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05 08:0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住
历史 八年级下
忆往昔
看今朝
展未来
目录



历史上海峡两岸的交往
活动探究
康熙
年间
1945
隋朝
三国
元朝
1949
1895
清朝
初年

“我是历史解说员”
请你以一位历史解说员的身份,向大家介绍台湾和大陆历史上的往来。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设台湾府管辖台湾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












`






三国
隋朝
元朝
清朝初年
康熙年间
1949


1945


1895










隋炀帝派人到达琉求
《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郑成功收复台湾
蒋介石在内战中失利退守台湾



建国后海峡两岸的交往
时间 对台政策
建国初期
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 1979
1995
2003
毛泽东
武装解放
和平解放
邓小平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江泽民
八项主张
胡锦涛
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
(一)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演变:
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同时,发明了关于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炮止的声明。


江泽民对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5年3月14日以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以上内容有什么相同点?
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两制并存,
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祖国大陆 台湾当局
武力解放

和平解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两岸关系
历史性的变化

1987调整“三不”政策
(二)两岸关系历史性的变化:
1993
1992

1990
1991
即“一个中国原则”
(三)两岸的发展:民间组织的成立与交往
开启了以谈判化解敌意、以协商取代对抗的历史新局面
九二共识
汪辜会谈
海基会
海协会
汪辜会谈
海基会会长辜振甫与海协会会长汪道涵进行会谈
(四)日益密切的交往
☆民间交往 ☆政治交流
☆经济合作 ☆文化交流
1、交往基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交往表现:
寻亲70载 姐弟终相见
【民间交往】
台湾老兵魂归故里
【民间交往】
台湾红十字会援救汶川地震
台胞大陆祭祖
【政治交流】
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2005年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
【政治交流】
2008年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
2012年台湾前“行政院长”谢长廷访问大陆
【政治交流】
2012年两岸联手保钓
【经济合作】
2008年两岸大三通
两岸旅游交流会
【经济合作】
2010年武当山两岸交流基地
2009年海峡论坛
【文化交流】
第十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
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基地授牌仪式
【文化交流】
2011年两岸三地合拍《辛亥革命》
大陆热映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93年,汪辜会谈
想一想:这三件事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有何意义?
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畅想海峡两岸的交往
思考:海峡两岸统一的道路上还有哪些障碍?

台独势力的阻挠
外国反华势力的的干涉
台独言行
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
陈水扁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跟对岸中国是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吕秀莲宣称台湾自从1895年《马关条约》后就脱离了中国。她参拜日本靖国神社时说:“我认为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是非常遗憾的事,特别是中国成为战胜国是很不公平的、是很荒唐的。”
1988年,蒋经国逝世,李登辉主政,台独势力猛然抬头……
台湾从法国订购的护卫舰

台湾当局利用国际形势的变化,同
外国反华势力勾结起来搞”台独”。

台湾民众的心声

两岸交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同根文化

综合国力

两岸人民


ChIna

愿乡愁不再是乡愁……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