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西门豹 教案+反思(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31 西门豹 教案+反思(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03 22:34:3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西门豹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弄清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一步一步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演一演课本剧。
3.会认“巫、乙、娶、歹、诲”5个生字,理解“巫婆、为非作歹、教诲、法事”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西门豹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揭穿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的。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表情体会人物的特点。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人物服装、头饰和道具。查有关西门豹的资料。
2.教师准备战国时期的地图与背景介绍的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了解背景
1.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出现了不少有名的人物,他们解除百姓疾苦,为民造福,可谓名垂青史,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战国时期一个著名的政治家,他叫西门豹。板书课题。
2.简介人物和背景。
可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对西门豹的了解。
西门豹:西门是复姓,如欧阳、东方、司徒等。豹是名字。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个官员。距离现在两千多年了。(展示课件第三屏和第四屏)
战国形势图,认识魏国所在位置。(展示课件第五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记忆字形。
2.同桌互读互认,教师检查。
3.初步理解“巫婆、官绅、为非作歹、教诲、法事”等词语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课文是一个课本剧,阅读时既要读主要内容,也就是人物的语言,即台词,以了解故事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之间的冲突和联系,把握情节的进展,又要读叙述的语言,就是“舞台提示”,它们虽然简略,只是辅助手段,但这些语言提示人物的行为、举动、表情等,是剧本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要完整地阅读剧本的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西门豹和战国时期离现在很遥远,这个环节通过对人物及其背景的了解,为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3.指名读课文。
4.读后交流: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自读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西门豹揭穿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的语句,想想西门豹怎样惩治他们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1)借河神娶媳妇惩治巫婆,拯救姑娘。
(2)惩治官绅头子。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惩治坏人的方法的巧妙。
3.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画内容。想象当时的场面。
4、西门豹除了惩治巫婆和官绅以外,还有了哪些有益于人民的事呢?(疏通河道)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课文。
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评价,教师相机指导。
4.评价人物:西门豹、巫婆及官绅是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说出感受,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五、拓展延伸
如果是你,还可以用什么办法破除河神娶媳妇的迷信?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二、设置情景,角色表演
1.自由组合,讨论定角色:西门豹、卫兵若干、百姓若干、巫婆、地方官绅甲、乙、丙。
2.设计语言、动作,戴上头饰,进行表演练习。
3.小组汇报演出。师生评议。
默读课文是一种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插图也是课文的一项资源,应该充分利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评价人物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体现个性化阅读。
这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的特点是表现欲望强,爱模仿,通过演课本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同时内化和积累语言。
4.评出最佳导演奖、最佳表演奖、最佳道具制作奖、最佳服装制作奖。
5.有条件的班级可以用DV拍摄下来作为资料保存。
三、拓展阅读,课外延伸
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曹绍夔除“鬼”》和《苏武的故事》。(展示课件第六屏)
板书设计:
西门豹
惩治巫婆
将计就计
惩治官绅
造福人民 疏通河道
教学反思
课标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布置学生读相应的内容目的是扩大阅读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通过围绕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寻求答案的过程,学生的自主探究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他们懂得努力寻找方法去探究自己思考的内容。在思考、分析、交流后,学生锻炼了动脑、动口的能力。同时,教师的提问随着学生的思路转移,并进行必要的梳理点拔。这样便创设了师生间的民主、和谐、自由的教学空间。体现了师生间的平等、信任、理解。整堂课气氛热烈。而且,学生在充分的自读自悟过程中,实实在在地动脑筋思考,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产生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兴趣。在汇报时,先说说自己读懂的,读懂的内容通过朗读、评读再深入理解;又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通过讨论互相启发来解决。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都是围绕学生展示自己的需要和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行的。
这节课存在的不足:忽略了感情朗读,在学生踊跃、热烈地汇报自己独特的见解中,缺少了在适当处以读促讲;重要的句子,以指导感情朗读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