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化常识
1.(2018·福建中考)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又称为“诗三百”。
B.冰心和巴金都是现代诗人,代表作分别为《繁星》和《我爱这土地》。
C.戏剧往往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形象。
D.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著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2.(2018·浙江杭州中考)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对联“失马真成福 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C.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3.(2018·江苏南京中考)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传说,天地开辟后,神通广大的女神——女娲揉捏黄泥、挥洒泥浆创造了人。
B.“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北面,“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则位于衡山的南面。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出自白居易笔下。
D.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4.(2018·新疆乌鲁木齐中考)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六义”中,赋、比、兴指的是诗的内容,风、雅、颂指的是诗的表现手法。
B.在我国古代,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作阳。比如“河阳”,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
C.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荷叶·母亲》就是现代作家冰心所写的一首母爱的颂歌。
D.《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篇讽刺小说,它既带给了我们笑声,也令我们深思。
5.(2018·湖南娄底中考)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一感人肺腑的经典诗句出自当代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C.当代女作家宗璞在《废墟的召唤》中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D.《童年》写的是英国大文学家高尔基亲身经历的一段童年往事。
6.(2018·湖南邵阳中考)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的《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记叙了他童年的生活和求学的历程,追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
B.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C.《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都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D.《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
7.(2018·湖南湘西中考)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 )
A.《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
B.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
C.成语“一鼓作气”“扑朔迷离”分别出自《曹刿论战》《口技》。
D.在古代,“江”指长江,“河”指黄河,今天的“江”“河”泛指河流。
8.(2018·山东泰安中考)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阳”。
B.“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C.《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9.(2018·山东聊城中考)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读过许多描写人间至情的文章,《背影》《再塑生命的人》《爸爸的花落了》《秋天的怀念》都主要表达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情。
B.成语“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C.《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结义”,兄弟情深;黄盖上演“苦肉计”,忠义无双。
D.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都是法国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有《巴黎圣母院》《羊脂球》《名人传》。
10.(2018·湖北随州中考改编)下列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按传统说法是属狗人的本命年。据此推算,2019年是农历丁酉年,是属兔人的本命年。
B.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
C.《故乡》《社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D.泰戈尔,印度诗人,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11.(2018·湖北潜江、天门等地中考)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我们学过他的《饮酒》《小石潭记》《归园田居》。
C.泰戈尔,希腊作家、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D.孔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墨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12.(2018·广西桂林中考)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B.《资治通鉴》是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
D.《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13.(2018·广西梧州中考)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B.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柳公权、杜甫。
C.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
D.《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这几部作品集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封号式、表字式。
14.(2018·黑龙江绥化中考)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伯”“仲”“叔”“季”表示兄弟之间的排序。“谥号”是古代王侯、名臣、将相、高级官吏、文士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生前的德行给予的称号。
B.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分别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主体、结语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C.科举时代,一般童生先在县或府里参加院试,考取了叫“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秀才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D.《最后一课》《昆虫记》《我的叔叔于勒》都是法国作家的作品。
15.(2018·四川凉山州中考改编)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130篇。
B.在我国古代作品中,常用“汗青”“桑梓”“婵娟”“襁褓”来指代史书、家乡、月亮和不满周岁的婴孩。
C.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其中我们学过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和契诃夫的《变色龙》。
D.古人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如“汉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
16.(2018·贵州毕节中考)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立秋,冬至之后是小雪。
B.《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C.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如“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不惑”指人四十岁,“耳顺”指人六十岁。
D.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等。
17.(2018·江苏无锡中考)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B.“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高度评价李白的诗句,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被后人称作“李杜”。
C.《过零丁洋》的作者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作品集《文山集》以其号来命名。
D.“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指对方;“欲报之于陛下”中的“陛下”是对皇帝的谦称。
参考答案
1.B 【解析】 《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的代表作。
2.B 【解析】 “失马真成福”取材于《塞翁失马》,化用了“塞翁失马”的典故。
3.C 【解析】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杜甫的《春望》。
4.A 【解析】 赋、比、兴指的是诗的表现手法,风、雅、颂指的是诗的内容。
5.D 【解析】 《童年》写的是苏联大文学家高尔基亲身经历的一段童年往事。
6.D 【解析】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
7.C 【解析】 “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
8.A 【解析】 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
9.A 【解析】 《再塑生命的人》表达的是师生之间的真情。
10.A 【解析】 2019年是农历己亥年,是属猪人的本命年。
11.A 【解析】 B.《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C.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D.墨子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
12.B 【解析】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人。
13.A 【解析】 B.“书圣”是王羲之;C.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D.“河东”为柳宗元家乡,并非封号。
14.B 【解析】 标题、导语、主体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15.A 【解析】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6.A 【解析】 冬至之后是小寒。
17.D 【解析】 “陛下”是对皇帝的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