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第19课《棉花姑娘》
科目版本
小学语文 部编本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一年级下册
章 节
第八单元
课 名
第19课 棉花姑娘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识“棉、娘、治、燕、别、干、然、奇、颗、碧、吐、啦” 13个生字,会写“病、别、奇、星、医、干、七”7个字。
3.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对话。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然界中一些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初步培养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
重难点
认识“棉、娘、治、燕、别、干、然、奇、颗、碧、吐、啦” 13个生字,会写“病、别、奇、星、医、干、七”7个字
具体环节设计
教学环节
内 容
1. 教师上课
1.1导入新课
今天,有一种特殊的花儿也跟我们一起来上课。它是谁?
它就是棉花。你们猜对了吗?让我们读读这个词。
看,棉花张开笑脸,多像一位小姑娘呀!我们就管它叫“棉花姑娘”。请大家把这两个词语连在一起读一读吧。
这两个词语连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9课的课题。赶快大声读出来吧!当“娘”字和“姑”字组成词语时,要读轻声。
1.2范读课文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02页,认真听老师朗读课文。
【点击播放音频】
故事听完了,请你也快来读一读课文吧!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读读拼音。
1.3学习字词
课文中的认读字,你都认识了吗?借助拼音读一读课后双横线里的字,每个字再组一个课文中的词语吧。
在这些认读字里,还有一个新的偏旁部首呢,它就是“大字头”。你也找到了吧?
你会读课文中的词语了吗?读读带有拼音的词语。
老师把拼音去掉了,你还认识吗?请你试着读一读。
这些词语又跑到转盘中,快跟你的学习小伙伴一起玩一玩“你指我读”的游戏吧!
1.4指导写字
认读字你都认识了,相信田字格里的7个生字你也一定认识。请你自己先试着学一学。首先要读准这些字的字音,然后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再给它们组组词语,最后认真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请看老师是怎样写好这7个字的。
请你仔细看看书上汉字的笔顺,再描一描,写一写,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漂亮。
1.5学习课文
生字都认识了,请你把课文读一读,一定要读准字音。然后拿出铅笔,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号。
棉花姑娘生了什么病?看看图,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生病以后的棉花姑娘是什么心情?请你先听听老师的朗读,然后自己也有语气地读一读。
【点击播放音频】
请你按照老师给的提示学习第二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有3句话,你是这样标的吗?
第二自然段的每句话写的是什么,你仔细思考了吗?这就是正确的答案。
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同学们积累了什么知识呢?
第二自然段中棉花姑娘和小燕子的对话多有意思呀!请你先听听老师和一位同学是怎样朗读的,然后你也和学习小伙伴一起读好它们之间的对话吧。
【点击播放音频】
第二自然段学完了,同学们真棒!请你按照老师的提示,自己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吧。相信你们一定有很大的收获。
在这两个自然段的学习中,老师和你们的收获是一样的。快来看!
在这两个自然段中,棉花姑娘和小燕子之间的对话多有趣呀!快来听听老师的朗读吧!然后请你和你的学习小伙伴一起读好对话。
【点击播放音频】
通过二、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动物在不同地点捕捉不同的害虫。
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快来读一读第五、六两个自然段。
对了,它就是七星瓢虫。
治好病以后的棉花姑娘什么样呢?快来读一读有关的句子吧。
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完了,多么有趣啊!大家齐读一遍。
1.6学习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3个生字,会写了7个字,积累了一些词语,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还知道不同动物能捉不同地方的害虫。你们的收获真多啊!
2. 学生自学
2.1跟我学
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画面中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棉花姑娘找医生治病的故事,争取把这个故事读流利!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识“棉、娘、治、燕、别、干、然、奇、颗、碧、吐、啦”13个生字,会写“病、别、奇、星、医、干、七”7个字。
3.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对话。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然界中一些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初步培养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
2.2学生练习
Word001
3.拓展资源
3.1活动设计
Word002
3.2拓展阅读
Word003
3.3常见问题
问题1:本节课有哪些易错的字音、字形?在词义的掌握上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答:在字音方面,课文中,“棉花姑娘”中“娘”字在虽然声调是二声,但是在“姑娘”一词里要读轻声。教师可以提醒后示范朗读。
在字形方面,通过形近字比较,注意“颗”和“棵”、“治”和“抬”、“娘”和“狼”的区别。
在字义方面,要注意“斑点”“碧绿碧绿”“咧开嘴”等词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看插图或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
问题2:“医”字的书写应注意什么?
答:“医”字带有 “匚”这个偏旁,书写时,要注意笔顺容易出错,应该是先写“横”,再写里面的部分,最后一笔写“匚”中“竖折”这个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