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C 2. B 3. A 4. C 5. B 6. A 7. B 8. B 9. D 10. C 11. A 12. A 13. B 14. B 15. A
二、填空题
16.偏向;会改变;观察光的路径
17.凸;倒立;实像;大于二倍
18.B;变高
19.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不是;9.46×1012
20.上升
21.大于;玻璃对红光的偏折角度较小
三、实验探究题
22.(1)入射角较小时,入射角i与折射角γ近似成正比关系
(2)当入射角较大时,正比关系不再成立。
23. (1)高度(2)大于
3)
(4)A,B,C
24.(1)2(2)距离(3)物体;已经(4)明暗(5)夜间行车时,车内不能开灯
四、解答题
25.
26.(1)如图:
(2)不能(3)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当入射角≥α时
27.A.凸透镜的焦距和材料有关;
B.平行光源;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光屏;光具座;刻度尺;
C.主要的步骤:(1)把平行光源、玻璃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让平行光源垂直照射玻璃凸透镜,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出现最亮最小的点,用刻度尺量得光心到焦点的距离f1;(2)用水晶凸透镜替代玻璃凸透镜重复上面的实验记录f2;(3)用塑料凸透镜替代水晶凸透镜重复上面的实验记录f3;
D.实验表格:
材料 玻璃f1 水晶f2 塑料f3
焦距f/cm
E.结论:①如果f1=f2=f3 , 说明凸透镜的焦距和材料无关;②如果f1≠f2≠f3 , 说明凸透镜的焦距和材料有关。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
B.?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D.?任何情况下,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利的
2.对某一声音,若右耳听到的时间比左耳早,则可判断??? (??? )
A.?声源在人的偏左方?? ????????B.?声源在人的偏右方??????C.?声源在人的正前方?? ???????D.?声源在人的正后方
3.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
A.?Pa,Pb,Pc,Pd?????????B.?Pd,Pc,Pb,Pa?????????C.?Pc,Pd,Pa,Pb?????????D.?Pb,Pa,Pd,Pc
4.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能听到(?? )
A.?一声????????????????????????????????????B.?最多2声????????????????????????????????????C.?3声????????????????????????????????????D.?4声
5.一个人沿马路边行走经过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到人身上时,影子长短在变化,其变化的情况是(?? )
A.?逐渐变长????????????????????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先变长,后变短
6.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7.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
A.?f甲>f乙>f丙?????????????????????????????????????????????????????????????????????????????????????????????? ??????B.?f乙>f丙>f甲
C.?f乙>f甲>f丙??????????????????????????????????????????????????????????????????????????????????????????????? ?????D.?f丙>f乙>f甲
8.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
A.?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B.?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C.?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D.?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9.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于垂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木板CD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镜内??? (??? ) ?
A.?只有AB上半部分的虚像??????????????????????????????????????B.?不出现AB的虚像
C.?只有AB下半部分的实像??????????????????????????????????????D.?仍有AB完整的虚像
10.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对菜肴讲究色、香、味俱佳。人在享用美味菜肴的过程中,主要参与的感觉有(? )
A.?热觉、味觉、痛觉?????????B.?听觉、嗅觉、冷觉?????????C.?视觉、嗅觉、味觉?????????D.?触觉、听觉、味觉
11.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 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
A.?pa、pb、pc、pd??????????B.?pd、pc、pb、pa??????????C.?pc、pd、pa、pb??????????D.?pb、pa、pd、pc
12.当猫处于黑暗处时,眼睛的变化( )
A.?瞳孔放大??????????????????B.?视网膜不可以成像??????????????????C.?瞳孔缩小??????????????????D.?光线不能通过角膜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J
A.?舌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成的敏感性不同????B.?冷、热、触、痛觉感受器全分布在皮肤中
C.?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的上表面和两侧???????????D.?嗅觉感受器分布在鼻腔上部的嗅黏膜内
1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
B.?如果反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则入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
C.?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15.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面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C.?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
D.?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应是水
二、填空题(共6题;共13分)
16.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并利用液体透镜探究“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首先在两个透明玻璃长方体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然后将水注入橡皮膜,制成液体透镜,再将液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所示,让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________(填“偏离”或“偏向”)主光轴.如果此时再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则折射光线偏折的程度________(填“会改变”或“不改变”),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的目的是________.
17.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是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摄像时人或景物应在________焦距处。
18.《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___(填字母)处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________(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19.光年是指 ________?,因此它________?一个时间单位。1光年约等于________? 千米。
20.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光路中,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当光电屏上的光斑由S1移到S2时,液面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21.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再进行一个实验: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看它们的焦距是否相同.你觉得红光的焦距________紫光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36分)
22.如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1)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入射角i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折射角γ 6.7° 13.3° 19.6° 25.2° 30.7° 35.1° 38.6° 40.6°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_______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_______。
2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等。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__??? 上。
(2)该实验应使凸透镜成实像,那么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物距________焦距。
(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图像
(4)小明得出探究结论后,又用上述器材做了一个实验。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0刻线处,凸透镜放在15cm刻线上,如图12所示。移动光屏在a位置找到像;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向某一方向移动到b位置时,在光屏上又看到像。结合所画图像,请你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判断_______。
A.?光屏上第一次的像是倒立、放大的??????????????????????B.?a位置在44~46cm刻线之间
C.?光屏上第二次的像是倒立、缩小的??????????????????????D.?b位置在19~21cm刻线之间
24.小燕多次乘车了解到夜间开汽车,若车内亮灯,车内物体会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成清晰的像,干扰司机的视线,影响行车安全。为今后安全行车,小燕根据生活中透明平板玻璃所成像“明”、“暗”不同的多种情况做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成像的“明”、“暗”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
猜想1: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猜想2: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光源的强度有关;
猜想3: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实验一: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固定一块透明平板玻璃,同一物体固定在离透明平板玻璃0.5m的A点,在桌面的C点先后用不同功率的灯照亮A点处的物体,观察同一物体不同光照下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各次实验人的眼睛都在同一位置从右向左观察物体在透明玻璃板中的像。结果记入下表。
灯的功率/W 物体和灯的距离/m 像的明暗程度
5 1 暗
25 1 较暗
40 1 亮
实验二:同一物体位置固定在A点不动,用同一盏5W的灯先后在桌面B、C、D三点照亮A处的同一物体,同一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仍固定不变)中成像的“明”“暗”程度。结果记入下表。
灯的功率/W 物体和灯的距离/m 像的明暗程度
5 0.5 明
5 1.0 较明
5 1.5 暗
(1)小燕是用实验一来探究猜想________(选填“1”、“2”或“3”);
(2)分析实验二的实验数据及结果可得结论:物体与灯的________越小,物体所成的像越亮;
(3)你认为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还与________有关(至少写一个因素),你说的因素在小燕上述两个实验中________控制该变量(选填“没有”或“已经”);
(4)小燕猜想1和猜想2还可归纳为物体成像的“明”、“暗”程度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
(5)请你就光现象根据光学知识、对司机提出一条有利于安全行驶的建议:_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25小题4分;25小题8分;27小题9分;共21分)
2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1/4圆形玻璃砖的平面上,请画出光线通过玻璃出射到空气中的光路图。
26.如图所示,新坝中学初三(2)班STS课外兴趣小组,在探究折射角与入射角关系时,将一束光从玻璃射向空气,发现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处同时发 生折射和反射现象,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且越来越弱,反射光线却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α时,折 射角达到90°,折射光线就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回玻璃中的光线;再减少入射角,当入射角小于α时,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又同时存在;而让光线从空气射向玻 璃时,无论怎样改变入射角,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同时存在.他们感到非常惊奇,大家又做了一遍,发现还是如此,这究竟是什么现象呢?
查阅资料得知,这种折射光线完全消失的现象叫全反射现象,而且此现象在医学和通信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阅读上面内容,请回答下面问题:
(1)用符号γ将上图中折射角标出;
(2)如果将一束光从空气射向玻璃,________?(选填:能、不能或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3)发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7.小华喜欢的玩具是妈妈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他想知道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与材料有关,请你帮助他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
A.提出猜想 ? ? ? ? ? ? ? ? ? ? ? ? ? ? ? ? ? ? ? ? ??
B.这次探究的器材主要有?? ? ? ? ? ? ? ? ? ? ? ? ? ? ? ? ? ? ? ? ??。
C.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
D.请你设计数据记录表格。
E.结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第二单元对环境的察觉答题卡
(
条
码
粘
贴
处
(正面朝上贴在此虚线框内)
)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
缺考标记
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
!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 (
注意事项
1
、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
、
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
、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
、
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
、填涂样例
正确
[
■
]
错误
[
--
][
√
] [
×
]
)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23.4
[A] [B] [C] [D]
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6.答:
17.答:
18.答:
19.答:
20.答:
21.答:
22.答:
23.答:
24.答:
25.答:
26.答:
27.答: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