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4、小马过河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4、小马过河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04 19:1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小马过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棚、磨、坊”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愿、意”等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愿意、麦子”等11个词语。
2、初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1-3自然段,体会小马能帮妈妈做事高兴的心情,并且通过朗读读出小马高兴的心情。知道小马在去往磨坊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导书写本课的8个汉字。
教学难点:初读课文,能够将课文读通顺,读流畅,并且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预习要求:借助拼音朗读生字和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朋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的动物朋友,它是谁呢?(教师出示小马图片)对,是一匹可爱的小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小马过河》。
(板书课题)齐声将课题读两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出示要求):
A.结合图画,自由读文,读通顺流利。
B.读正确生字新词。
C.读好长句子,读准节奏和停顿。
1.图片中,什么地方?都有谁?在干什么?
(学生试说:小马准备过河,松鼠说水太深不能过,黄牛说水很浅可以过。)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62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这些生字能读正确吗?
(课件出示)
 愿 意 麦 该 刻 突 掉 命
同桌互读生字,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指名读第一行生字,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愿、意”是整体认读音节,“命”是后鼻音。
(课件出示)
驮 磨 坊 挡 伯 浅 哩 唉 蹄 既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注意“浅”是前鼻音,“坊、挡”是后鼻音。
3.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
(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朗读课文,听老师范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小马想要驮着一袋子麦子到磨坊磨面,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不知该不该过去,后来亲自试试,就过去了。)
4.指导识记和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课件出示。愿意麦该刻突掉命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识记生字。
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识记住以上汉字?
A.加一加:“原”加“心”,就是“愿”,“音”加“心”,就是“意”,“讠”加“亥”就是“该”,“亥”加“刂”就是“刻”,“扌”加“卓”就是“掉”。
B.猜谜语:“签订合同在节后”就是“命”;“大桥上下雨纷纷”就是“突”;“冬雪纷飞扬素絮”是“麦”。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书写“麦、该、突”,(课件出示)
“麦”下面是“夊”,不是“攵”。
“该”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面是“亥”。注意第第六笔是撇。
“突”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个“穴”,下面的“犬”,不要写成“大”。
(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5)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当堂检测,巩固学习。
读一读,写一写(课件出示)
愿意 小麦 时刻 应该 突然 要命 掉下来

14、小马过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无论别人说的是不是对的,要动脑筋思考,并且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道理。
2、体会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并且能够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
3、在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能够用上提供的词语讲一讲这个故事。
4、引导学生能够根据课文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别人说的是不是对的,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道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对别人提出的观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后第2题的词语和课后第3题的观点。
预习要求:练习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小马最后是怎样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入:
(出示图片)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瞧,他是谁?(小马)小马想去做什么呢?(过河)咱们今天继续学习《小马过河》。
2.检查生字词
愿意 一匹 麦子 磨坊 刚没小腿 没想过
挡住 昨天 前蹄 既不像……也不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思考:小马第一次没能过河,第二次终于过去了,这是为什么?
2.思考后,小组同学交流学习感受。
3.汇报交流:
(第一次过河时,老牛伯伯说水很浅,松鼠说水很深,小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跑回家问妈妈,也就没能过河;第二次过河时,小马听了妈妈的话,通过自己的实践,终于过河了。)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学习第四自然段,理解小马与老牛的对话
老牛是怎样说的?指名读。
板书:很浅(刚没小腿)
怎样读好对话?自己练习——同桌读——在全班读,教师、学生评一评,进行指导。
2.学习第五自然段,理解小马与松鼠的对话
板书:很深(淹死过小伙伴)
分角色朗读小马和松鼠的对话。
3.同一条河,老牛说水很浅,松鼠说水很深,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边读书,教师边出示小河、老牛、松鼠的幻灯片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小马要过河,老牛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它们之所以说法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不同。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可能只没过它的小腿;松鼠个子小,河水可能会淹死它。这里可要求学生按“因为老牛……所以说……;因为松鼠……所以说……”的句式回答。
师:老牛说水浅,松鼠说水深,经过咱们的讨论知道了他们说的都是对的。小朋友们都动了脑筋,小马动脑筋了吗?小马怎么做的?小马回家后,怎样回答妈妈问话的?
4.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
(1)理解“难为情”(害羞、难过或惭愧的意思)。
(2)在小马的两次答语中,都出现省略号,这里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而是表示心里很为难,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
(3)老马是怎样教育小马的?用“”勾出老马的话。
(4)妈妈的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抓住老马的话,让学生联系全文理解,各抒已见;让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要去试一试才行。
 5.学习第八自然段
(1)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么做的?他实践的结果是什么?
(他下了河,小心地蹚到了对岸。)
(2)说说为什么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是因为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不同。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可能只没过它的小腿;松鼠个子小,河水可能会淹死它。小马身体正好在黄牛和松鼠之间。所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四、总结归纳,延伸中心
教师引导:正因为小马肯动脑筋,肯去试一试,所以它才过了那条河。在实际生活中,你有没有像小马那样动脑筋,去试一试的时候呢?请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①自己开动脑筋,点着了打火灶煮方便面吃。
②遇到了难题,能自己开到脑筋,把它做出来了。
③第一次一个人到大超市买东西,他善于观察,愿意去问去试,终于买到了自己需要的物品。
自己取得成功以后,高兴吗?
五、课堂小结
没有实际中的苦,哪有成功后的甜呢?在这节课中,同学们能够积极地开动脑筋,灵活的思考问题,我们已经顺利地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你们都是最棒的,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需要大家去动脑筋,试一试的难题,相信每位同学都会表现得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