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第八单元 健康的生活
由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特点:
传染性 流行性
流行性感冒
肺 结 核
蛔 虫 病
血 吸 虫 病
水 痘
手癣、足癣
说出下列常见传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传染病是________引起的?
病原体
流行性感冒
肺 结 核
蛔 虫 病
血 吸 虫 病
水 痘
手癣、足癣
由流感病毒引起
流行性感冒
肺 结 核
蛔 虫 病
血 吸 虫 病
水 痘
手癣、足癣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流行性感冒
肺 结 核
蛔 虫 病
血 吸 虫 病
水 痘
手癣、足癣
由结核杆菌引起
流行性感冒
肺 结 核
蛔 虫 病
血 吸 虫 病
水 痘
手癣、足癣
由(皮肤癣菌)真菌引起
流行性感冒
肺 结 核
蛔 虫 病
血 吸 虫 病
水 痘
手癣、足癣
由蛔虫引起
流行性感冒
肺 结 核
蛔 虫 病
血 吸 虫 病
水 痘
手癣、足癣
由血吸虫引起
传染病的三种类型(按病原体的类型分):
1、细菌性传染病
2、病毒性传染病
3、寄生虫性传染病
看图说明:流感是怎样从一个人传染给另一个人的?
啊……嚏!
流感患者
(携带流感病毒)
咳嗽
飞沫悬浮于空气中
散播
健康人
打喷嚏
流感流行的示意图:
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的途径
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的途径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缺一不可
流感病毒
流感患者
空气、飞沫
甲肝患者
甲肝病毒
餐具、食物
艾滋病患者或HIV携带者
血液、体液
艾滋病病毒
病原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连连看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
切断
保护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一)控制传染源
1.传染病医院是隔离和治疗传染病的地方;
2.隔离发病地区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3.积极抢救传染病人,一方面可以治病救人,同时也能更好地控制传染源。
如:焚烧患有传染病的动物
(二)切断传播途径
医生需要穿好隔离服进入传染病房
洗净食物
对公共实施进行消毒
如:勤洗手
如:进入传染病房,穿隔离服
如:给公共设施消毒
(三)保护易感人群
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染病机会
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及时体检,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
如: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如:接种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
切断
保护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综合措施
重点措施
相结合
传染病及其预防
概念:
由________引起的、能在______之间或________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病原体
人与人
人与动物
特点:
_______、______
传染性
流行性
流行环节
传染源:
能够散播_______的人或动物
病原体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_______到达_______所经过的途径
传染源
人或动物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_______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免疫力
预防措施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第八单元 健康的生活
人为什么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
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1、阻挡病原体的入侵
2、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3、清扫异物的作用
第一道防线的组成:
皮肤和黏膜
皮肤角质层
阻挡病原体侵入
汗腺、皮脂腺
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皮肤究竟是怎样实施保护的呢?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
呼吸道黏膜纤毛的清扫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黏膜
第二道防线的组成:
吞噬细胞
杀菌物质(溶菌酶)
第二道防线的作用:
溶解、吞噬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作用
溶菌酶的作用
溶菌酶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人体泪液、唾液、血浆等液体中
溶菌酶的分布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作用
溶菌酶的作用
溶菌酶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从而杀死细菌。
溶菌酶为什么不溶掉人体自己身体的细胞???
人体细胞是动物 细胞,没有细胞壁。
包围、消化分解
问题:人体的哪些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
分布:淋巴结、脾脏、肝脏等
吞噬细胞的作用
第三道防线的作用:
第三道防线的组成: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是一种蛋白质)
消除抗原(病原体等异物)
第三道防线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等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
胸腺
进入
人体
一定的抗体与一定的抗原结合
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将抗原清除
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产生
病原体
刺激淋巴细胞
抗体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作抗原。
抗体
抗原
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促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清除抗原,或使抗原失去致病性
病原体
(抗原A)
抗体A
刺激
结合
淋巴细胞
产生
吞噬细胞
产生抗体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清除抗原、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防线
组成
原理
功能
第一道
防线
第二道
防线
皮肤、
黏膜
分泌物、纤毛
挡、杀、清
体液、吞噬细胞
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破壁、溶菌
吞噬病原体
第三道
防线
各道防线的比较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范围 对多种异物起作用 对某一异物或抗原
特性 非专一性 专一性
形成 生来就有的 后天逐渐形成
作用 弱 强
二、免疫的功能
1.免疫是什么意思呢?
最初的含义是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①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防御感染
2.免疫具有三方面的重要功能
②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死亡细胞。
——自身稳定
2.免疫具有三方面的重要功能
③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免疫监视
3.免疫具有三方面的重要功能
1、器官移植时,引起排斥反应。
对移植入体内的器官产生 ;使手术不易成功。
2、抵抗病原体功能过强时,引起过敏反应。
其实免疫也并非英雄盖世,智慧过人,有时它也会犯错误和做坏事!
排斥
过敏反应
过敏原: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
过敏反应:
当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发生的反应。
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预防措施:
过敏反应: 比如免疫系统识别出吸入的花粉,就立即调兵遣将去攻击它,可是有时候的调的兵太多了。不但吃掉了花粉,还伤了自己的细胞。一句话:过敏是免疫系统对某种抗原的过激反应。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概念:
三、计划免疫
(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
关注艾滋病 关注艾滋病病人
五、艾滋病
艾滋病流行的具体环节是什么?
所有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
想一想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病毒者
传染源 —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病原体——
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即艾滋病病毒(存在于血液、精液或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
1、性传播:(主要方式)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预防措施: 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