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认识中国画》 优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认识中国画》 优质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4-06 10:3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认识中国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的不同种类、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能初步体会中国画作者创作时的心境。感受祖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丰厚底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小组讨论、对比分析等方法,探究工笔画与写意画的异同,初步了解中国画作品的题材、种类、风格。初步掌握中国画欣赏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欣赏具有代表性的当代中国画作品或中国画周边艺术品,关注中国画的当代性和与社会生活的融合性。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画的分类、表现手法以及工笔画与写意画的异同。欣赏中国画诗、书、画印结合的特殊表现形式,提高中国画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画的美,体会写意画中“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填写学习任务单。
教学准备:
中国画花鸟、山水、人物电子版作品若干,工笔画、写意画电子版作品和相关荣宝斋画册中国画若干。中国画画材,教学课件、微课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铺垫氛围
教师播放《台北故宫》纪录片主题曲《爱延续》MV,学生感受其中国韵味。
二、趣玩水墨 导入主题
1.有趣味的操作
一汪清水,一瓶墨汁,可以营造刚刚视频中的中国韵味吗?老师来试一试。
教师操作:
(1)教师将几滴墨汁倒入清水中,让水与墨自然渗化。
(2)教师将素描纸伸入水中,吸附水墨。
(3)教师取出素描纸,呈现近似中国画的作品。
学生观察教师的操作并思考。
(1)老师玩出来的画,像哪个画种的作品效果?(中国画)
(2)请注意老师的用语是“像”而非“是”,真正的中国画是什么样的?它是如何被绘制出来的?请你们根据经验,说一说?(学生一般会回答到中国画使用的工具、材料等要点。)
(3)教师小结:中国画是画者使用毛笔,蘸墨汁与水、以及中国画颜料,在宣纸、帛、绢等材料上,按照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创作的一种独特的绘画。
2.有底蕴的地方
(1)安徽自古文风鼎盛、耕读传家,徽墨、歙砚、宣纸文明于世。教师播放一小段制作宣纸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对国画产生亲近感、自豪感。
(2)设置悬念
“纸寿千年。”宣纸赋予了中国画独特的气质,其实宣纸有生宣、有熟宣,创作中国画什么时候用生宣,什么时候用熟宣呢?等会儿我们来专项探究。
3.有期许的告白
今天的美术课,我们将初步认识与宣纸有着深厚渊源的中国画,去欣赏中国画,感受国画中或细腻雅致、或奔放洒脱、或悠远宁静的各种美。
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认识中国画。
三、合理归纳 尝试分类
1.第一印象
教师用PPT展示收集到的7幅不同类型的中国画作品。
学生略览后,鼓励他们交流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欣赏的作品、有疑问的作品?学生讲到哪一幅,教师或播放介绍短片,或语言补充,或和学生一起发问(如八大山人笔下的鸟,姿态、眼神为什么那么与众不同?)
2.按画面表现的对象分类
教师提示分类应该先有标准,再引导学生先按照画面所绘对象将以上作品进行分类。学生逐步答出中国画可以按表现对象分成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三大类。
3.按其他思路分类
(1)有的学生可能答到:按照画面的大小分。
(教师可对“长卷”、“册页”、“斗方、“扇面”等稍作介绍。)
(2)有的学生可能会答到:按照画面颜色的鲜艳程度分。
(色彩相对艳丽的一类、以墨色变化为主的一类)
此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色彩艳丽的是工笔画,以墨为主的是写意画,同时板书。
四、对比辨析 探究(工笔与写意)差异
1.播放微课视频,感知工笔画与写意画在创作过程中的差异性,同时直观感受墨色(焦浓重淡清)的丰富变化,鼓励学生思考这些墨色适合表现什么其他物象。
教师提示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小组讨论、对比分析等方法,探究工笔画与写意画的异同,试填以上学习任务单。
(1)回到生宣、熟宣上
结合刚刚的微课视频资料和动手实践喷画生宣纸、熟宣纸,让学生汇报得出结论。
生宣吸水吸墨效果好,擅长表现丰富的水墨变化,适用于写意画;
熟宣纸的质地厚,透水稍差,可表现精细的线条和层层染色,适用于工笔画。
(2)“笔法差异”“创作关注点的差异”以及你还能发现什么工笔与写意的差异性,这些选项请学生们结合手中的荣宝斋画册和前面学到的内容,小组讨论、对比分析、形成共识并记录,后汇报。
①笔法差异
工笔画:细腻、工整、细致、讲究
写意画:自由、奔放、洒脱、大气
(学生填出类似的关键词语,教师都应表示认同和赞赏,当然对于不准确的,也要及时纠正。)
②创作关注点上的差异
学生先汇报,教师再用宋徽宗的《斑鸠图》与朱耷的《水禽图》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理解“工笔画注重描摹客观事物”,“写意画注重心灵感受、以形写神”。皇帝笔下的斑鸠尽显雍容之姿。落寞贵族笔下的水禽孤寂、无奈。
③其他差异
学生有可能答出创作时间上的差异。
(工笔画因为线条讲究、层层渲染,用时较长。)
(写意画用时相对少些。)
学生也有可能会答出总体色彩倾向上的差异。
(工笔画颜色艳丽生动。)
(写意画墨色变化丰富。)
学生还有可能答出工笔与写意其他方面的差异性,不再一一枚举。
五、横向联系 找找共性(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结合)
1.工笔和写意同为中国画,它们在构成要素上有一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通过找PPT中工笔画与写意画的构成要素,发现诗、书、画、印结合是中国画的独特表现形式,并板书。
2.举例“深山藏古诗”“踏花归去马蹄香”,诗画结合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中国画特有的趣味和艺术魅力。
六、爱延续 乐传承(关注中国画的当代性)
1.过去与现在
可能今天我们一同欣赏了很多的古画,同学们心中的工笔人物画是上排那样的,但一个时代的美术作品也往往会记录和表现当代人的生活。技法可能是传承来的,但内容上会呈现这个时代的烙印。看看下排四幅桑建国先生的工笔画作品,青春、靓丽、朝气蓬勃。
2.技术与艺术
这是同学们很喜欢的明星,邓超一家人的全家福合影。画面工笔风格显著,是经过摄影和Ps技术结合产生的,新技术与传统艺术的结合,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3.大师的小情怀
艺术大师黄永玉近期出版了一本写意风格的绘本《给孩子的动物寓言》。寥寥几笔水墨,一只小动物的形象跃然纸上,河豚说:“会吃我的人,躲开我的毒。袋鼠妈妈说:“根据我的教训,子女要有出息,不能养在口袋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品读,憨态可掬的画面、富有智慧的文字读起来你一定爱不释手。
4.爱延续 乐传承
教师小结:通过今天《认识中国画》一课的互动学习,很多同学已经爱上
了中国画,在今后的美术课程学习中我们将陆续尝试用中国画表现各种对象。老师希望同学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怀有“爱延续、乐传承”的态度,正所谓因为懂得而珍视、因为了解而守护、因为热爱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