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生物七年级教学设计
课题
4.1信息的获取(1)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能说出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能分析视觉形成的过程;
3.说出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4.形成良好的习惯,积极预防近视。
重点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远视近视的矫正
难点
视觉的形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语:在生活中,我们要经常用眼睛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那么,你知道眼睛的结构是怎样吗?它又是怎样看到周围物体的吗?今天的学习内容将为你揭开这个谜底。
随着老师的思路进入课堂。
通过设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教授新课
一、眼
出示:眼的图片
眼是人体的感觉器官,介绍眼的外形。
认真倾听,并与老师互动
了解眼球的结构特点
观察实验
指导学生观察眼球模型,了解眼球结构。
播放视频:眼球结构
观察眼球模型
讲授新课
结合图片讲解眼球结构,并介绍眼球各部分的功能、特点。
讲解照相机与眼球的关系。
认真倾听,
与老师互动
二、视觉形成
出示:视觉形成的图片
结合图形讲解视觉形成的过程。
思考:眼球结构完好,就一定能看到周围的物体吗?
认真倾听,
与老师互动
认真思考
了解视觉形成的过程
三、远视、近视
展示:近视的图片。
讲解:近视的原因。
播放视频:近视的形成。
讲解:近视的矫正措施。
展示:远视的图片。
讲解远视的原因及矫正措施。
并对近视、远视、正常视力,以及矫正措施进行比较。
播放视频:近视远视及矫正
认真倾听,
与老师互动
了解远、视近视,及矫正措施
四、近视的预防
介绍:预防近视的措施
展示:预防近视的图片
认真倾听,思考
认同保护眼睛措施
介绍:预防沙眼等传人性眼病的措施
课下做
测量视力
1.利用视力表测量每一名同学的视力。
2. 计算本班学生的近视眼患病率。
3.调查分析患有近视同学的用眼习惯与视力正常的同学有什么不同。
课下完成
进一步了解近视与用眼习惯的关系,保护视力
开眼界
阅读P70“开眼界”角膜移植和角膜捐献内容,了解以下内容:角膜移植的特点及作用。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简单了解角膜移植
课堂练习
1.眼是人和动物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感觉器官,眼球里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
A.角膜 B.巩膜 C.视网膜 D.脉络膜
2.有讽刺帖子说“近世进士尽是近视”。其实不用太担心,近视是可以进行光学矫正的。近视患者一般佩戴 进行矫正( )
A.凸透镜 B.凹镜 C.凹透镜 D.平镜
3.6月6日为世界“爱眼日”,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的人数居世界之首,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近视眼的是( )
A.看书写字时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
B.看书写字一小时左右就应该休息远眺
C.发现视力下降立即佩戴近视眼镜
D.坚持认真做眼保健操
4.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物象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A.角膜、视网膜 B.晶状体、视网膜
C.视网膜、脉络膜 D.视网膜、大脑皮层
完成课堂练习
当堂检测,巩固知识。
课堂小结
互动总结
运用思维导图,形成知识体系,锻炼思维能力。
板书
4.1 信息的获取(1)
课件39张PPT。第1节 信息的获取(1) 冀教版 生物 七年级下新知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要经常用眼睛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那么,你知道眼睛的结构是怎样吗?它又是怎样看到周围物体的吗?今天的学习内容将为你揭开这个谜底。新知讲解一、眼眼是人体的感觉器官。新知讲解 观察眼球模型,对照右图了解眼球结构。观察眼球结构新知讲解新知讲解眼球的结构与功能角膜巩膜眼球壁外膜巩膜角膜无色透明,对进入眼球的光线有折射作用白色,不透明,质地坚韧,具有保护作用新知讲解脉络膜虹膜睫状体眼球壁中膜睫状体虹膜脉络膜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肌肉膜,有色素,中央有瞳孔,调节瞳孔的大小黑色,不透光,含有毛细血管,使眼球内形成一个暗室新知讲解视网膜眼球壁视网膜内膜眼球的感光部位,含有许多感光细胞,能够感受光线刺激,有神经穿过。新知讲解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内容物晶状体房水玻璃体透明液体,提供营养,维持眼压,对进入眼球的光线有折射作用凸透镜,有弹性,对进入眼球内部的光线其主要的折射作用透明、无血管、无神经,有弹性的胶状物质。对进入眼球的光线有折射作用新知讲解眼球各部分功能晶状体具有折光作用睫状体具有调节晶状体凸度的作用脉络膜可使眼内形成一个“暗箱”视网膜能够感受光线的刺激瞳孔可调节光线强度新知讲解照相机就是根据眼球的成像原理制造的。眼球与照相机晶状体镜 头视网膜底片新知讲解二、视觉形成新知讲解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在晶状体的折射作用下成像于视网膜上。物体远近不同时,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大小,也可是物体成像于视网膜上。新知讲解 外界物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刺激视网膜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至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我们才能看到外界物体。新知讲解视觉形成过程视觉形成:物体→视网膜上成像→刺激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视神经→大脑(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思考:眼球结构完好,就一定能看到周围的物体吗? 眼球结构完好,外界物体可成像于视网膜上。但是,要看到该物体,一定要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否则,无法看到物体。眼球结构完好,如果视神经或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受到损伤,同样不能形成视觉。新知讲解 眼球前后经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近处物体通过晶状体能成像于视网膜上,远处物体通过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前方,这就是近视。三、远视、近视1.近视的原因新知讲解新知讲解近视患者佩戴凹透镜,可使物像落到视网膜上,把视力矫正到正常人水平。2.近视的矫正新知讲解·假性近视:眼睛过度紧张和疲劳,只是晶状体曲度变大。
·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眼保健操,假性近视患者的视力可以恢复。3.假性近视新知讲解 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弹性小,近处物体通过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后方,因而看不清近处物体。这就是远视。4.远视的原因新知讲解远视患者可佩戴凸透镜矫正。注意: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视力的不一定是远视患者。5.远视的矫正新知讲解远视、近视、正常视力的比较新知讲解远视、近视的矫正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四、近视的预防新知讲解经常做眼保健操。新知讲解端正坐姿;学习1h后向远处眺望一会。新知讲解做到“四不看”。新知讲解不要长时间看电脑、电视。新知讲解其它眼部疾病 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会通过接触性传染。预防:做到手帕、毛巾专用,不用脏手揉擦眼睛。新知讲解课下做—测量视力1.利用视力表测量每一名同学的视力。
2. 计算本班学生的近视眼患病率。
3.调查分析患有近视同学的用眼习惯与视力正常的同学有什么不同。新知讲解开眼界—角膜移植和角膜捐献·角膜移植就是将患病的眼角膜组织切除,换上清澈透明、具有正常功能的眼角膜的手术。
·角膜移植术用于治疗因外伤和各种角膜疾病而致盲的患者,是眼科中重要的复明手术之一。课堂练习1.眼是人和动物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感觉器官,眼球里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
A.角膜 B.巩膜 C.视网膜 D.脉络膜
2.有讽刺帖子说“近世进士尽是近视”。其实不用太担心,近视是可以进行光学矫正的。近视患者一般佩戴 进行矫正( )
A.凸透镜 B.凹镜 C.凹透镜 D.平镜CC课堂练习3.6月6日为世界“爱眼日”,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的人数居世界之首,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近视眼的是 ( )
A.看书写字时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
B.看书写字一小时左右就应该休息远眺
C.发现视力下降立即佩戴近视眼镜 D.坚持认真做眼保健操
4.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物象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A.角膜、视网膜 B.晶状体、视网膜
C.视网膜、脉络膜 D.视网膜、大脑皮层CD课堂总结外层角膜、巩膜调节晶状体眼球眼球壁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中层内容物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神经冲动形成视觉外界光线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内层保护预防措施“暗箱”折光预防沙眼等疾病近视远视板书设计4.1 信息的获取(1)外层角膜、巩膜调节晶状体眼球眼球壁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中层内容物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神经冲动形成视觉外界光线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内层保护预防措施“暗箱”折光预防沙眼等疾病近视远视作业布置结合今天所学的内容,说一说你将怎样进行科学用眼。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第1节 信息的获取(1)
一、单选题
1.人眼的“白眼球”、“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角膜和虹膜 D.巩膜和虹膜
2.右图是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中能够折射光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的结构是( )
A.1 B.2 C.3 D.4
3.“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们获取的外界信息大多数来自视觉。形成视觉的关键部位是( )
A.视网膜 B.视神经 C.晶状体 D.视觉中枢
4.看到绿灯亮了才能过马路,这时感受光线刺激的是( )
A.晶状体 B.视网膜 C.视神经 D.视觉中枢
5.下列结构能使眼球形成“暗箱”的是( )
A.晶状体 B.巩膜 C.虹膜 D.脉络膜
6.青少年若沉迷于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习,还会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大而形成近视眼。该结构是( )
A.1 B.2 C.3 D.4
7.小明学习“眼和视觉”一节后,在笔记本上总结了以下四句话,其中可以说明正常人的眼睛之所以能看清远近不同物体原因的是 ( )
A.瞳孔可随意缩小或扩大 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C.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 D.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8.造成假性近视的病理原因是( )
A.眼球的前后径变短,在视网膜后成像 B.眼球的前后径变长,在视网膜前成像
C.眼球调节结构过度紧张,曲光度过强 D.晶状体变形,发生器质性病变
9.矫正近视配的镜片是( )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10.当人看远处物体时( )
A.睫状体内的肌肉舒张,晶状体曲度减小 B.睫状体内的肌肉收缩,晶状体曲度减小
C.睫状体内的肌肉舒张,晶状体曲度增大 D.睫状体内的肌肉收缩,晶状体曲度增大
11.近视眼的人眼球的部分结构出现了变化,导致看远处物体时视觉模糊。近视眼的人眼球的结构变化以及成像状况是( )
①晶状体曲度大;②晶状体曲度小;③眼球前后径过长;④眼球前后径过短;⑤物像落在视网膜前面;⑥物像落在视网膜后面。
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12.下列各项中,与预防近视无关的是( )
A.不在晚上读书写字 B.读、写姿势正确 C.看书1小时后远眺几分钟 D.认真做眼保健操
13.下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远视眼的矫正方法,都正确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14.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形成物像并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
A.晶状体 B.视网膜 C.角膜 D.玻璃体
15.照相机是对眼球的仿生。张相机的镜头相当于眼球的( )
A.晶状体 B.房水 C.瞳孔 D.玻璃体
16.某人坐在家门口看小说,看得正起劲,突然发现一个人在庭院外走动,他马上展出眼镜,认出了这个人是谁,那么这个人佩戴的是( )
A.平面镜 B.变色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17.观察下图,从生理功能上分析,与其他三幅图不同的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
18.据调查,我国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高选60%,居世界首位,并且还以每年1O%的速度增长,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下图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近视患者看不清 处的物体,可以配戴装有 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2)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结构【①】是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结构[①]的名称是 。
(3)在眼球的成像过程中,对进入眼球的光线起折射用的结构主要是【 】 。
(4)眼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相当于胶卷的眼球结构是【 】 。
(5)眼睛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预防近视、爱护眼睛要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请列出两项预防近视的措施。
① ;② 。
(18题图) (19题图)
19.右图是眼球成像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有瞳孔进入眼球,经 等结构的折射作用,在 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其上的感光细胞,感光细胞产生的信息由 传至大脑皮层的 ,形成视觉。
(2)用蜡烛、火柴、凸度不同的双凸透镜、光屏等材料,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当用凸度较小的凸透镜并在光屏上观察到一个清晰的物像时,将凸透镜换成凸度较大的凸透镜,光屏上的物像就会变的模糊不清;慢慢移近光屏,物像再次变得清晰。这个实验结果说明:眼球的晶状体 ,会形成近视。
(3)如果已经近视,可佩戴 进行矫正。
20.近年来,青少年的近视率不断上升,高达36.7%。预防近视,爱护眼睛,注意用眼卫生,青少年要从自我做起。请据图回答问题:
(1)黄种人的黑眼球是由于结构【 】 的颜色是黑色。
(2)夜晚突然停电,瞬间一片乌黑,什么也看不到,片刻后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是由于结构【 】 变大的缘故。
(3)若长时间看电脑屏幕,就容易造成近视,下图中近视眼的成像及矫正方法分别是图 和图 。
参考答案
1.C
【解析】眼球壁的最外层由角膜和巩膜构成,巩膜部分就是人们常说的“白眼球”,角膜部分就是人们常说的“黑眼球”。
2.C
【解析】人眼球中能够折射光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的结构是晶状体,即图中的结构[3]。
3.D
【解析】视觉的形成过程: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刺激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至大脑,最后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因此,视觉中枢才是形成视觉的关键部位
4.B
5.D
【解析】眼球壁中的脉络膜不透光,可使眼球形成一个“暗箱”。
6.C
【解析】青少年沉迷于电子游戏,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眼球中的晶状体凸度增大,形成近视眼。晶状体即图中的结构[3]。
7.B
【点拨】人眼球的晶状体,可起到凸透镜的作用,使外界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人们就能看到物体。远近不同的物体,经过晶状体的屈度调节均可成像在视网膜上。
8.C
【解析】假性近视是由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引起眼球调节结构过度紧张,曲光度过强,使物像呈于视网膜前。
9.D
【解析】近视患者的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物像呈于视网膜前,可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10.A
11.B
【解析】近视患者的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较大,使物像落在视网膜前面。因此,近视患者能够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12.A
【解析】“读、写姿势正确”、“看书1小时后远眺几分钟”、“认真做眼保健操”可积极有效的预防近视。晚上可在光线正常的情况下读书、写字。
13.B
【解析】近视眼外界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前,需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近视眼外界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需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14.B
15.A
16.C
【解析】此人能够看清远处物体,看书(看近处)时需佩戴眼镜进行矫正。因此,此人是远视眼,佩戴的眼镜是凸透镜。
17.D
【解析】A选项所示的结构是皮肤,B选项所示的结构是肾脏,C选项所示的结构是肺,D选项所示的结构是眼球。皮肤可排出汗液,肾脏可排出尿液,肺可呼出二氧化碳等气体,因此,皮肤、肾脏、肺都是具有排泄功能的器官。眼睛是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
18.(1)远 凹 (2)角膜 (3)② 晶状体 (4)③ 视网膜
(5)经常做眼保健操 读书、写字时,坐姿正确(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19.(1)晶状体 视网膜 视神经 视觉中枢 (2)凸度变大 (3)凹透镜
【解析】(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为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从而形成视觉。
(2)从实验可以看出,换用一个凸度较大的透镜后,原本应该呈在光屏上的物像不能呈现,需要向前移动光屏,说明像呈在原纸板所在位置的前面。这形象的说明如果眼球内晶状体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就形成了近视。
(3)物像只有落在视网膜上,我们才能够看到清晰的物像,这需要佩戴凹透镜加以纠正。
20.(1)4 虹膜 (2)3 瞳孔 (4)甲 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