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第21课《小壁虎借尾巴》人教版(部编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第21课《小壁虎借尾巴》人教版(部编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03 21:5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第21课《小壁虎借尾巴》
科目版本
小学语文 部编本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一年级下册
章 节
第八单元
课 名
第21课 小壁虎借尾巴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识“壁、墙、蚊、咬、断、您、拨、甩、赶、房、傻、转”12个生字,会写“捉、爬、您、房、条、姐、草”7个字。
3.理解课文内容,能用比较通顺的话说出小壁虎都向谁借过尾巴,结果怎么样。
4.知道自然界中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培养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认识“壁、墙、蚊、咬、断、您、拨、甩、赶、房、傻、转”12个生字,会写“捉、爬、您、房、条、姐、草”7个字
具体环节设计
教学环节
内 容
1. 教师上课
1.1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则谜语,请你先读读谜面,然后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原来呀,谜底是小壁虎。你们猜对了吗?让我们读读这个词。
小壁虎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大家一起读读课文题目吧!
1.2范读课文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09页,认真听老师朗读课文。
【点击播放音频】
听了老师的朗读,请你也来读一读课文吧!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来帮忙。
1.3学习字词
课文中的认读字,你都认识了吗?快借助拼音读一读课后双横线里的字,每个字再组一个课文中的词语吧。
在这些认读字里,还有两个新的偏旁部首呢,就是“车字旁”和“户字头”。你找到了吗?
你会读课文中的词语了吗?快做一下准备吧!读读带有拼音的词语。
老师把拼音去掉了,你还认识吗?请你试着读一读。
1.4指导书写
认读字你都认识了,田字格里的6个生字相信你也认识它们。请你自己先试着学一学,首先要读准这些字的字音,然后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再给它们组组词语,最后认真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请看老师是怎样写好这6个字的。
请你仔细看看书上汉字的笔顺,再描一描,写一写,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漂亮。
1.5学习课文
生字你都认识了,请你再把课文读一读,一定要读准字音。然后拿出铅笔,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号。
课文一共有七个自然段。你们知道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吗?看看图,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
请你按照老师给的提示学习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有4句话,你是这样标的吗?
第三自然段的每句话写的是什么,你仔细思考了吗?这就是正确的答案。
第三自然段就是写了这样四句话。
通过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同学们积累了什么知识呢?看看老师的总结吧。
第三自然段里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多有意思呀!请你和学习小伙伴一起读好它们之间的对话吧。
第三自然段学完了,同学们真棒!请你按照老师的提示,自己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吧。相信你们一定有很大的收获。
在这两个自然段的学习中,老师和你们的收获是一样的。快来看!
在这两个自然段中,小动物们之间的对话多有趣呀!请你和你的学习小伙伴一起读一读。
通过第三、四、五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动物,它们尾巴的用处各不相同。
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结果怎么样了呢?读读课文的第六、七自然段。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过一段时间还可以长出来,这就是“再生”。

课文学完了,请你把学到的知识复习复习吧。想一想,连一连,相信你一定能连对。
1.6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3个生字,会写了7个字,积累了一些词语,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还知道了不同的动物,它们尾巴的用处各不相同。请来看看《小壁虎借尾巴》的动画片吧。希望这个动画片能够帮助你们把这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学生自学
2.1跟我学
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画面中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吧。争取把这个故事读流利!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识“壁、墙、蚊、咬、断、您、拨、甩、赶、房、傻、转”12个生字,会写“捉、爬、您、房、条、姐、草”7个字。
3.理解课文内容,能用比较通顺的话说出小壁虎都向谁借过尾巴,结果怎么样。
4.知道自然界中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培养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2.2学生练习
Word001
3.拓展资源
3.1活动设计
Word002
3.2拓展阅读
Word003
3.3常见问题
问题1:本节课有哪些易错的字音、字形?在词义的掌握上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答:字音方面,“一挣”中的“挣”字,要注意是四声“zhènɡ”。“尾巴”的“巴”字要读轻声。教师可以提醒后示范朗读。
字形方面,注意“爬”字的“爪字旁”,不要错误地写成“瓜”。
字义方面,正确理解和区分“断”和“段”的意思,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文、看插图或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
问题2:“条”字的“夂”与以前学过的“攵”如何区分?
答:“夂”这个偏旁,一般是上下结构的字里会出现,而“攵”这个偏旁,一般是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出现。在书写时,笔画名称以及笔画数是不同的。“夂”是三笔写成,第二笔是“横撇”;“攵”是四笔写成,第二笔是“横”,第三笔是“撇”。
问题3:怎样指导学生演好角色?
答: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故事中的角色以及它们之间的对话。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动物的头饰来烘托情景,也可以在课程结束之前,播放动画片。这些方法都能帮助学生演好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