙=12?s,则甲车的速度v甲==2?m/s,乙车的速度v乙==1?m/s,选项A、B错误;设经过时间t甲、乙相遇,甲车通过的路程s甲=v甲t=2?t,乙车通过的路程s乙=v乙t=t,则M、N间的距离s=s甲+s乙=2?t+t=t+12?m,解得t=6?s,?故M、N间的距离s=s甲+s乙=2?t+t=2?m/s×6?s+1?m/s×6?s=18?m,选项C错误、D正确。
10. 【答案】1 静止
【解析】小明步行的路程s=6?000×0.5?m=3?000?m,他步行的速度v===1?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与手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小明是静止的。
11. 【答案】地面 路程 大
12. 【答案】相同时间比路程 ② 3.6
13. 【答案】130
【解析】时间t=30 min=0.5 h,列车行驶的路程s=vt=260 km/h×0.5 h=130 km。
14. 【答案】列车全部通过大桥,就是从车头开始到车尾离开桥为止,可知列车车头通过的路程是列车的长度与桥梁长度之和.?即,?而列车的速度.?所以列车全部通过桥梁需要的时间.
15. 【答案】解: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物体的路程时间关系图像是过原点的斜直线,表明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从图像中看出,物体在6?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12?m,故物体的速度为v===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