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学校八年级(下)开学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分)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雁 B.病毒 C.松 D.岩石
2.(2分)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
A.细胞壁、细胞质、染色体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 D.细胞核、染色体、细胞壁
3.(2分)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整个生物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B.能够独立生活
C.不能完成呼吸,生殖等生命活动
D.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4.(2分)人体的结构层次按照由高到低顺序排列的一项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人体
C.细胞→器官→系统→组织→人体
D.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5.(2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湖水中的绿色来自哪类植物?(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6.(2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A.花 B.叶 C.茎 D.根
7.(2分)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分别是( )
A.心和肺 B.肺和肾 C.心和肝 D.肺和胃
8.(2分)人体内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无机盐 D.糖类
9.(2分)下列能够正确表示蛙的发育过程的是( )
A.卵细胞→幼蛙→蝌蚪→成蛙
B.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
C.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D.卵细胞→蝌蚪→幼蛙→成蛙
10.(2分)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体 B.神经元 C.神经纤维 D.突起
11.(2分)空气进入肺的正确路径是( )
①鼻 ②支气管 ③喉 ④肺泡 ⑤气管 ⑥咽。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⑥→③→②→⑤→④
C.①→⑥→③→⑤→②→④ D.①→⑤→⑥→③→②→④
12.(2分)酒驾严重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司机动作不协调、不准确的原因是酒精麻醉了神经系统的( )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脊髓
13.(2分)在生物的分类等级中,最大和最小的分类等级是( )
A.门、科 B.科、纲 C.界、科 D.界、种
14.(2分)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遗传多样性 B.环境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15.(2分)地球上的生物和他们的生活环境的总称是( )
A.陆地 B.海洋 C.生物圈 D.森林
16.(2分)下列关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群体内成员一般都有明确分工
B.群体内常进行一定的信息交流
C.群体内个体聚集在一起生活
D.群体内雄性个体间不会互相攻击
17.(2分)下列各项中,可用于检验绿叶在光下是否产生淀粉的是( )
A.酒精 B.清水 C.碘液 D.燃烧的火柴
18.(2分)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 )
A.胎儿出生 B.排出精子
C.排出卵子 D.形成受精卵时
19.(2分)一棵苹果树上能结出“国光”“红富士”等不同品种的苹果,采用的处理技术是( )
A.扦插 B.压条 C.嫁接 D.播种
20.(2分)童话里的“小矮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即侏儒症患者.这是由于幼年时期缺少哪种激素导致身材矮小( )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素 C.性激素 D.胰岛素
21.(2分)同学们在课间可以喝酸奶,其中酸奶的制作需要利用哪种微生物(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青霉 D.枯草杆菌
22.(2分)下列人体的各种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黄皮肤和黑眼睛 B.身高和体重
C.双眼皮和大眼睛 D.双眼皮和单眼皮
23.(2分)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狂犬病 B.乙型肝炎 C.白血病 D.腮腺炎
24.(2分)受精的鸡卵能在人工孵化箱中发育成雏鸡,主要的原因是( )
A.没有阳光 B.没有空气 C.养料充足 D.温度适宜
25.(2分)下列关于酗酒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害无益 B.有益无害 C.促进消化 D.防止肝硬化
二、非选择题(6个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5分)如图分别为壁虎、蚯蚓、鲫鱼、大熊猫四种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体内无脊柱的动物是 。
(2)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对如图动物中的 进行就地保护,该动物的胚胎发育主要在母体的 内进行。鱼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如用 呼吸,用鳍游泳。
(3)请将这四种动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 。
27.(5分)如图中甲、乙为描述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的示意图,丙为某种物质含量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表示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过程的是图 (填“甲”或“乙”);图中表示组织里气体交换过程的是图 (填“甲”或“乙”)。
(2)组织里气体交换的结果是 血变成 血。
(3)若图丙中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根据该物质含量变化,判断该物质最可能是 (填“氧气”或“二氧化碳”)。
28.(10分)如图A、B、C分别表示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活动过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绿色植物通过图中的[C] 作用,在细胞内的 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释放 。同时将光能转变成 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绿色植物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A] 作用,这一过程发生在植物细胞的 中。
(3)绿色植物根部吸收的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由叶片上的 散失到大气中,这个过程叫做[B] 作用。
(4)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可以通过 (填“导管”或“筛管”)运送到植物的茎和根部。
(5)一些地区由于干旱造成农作物减产,表明 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
29.(5分)已知控制有耳垂的基因(D)是显性基因,控制无耳垂的基因(d)是隐性基因。现有一个家庭,父亲的基因组成是Dd,母亲的基因组成是dd。根据遗传图解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 (填“单独”
或“成对”)存在的。
(2)图中精子①含有的基因为 。
(3)子女③表现的性状为 (填“有耳垂”或“无耳垂”)。
(4)子女④的基因组成为 ,出现这种基因组成的概率为 。
30.(10分)如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
(1)如图所示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
(2)植物可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生态系统中的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 和非生物成分。
(3)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在“牧草→鼠→狐狸→鹰”这条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 ;若此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则体内含重金属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
(4)该生态系统中,鹰和鼠的关系是 ,昆虫和鼠的关系是 。
(5)草原生态系统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的影响而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生物对环境的 (填“适应”或“影响”)。
31.(15分)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下面是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的相关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果你欲探究的问题是: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心率有影响吗?
②依据问题作出的假设是: 。
③配制体积分数分别为5%、10%、15%、20%的酒精。每次用吸管吸取一只水蚤放在载玻片上,做成临时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跳动,并记录心跳次数。若观察时选用5×的目镜和10×的物镜,则放大了 倍。多次实验求平均值,得到下列数据:
实验组别 A B C D E
酒精体积分数 清水 5%酒精 10%酒精 15%酒精 20%酒精
10秒的心跳次数 33 24 21 17 死亡
④本实验中A组是 ( 填“对照组”或“实验组”),B、C、D、E组都是 ( 填“对照组”或“实验组”)。
⑤根据实验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随着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 。
(2)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 。
(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加 (填“清水”、“生理盐水”)。
(4)在茎的输导功能的实验中,枝条中的 (填“木质部”或“韧皮部”)被染红。
(5)在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中,单个红细胞刚刚能通过的血管是 。
(6)在探究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实验中,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 。
(7)在进行膝跳反射实验中,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会发生小腿突然跳起的反应,这种反应属于 (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填“脑”或“脊髓”)。
(8)在酿制酒酿的实验中,酒酿是 发酵的产物,保持温度在25℃~30℃,其目的是为该生物的生存提供适宜的 。
2018-2019学年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学校八年级(下)开学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解答】解:雁、病毒、松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岩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故选:D。
2.【解答】解: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
故选:B。
3.【解答】解:A、单细胞生物身体微小,只由单个细胞组成,故A正确。
B、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故B正确。
C、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个体能独立生活,C错误;
D、生物体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D正确。
故选:C。
4.【解答】解: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高到低依次是: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故选:D。
5.【解答】解:A、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在适宜的地方都能萌发长成一个植物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写的是春天温度适宜,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小生物自由的漂浮在水中,使春水荡漾着绿波。符合题意;
B、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不符合题意;
C、蕨类植物生活在陆地上。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比较高大,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无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
,不符合题意;
D、种子植物中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都有根、茎、叶、种子等器官,裸子植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花,其产生种子的胚珠是裸露的,发育成的种子也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产生种子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当完成传粉和受精作用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包被着种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解答】解:光合作用必须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植物体含有叶绿体的主要器官是叶;叶上还有气孔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叶的表皮细胞透明,有利于光线照射到内部;表面积大有利于接受更多的光照。因此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故选:B。
7.【解答】解: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因而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故选:B。
8.【解答】解: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是小分子的无机物,不含碳,不能燃烧,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大分子的有机物,含碳,能燃烧,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
故选:D。
9.【解答】解:如图
青蛙的发展过程包括:受精卵(a)→蝌蚪(外鳃(b)→内鳃(c→e)→幼蛙(g)→成蛙(h)。
故选:C。
10.【解答】解: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故选:B。
11.【解答】解: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如图所示:
可见,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所以空气进入肺的正确路径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即:①→⑥→③→⑤→②→④
故选:C。
12.【解答】解:A、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A错误;
B、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B错误;
C、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司机动作不协调、不准确的原因是酒精麻醉了神经系统的小脑,C正确;
D、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D错误。
故选:C。
13.【解答】解:通过分析可知,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种。
故选:D。
14.【解答】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
故选:B。
15.【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的总称,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故选:C。
16.【解答】解:据分析可知:A、B、C项是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而D项群体内雄性个体之间为了食物、配偶、领地等会相互攻击,因此选项D错误。
故选:D。
17.【解答】解:在探究“绿叶在光合作用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为验证绿叶在光下是否产生了淀粉,需要用碘液来验证,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故选:C。
18.【解答】解:人体的生殖细胞有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受精卵,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9.【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使同一株苹果树上结出“国光”“红富士”等不同品种的苹果,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是嫁接,可以用不同品种的苹果树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棵苹果树上即可。可见C正确。
故选:C。
20.【解答】解:A、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侏儒症,符合题意;
B、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不符合题意;
C、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而性发育和性成熟需要性激素的激发和维持,不符合题意;
D、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血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所以当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患糖尿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解答】解: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
故选:B。
22.【解答】解:ABC、黄皮肤和黑眼睛、身高和体重、双眼皮和大眼睛,都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ABC不正确;
D、双眼皮和单眼皮,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
故选:D。
23.【解答】解:A、B、D狂犬病、乙型肝炎、腮腺炎都属于遗传病,能相互传播。A错误。
C、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同时使正常造血受抑制,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润症状。C错误。
故选:C。
24.【解答】解:鸟卵产出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雌鸟的体温(鸟类的体温约为40℃),胚胎发育就会暂时停止,而温度达到鸟类的体温,可由雌鸟孵化,也可人工孵化,胚胎发育将会继续进行,最终发育成雏鸟。
故选:D。
25.【解答】解:酒精会麻痹人的神经系统,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出现幻觉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此外,过量饮酒还会导致生殖质量的下降,持续饮酒过量会加重肝脏和心脏的负担,导致脂肪肝等症状,长期过量摄入酒精,会发生“酒精依赖综合症”,使脑组织萎缩,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导致思维、情感、智能、行为等方面的异常。长期酗酒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过量的酒精能使脂肪沉淀到血管壁上,使得管腔变窄,继而使血压升高,加速人体动脉硬化的过程,从而使脂肪肝以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高。故A说法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6个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解答】解:(1)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2)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西部汶川县境内,主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和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因此“我国四川省卧龙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对上图动物中的大熊猫进行就地保护。熊猫属于哺乳类,胎生哺乳,胚胎发育主要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鱼适应水中生活有两个最重要的特点:一是用鳃呼吸,鳃是鱼的呼吸器官,能吸收水中的溶解氧,二是能用鳍游泳。
(3)动物的进化是由无脊椎动物进化成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环节动物,鲫鱼属于鱼类,壁虎属于爬行类,大熊猫属于哺乳类,因此,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是:蚯蚓→鲫鱼→壁虎→大熊猫。
故答案为:(1)蚯蚓;(2)大熊猫;子宫;鳃;(3)蚯蚓→鲫鱼→壁虎→大熊猫。
27.【解答】解:(1)读图可知,甲图中有肺泡,乙图中有组织细胞,因此图中甲表示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过程,乙表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2)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由于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使细胞内的氧含量远远低于血液中的氧含量,而二氧化碳含量远远高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因此,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迅速分离,由血液扩散到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扩散到血液。使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所以经过组织里气体交换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多,二氧化碳逐渐减少;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氧含量减少。“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肺泡时,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养料减少、废物增多,“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养料减少、废物增多。图中该物质在Ⅰ处增多,Ⅱ处减少,因此该物质最可能是氧气。
故答案为:(1)甲;组织;
(2)动脉;静脉;
(3)氧气
28.【解答】解:(1)C过程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作有机物、释放氧气,代表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的需要,还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同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绿色植物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A]呼吸作用,这一过程发生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中。
(3)绿色植物根部吸收的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由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这个过程叫做[B]蒸腾作用。
(4)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可以通过筛管运送到植物的茎和根部。
(5)一些地区由于干旱造成农作物减产,表明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
故答案为:(1)光合;叶绿体;氧气;化学
(2)呼吸;线粒体
(3)气孔;蒸腾
(4)筛管
(5)水
29.【解答】解:(1)体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因此在人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
(2)已知控制有耳垂的基因(D)是显性基因,控制无耳垂的基因(d)是隐性基因。现有一个家庭,父亲的基因组成是Dd,母亲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图:从遗传图解看出,图中精子①的基因组成为d。
(3)从遗传图解看出,子女③表现的性状为有耳垂。
(4)从传图解看出,子女④的基因组成为dd。概率是50%。
故答案为:(1)成对
(2)d
(3)有耳垂
(4)dd;50%
30.【解答】解:(1)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在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最基础的环节,不体现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其图中可以发现4条食物链:①牧草→人工放养的牲畜→人,②牧草→昆虫→食虫鸟→鹰,③牧草→鼠→鹰,④牧草→鼠→狐狸→鹰;
(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植物可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3)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内,营养级越高其生物的数量就越少。所以获得能量最少的应该是鹰。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鹰的级别最高,含量最多;
(4)该生态系统中,鹰吃鼠,鹰和鼠的关系是捕食,昆虫和鼠都吃牧草,昆虫和鼠的关系是竞争;
(5)草原生态系统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的影响而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故答案为:(1)4;
(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太阳能;鹰;鹰;
(4)捕食;竞争;
(5)影响。
31.【解答】解:(1)②根据数据分析可知,酒精浓度越高,水蚤心率越慢,甚至心跳停止,因此依据问题作出的假设是: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心率有影响。
③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用目镜5×、物镜10×观察到了物像,则物像被放大5×10═50倍。
④表中的A组是对照组,BCDE是实验组。
⑤从表格中看出,当酒精的体积分数分别是( 清水)0、5%、10%、15%、20%,对应的水蚤心率分别是33、24、21、17、0( 死亡)。得出的结论是:随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降低,直至死亡。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由于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本探究的变量是光。
(3)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以保持人体细胞的正常形态。
(4)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不在树皮,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将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在“茎的输导功能”实验中,被染成红色的结构是木质部。
(5)人体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如表:
管壁 管腔 血流速度
动脉 最厚,弹性大 较小 最快
静脉 较厚,弹性小 较大 较慢
毛细血管 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非常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非常慢
从表格中看出,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6)二氧化碳和石灰水(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微溶于水的碳酸钙,导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从而证明吹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
(7)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膝跳反射是一种生来就有的比较低级的反射活动,我们称之为先天性反射,也叫非条件反射。
(8)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其中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在酿酒的过程中,将温度控制在25~30℃,这是酵母菌的最适宜温度,利用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发酵。
故答案为:(1)②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心率有影响;③50;④对照组;实验组;⑤降低直至死亡;
(2)光;相同;
(3)生理盐水
(4)木质部
(5)毛细血管
(6)浑浊
(7)非条件反射;脊髓
(8)酵母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