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 7.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2.一战是哪两大阵营之间的战争?4.协约国由哪几个国家组成?
核心国是哪个国家?3.同盟国由哪几个国家组成?
核心国是哪个国家?5.三国同盟成立的时间? 6.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 成的标志?1914-1918协约vs同盟德意奥 德英法俄 英1882英法、英俄签约结盟 萨拉热窝事件战场上的士兵战争是残酷的新式武器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大炮、战壕与士兵,构成了一战的主要特征战争特征:
大炮、战壕、士兵
—战争的残酷
战争的特点:
旷日持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
一个主战场:欧洲战场
两大军事同盟:同盟国VS协约国
三条战线:东线、西线、南线
三个阶段:
1914;1915——1916年;1917——1918年
持续四年一、欧洲的三条战线和双方爆发:德、奥决定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1914.7.28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奥匈土保法塞意俄英交战双方:同盟国VS协约国一战的性质: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见风使舵,参加到协约国西线东线南线三条战线:}主要战线两线作战:德、奥匈最关键、最
具有决定性意义西线三国的军队实力都比较强。
德军训练有素,武器装备精良,陆军配备的重型火炮是所有参战各方中最强的。
法国陆军的水平在欧洲居第二位,仅次于德军,最可称道的武器是快速连发的75毫米口径火炮,也是当时最好的野战兵器之一。此外,法国还从北非调来了受战火长期考验的殖民地军队。
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军队不同。英国的陆军全是志愿兵,虽然数量比较少,但也是高度专业化的部队,尤其是步兵,已被训练到可以在一分钟内瞄准射击15次。此外他们还从平民中又征召了很多志愿兵。
德意志帝国陆军前总参谋长,于1905年主持制定了著名的“施里芬计划”,其要旨在于取道比利时直取法国巴黎,速胜法国后挥师东进,打败俄国。 德皇威廉二世对战争的胜
利信心百倍,他对即将开
往前线的士兵宣布:“叶落
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6个星期速胜!二、大战的第一阶段1914
德 英法联军马恩河战役进入相持阶段2、东线:俄德国
奥匈3、战局:德“施里芬计划”破产,陷入持久阵地战俄败俄胜形成对峙局面俄国攻势 1、西线:特点:一战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1914年9月11日,小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3天后,他被撤职。三、大战的第二阶段 1915~1916
1、东线:1915
德奥击溃俄国计划失败东线战役中被俘的俄军三、大战第二阶段1915~1916
2、西线:1916(最关键)
①凡尔登战役
②索姆河战役
③日德兰海战:
目的:迫法退出战争
关键词:毒气弹、绞肉机
影响:德计划失败.
最具决定意义、转折点碾碎法国的磨盘。“让法国人把血流干!”目的: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
关键词:坦克、索姆河地狱
影响:是一战中规模最大战役 目的:打破英国海军的封锁
关键词:规模最大海战
影响:英军仍掌制海权
结局:胜负未分、旷日持久 那是一场恶战,历时300个昼夜,交战双方损失惨重,迄今没有确切的统计,据比较普通的估计:双方参加战斗的死亡人数各为30多万.法国伤亡36.2万,其中162440战死,德国伤亡33.6万,战死143000人,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宰场”凡尔登战役具体情况 材料一 在以后三年的战争中,尽管双方动用了大量的武器,再三发动攻势,但在这矢战线 上任何一方的移动都未超过10英里。……西线的战斗这时变成了阵地战和消耗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14年,欧洲军队在战场上面临着一次技术上的革命。过去几十年发明出来的各种武器——有枪栓的来复枪、机关枪、现代榴弹炮等……现代武器使各部队对敌方的防守阵地都束手无策…… ——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材料思考讨论:一战为什么变成旷日持久阵地战?
这种形势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持久原因(1)交战双方没有一方具有绝对优势
(2)大杀伤力的武器更有利于防守
(3)军队机动性不强,后勤保障能力不高
……
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
A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远胜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但其兵员分散,装备差,有利于长期作战。
B同盟国则军队虽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其人口资源都无法同协约国相比,利于速战速决。
纪念一战停战90周年约翰、亨利和科勒,都是法国人,在巴黎的一家汽车修理厂工作。
三个人都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约翰参加了马恩河战役,亨利参加了凡尔登战役,科勒参加了索姆河战役。幸运的是,三个人都活着回来了。共同回忆,残酷战场
亨利:很多战争场面我不愿再回忆。这次战役(凡尔登)消耗了法国许多最勇敢和最优秀的战士——法军伤亡46万人。但是德军也付出了差不多30万人的代价。
科勒:我们这场战役(索姆河)规模比你们那场还要大,伤亡人数比你们多了一倍。人死得太容易了,仅战争的第一天,英军就死伤了6万多人!真惨啊!
约翰:马恩河战役死的人也不少啊。战斗只有短短的5天,双方共伤亡34万多,平均一天也超过6万了。
亨利:有一回,德军发射了一种奇怪的炮弹,爆炸之后黄绿色的烟雾迅速扩散。这是氯气弹,我立刻戴上橡胶防毒面具。来不及防护的战友就中毒了。严重的会发生呼吸系统糜烂,气管只剩下一支棍,旁边的肉全部脱落,最后死掉了。轻微一些的,呼吸道会被灼伤,有的造成终身的残疾。
科勒:毒气会久久不散。我还看到一些中毒的战友一连几天咳嗽着,把他们灼伤的肺给一块块地咳出来,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去。
亨利:1916年2月21日清晨,德军的进攻开始了,1000门大炮以1小时100000发的速度,把炮弹射进凡尔登地区,30多平方公里左右的三角形地区内,落下了200万发炮弹。约翰:重炮轰炸过后,地面呈现出月球表面的形状,布满着密密麻麻的炮弹坑;树林变成了一片枯木朽株混杂的堆积场。在轰炸中,我看到一座中世纪的教堂被震塌。
亨利:这种炮击对心灵冲击相当惨烈,不少战友患上了急性精神疾病——“炮弹休克症”,它会造成情绪和肢体的障碍。一旦发作,不少人就僵在战壕里,眼睛看不清东西,耳朵听不见声音,有些人甚至疯掉了。
科勒:炮火翻腾过的泥土上暴露着人和马的尸体。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尸体腐烂散发出的恶臭也越发厉害了。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地狱中的部队显得苍老。战友们个个眼珠深陷,面目全非。他们步履蹒跚,显得十分沮丧。他们被恐怖的记忆压垮了。约翰:战争中成千上万名年轻士兵牺牲了。这使得整整一代年轻女性失去了结婚和做母亲的机会。伯恩茅斯女子中学的校长曾对我说:“我告诉六年级的学生们,她们的命运在战争结束之前就已经注定了。她们当中,每10个人只有1个有机会结婚。这是一个可怕的事实。” 还别说,这个推测完全正确。
约翰:我当时还这么年轻,才20岁;可是对于人生,除了绝望,死亡,恐惧,悲痛,迷惘之外,就一无所知了……
亨利:对一战我有很长时间不愿意回忆。直到过了100岁生日,我才开始说起一些事情。
科勒:战争真残酷,回忆很痛苦。我们还是别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