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程标准】
了解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列举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意义,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知道海协会、海基会,了解“九二共识”及其意义;认识江泽民的八项主张、胡锦涛会见连战、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等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情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文献、图片等资料,了解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掌握运用不同类型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增强祖国统一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政策和努力,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政党
【重点难点】
重点: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
难点: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从诗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诗中反映了海峡两岸“现在”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新课探究】
1.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台湾的历史——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三国时期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元朝时期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清朝初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康熙年间
设立台湾府管辖台湾
《马关条约》签订后
台湾被日本占领
抗战胜利后
台湾回归祖国
(2)台湾问题的形成
①内战遗留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政权,国民党败逃盘踞台湾。
②反华势力介入。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大陆对台方针政策
①材料链接
材料一
材料二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材料三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八项建议和主张。
材料四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胡锦涛发表对台讲话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②问题探究:大陆在不同时期对台湾采取了哪些不同的方针政策?
答案提示:
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时间
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
武装解放
20世纪50年代中期
和平解放“和为上计”
改革开放以后
邓小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江泽民
八项主张
胡锦涛
四点意见
《反分裂国家法》
2.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1)台湾调整对大陆政策
①材料链接
材料一 1979年4月4日,台湾领导人蒋经国在国民党内部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处理两岸关系的三原则,即“不妥协、不接触、不谈判”。1981年10月7日,蒋经国在国民党中常会上就中国共产党和谈建议发表讲话,宣称根本就没有所谓“两党的合作”可言。之后,蒋经国多次宣称:“绝不与中国共产党谈判、接触,不与大陆实行‘三通’,不论人家如何批评,这一基本立场不变。”
材料二 台湾当局“内政部”宣布有关台胞赴大陆探亲的实施细则:自1987年11月2日起,凡符合规定条件者均可向红十字会登记赴大陆探亲,探亲每年以一次为限,除有特殊原因外,每次停留不得超过3个月,须经由第三地转赴大陆探亲。这迈出了台湾当局调整对大陆政策的第一步。
②问题探究:台湾当局调整对大陆政策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提示: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2)汪辜会谈
①材料链接
材料一 1992年11月,海协、海基两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基会向海协会表示“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含义,认知各有不同”。海协会向海基会表示“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
材料二 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一次汪辜会谈
②问题探究:“九二共识”是由哪两个团体达成的?其内容是什么?“汪辜会谈”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上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提示:a.是由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的;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时间
具体措施
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上所起的作用
1987年
台湾当局被迫调
整“三不”政策
打破两岸近40年(1949—1987年)的隔绝状态,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990年
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
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为海峡两岸交流建立了正常化的联系
1991年
中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
1992年
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关系再次迈出重要一步
1993年
两会负责人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就开展更广泛交流达成共识(“汪辜会谈”)
2005年
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2008年
两岸实现“三通”
3.海峡两岸的交往
(1)材料链接
材料一 1987年后,台湾同胞终于可以回大陆看看亲人了,截至2005年底台胞来大陆人数累计已达3 799万人次
材料二 两岸为支持申奥长跑
材料三 台商在苏州投资,1979年至1997年,两岸贸易额累计已达1 164亿美元
材料四 2008年11月4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达成了海运、空运、邮政、食品安全等四项重要协议。
材料五 两岸宗教交流
材料六 两岸影视合作
材料七 连战大陆行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从2005年到2014年,九年间,连战共16次率团到大陆访问。2014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
(2)问题探究: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表现在哪些方面?海峡两岸的密切交往形成了一种怎样的局面?
答案提示:表现:人员往来、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政治谈判等。
形成了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
4.阅读材料,感知在祖国统一道路上存在的障碍——“台独”势力、反华势力
材料一 “台独”分子活动猖獗
材料二 “台独”分子李登辉(右)、陈水扁(左)
材料三 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鼓吹“两国论”:
1990.9 李登辉声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
1994.4 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
1999.7 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
陈水扁抛出“一边一国论”:
2002.8 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2003.9.28 陈水扁在民进党十七周年党庆晚会上第一次亮出“台独”时间表,声称要在2004年“完成历史性首次‘公投’”……于2007年实施“新宪法”。
2007.3.4 陈水扁提出“四要一没有”,即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新政、台湾要发展;台湾没有左右路线,只有统独问题。他同时强调,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是最好的名字。
【课堂小结】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分离和回归。在中国内战结束时,国民党政权失败,退守台湾,造成台湾与大陆分裂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一直努力争取台湾与大陆的统一,提出了一系列实现统一的方针政策,两岸关系也在不断缓和,交往不断增强。但是,在台湾岛内和国际上一直存在的一些反华势力和分裂势力在阻挠中国实现统一,所以中国统一大业任重而道远。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