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之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复习之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7-08 17: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二 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
安徽黄山一中 汪国富
一、概念
所谓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由自己的同意所选举出来的代表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的一种民主政治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它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相对于雅典的直接民主它也称间接民主。代议制最初是由中世纪欧洲君主和贵族发明的,到近代才实现与民主政治的结合。
问题:为什么近现代社会要采用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形式?
1、 长期以来,自由和民主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政治理想
2、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受到越来越多的揭露和批评。
3、近现代社会的发展难以实行直接民主,而代议制民主既要求政府对民众负责,实现了人民的权利,又保证了效率。
二、代议制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1、经济基础:14-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历史渊源: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制度为西方近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提供了广泛的依据和范本。
3、思想基础: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为代议制民主提供丰富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A、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解放了民众的思想,为民主政治提供最初的依据;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纠正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偏差,确立了人的理性主题地位。
B、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代议制民主提供了更为现实的依据和具体的政治方案。
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政治的目的是自由”、洛克的分权学说、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伏尔泰的“开明君主”政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4、政治基础: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斗争的不断胜利为代议制民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A、英国资产阶级依据传统、借助宗教改革与封建专制进行了长期反复的较量,最终取得光荣革命的胜利。
B、法国资产阶级在三次人民起义的推动下推翻封建君主制度,并经过长期的内部斗争最终确立共和制。
C、北美人民在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的领导下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为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建立扫除障碍。
D、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日本通过实施明治维新为代议制奠定了基础。
5、法律保障
代议制民主制度本质上是法制制度。因而,西方大国在迈上代议制道路之时,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文献,确定和保障了代议制制度的实施。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三年法案》、《王位继承法》,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限制王权和议会至上两大原则,使英国朝着君主立宪的方向法制。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初就颁布《人权宣言》,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基本原则,用人权和法治取代王权、神权和特权;1791年颁布了法国第一部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之后资产阶级内部为君主制和共和制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最终于1875年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下通过了《法兰西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C、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体现了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等民主思想,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共和国的原则;而1787年宪法的颁布正式确立了总统制、联邦制、共和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定。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从形式上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
E、1889年的《日本帝国宪法》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形式上也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
三、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几种模式
1、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
A、特点:
a 、国王与议会并存,王权受议会限制并最终成为“统而不治”的虚位君主。
b 、是一种间接民主、渐进式的民主,具有更多的弹性、广泛的包容性和自由度。既保留了中世纪的传统,又平稳实现了权力中心的转移(立法权:国王→议会;行政权:国王→内阁;政治权利:大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公民)
c 、政党政治。
B、意义
a 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为政治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b 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潮流,促进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进步。
c 对于欧美及其海外殖民地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C、内容(结构)
a 国王与议会并存,国王是国家元首和象征,统而不治。
b 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议会第一大党领袖成为首相,在国王的授权下组阁并对议会负责。
2、美国的总统共和制
A 特点:
a 代议制民主体制的创新:总统制、联邦制、共和制相结合。
b 分权制衡。
c 种族歧视下的民主。
d 政治体制的完整性和长期的稳定性。
B 意义
a 既保证了中央的权力,又拥有地方的独立性,充分体现主权在民的思想。
b 既捍卫了国家的独立,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为很多国家的资产阶级政治提供借鉴。
C、内容(结构)
a 总统掌握行政权,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及三军统帅。由人民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任命政府高官。
b 立法权属于参众两院组成的国会。参议员代表州,各州拥有2名参议员;众议院代表人民,议员席位安各州人口占全国的比列分配。
c 司法权属于各级联邦法院。最高法院由若干大法官组成,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员同意,终身任职。
3、法国的半总统共和制
A、特点:
a、经过长期的政治斗争最终确立,是妥协的产物。
b、是一种半总统共和制。
c、人民群众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d、共和制确立的过程与资产阶级革命及工业革命的进程同步。
B、意义:
a、限制了君主派的活动,使法国的政治体制走上稳定化道路。
b、标志法国反封建斗争的完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C、结构:
a、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b、总统、总理和部长行使行政权。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可参与立法,监督并保证法律的实施;总理由总统任命议会两院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4、德日的二元君主立宪制
所谓二元君主立宪制是相对于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而言的。君主任命对自己负责的内阁掌握行政权,议会掌握名义上的立法权但君主可以解散议会。内阁不对议会负责而是对君主负责,议会是虚,君主是实,它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
四、代议制民主的总体特点(共同点)
1、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员由选举产生,是间接民主。
2、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防止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
3、都实行政党政治。
五、代议制民主的历史作用
1、代议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它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表明国家权力由公民选举出来的议会掌握。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
2、有利于调节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代议制在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
六、英法美代议制对其他国家政治的影响
1、推动德日走上形式上的君主立宪的道路。
2、推动俄国亚历山大二世的政治体制改革。
3、推动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七、英法美代议制制度体现制衡原则的具体表现:
英国:议会和内阁的制衡,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
美国: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的制衡,三者分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法国:总统和议会的制衡,总统掌管行政大权,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立法权属于议会,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例题】有人认为,17-18世纪是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产生和不断发展的时期,它经历了思想—法律—政治实践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延伸到经济领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概括自由主义的原则
(2) 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说明三国的自由主义是怎样实现思想—法律—政治实践的转变。
(3) 概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又是如何完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