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战争

文档属性

名称 越南战争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7-26 15: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越南战争
第一部分: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
2.年级:高三年级上期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单元(第五单元第2课):
5.学时数:45分钟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目标制定的依据性分析
1.学生状态的分析:学习本选修课的是经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后的高中文科学生,一般基础相对要好些,文史知识相对要强,但也要注意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要面向大多数学生,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高考的需要。
2.教学内容的分析
①本课所学内容对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正确认识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认识到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及其对世界的危害,深刻理解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
②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首先弄清越南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要了解越南战争的基本经过,明确它的发展阶段,重点分析越南战争给交战各方乃至国际关系带来的影响。
(二)目标内容
1.基础性目标:越南战争的前因后果及其基本经过
2.发展性目标:了解越南战争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从而加深对建设世界和平的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
1.教学材料的准备及课件的制作:找到有关越南战争的中国、苏联和美国的解密文献材料、有关越南战争的研究文章、相关的影像资料;根据课程标准、教材与教案作好PPT课件。
2.其它:课前预习教材,进行简单的组内讨论,带着问题参与课堂学习。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告知教学目标
1.内容:掌握美国的东亚遏制与日内瓦协议、特种战争、局部战争及其结果等基础知识,分析越南战争的性质和影响,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其中越南战争的背景是本课重点,分析越南战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
2.活动:①组织同学们收集与越南战争相关的影视资料和图片资料;②课堂上开展适度的讨论活动。
(二)复习旧知识
1.复习的内容及教学活动的方式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亚洲发动了它自认为选择了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对象所进行的错误战争。这场战争是什么?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学生思考后回答)
但美国并没有从中吸取应有的教训,它称霸世界的欲望反而不断膨胀。下面两张图片及其图片中的英文文字,生动反映了美国继朝鲜战争之后,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小国又发动的一场热战。那么,美国人为什么千里迢迢跑到亚洲来打仗?这场战争又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2.复习结果的期望
通过复习旧课,促使同学们加深对朝鲜战争的理解,并带着比较的意识来认识另外一场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加深对二战后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热战形式的认识。
(三)呈现新知识
1.新知识的内容及教师活动和相应的学生活动
一、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
1、新中国的成立和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失败,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扩张。
2、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扩张,建立条约网。
3、越南出现南北对立的政权,内部矛盾尖锐。
4、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遏制共产主义,支持南越政权
(开始)———1973(停战)———)
二、越南战争的经过
1、开始:1961年,肯尼迪政府在南越推行“特种战争”
2、扩大:1965年,整个越南爆发“局部战争”
3、转折:1968年,越南人民发动“新春攻势”
4、结束:1973年美越签署停战协定;1975,越南统一
三、越南战争的影响
2.设计意图:通过上述设计,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了解越南战争的来龙去脉,准确把握二战后局部战争的特点。
3.教学活动结果的期望:同学们能熟悉越南战争的基本概况,明确它的阶段特征,局部战争与相关国际力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四)促进新知识的理解
1.“促进理解”的内容及教学活动策略
(1)提供两段简单的材料:
材料一 日内瓦会议的决议规定,统一国家的选举定于1956年7月举行,但是这场选举从来没有举行。在冷战的环境中,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开始将东南亚看成冷战中潜在的关键战场,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害怕民主选举将使共产主义的影响进入南越政府。吴庭艳得到美国的支持,在南越实行独裁统治。北越实现了大规模的农业改革,将土地分发给农民,引起了南方人民的向往。有人认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艾森豪威尔才在其备忘录中写道,如果全国选举举行,共产主义将会获胜(另外一个解释是,北方的共产主义者不可能允许自由的选举在他们那一半越南举行)。最后,美国和两越都没有签署协议中的选举条款。这样看来,分裂的越南似乎将成为常态,就像分裂的朝鲜一样。
材料二 越南南北分裂局面形成:根据1954年《日内瓦协议》,以越南北纬17度为分界线,北部以胡志明为首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南部,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吴庭艳在美国的支持下在西贡发动政变,建立越南共和国(称“南越”)。南北正式分裂。
思考:通过两段材料,比较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你认为越南战争与朝鲜战争是否有某些相似之处?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时间:5分钟)。
(参考答案:①战争的非正义使美军在战争后期士气低落;②美国内反战运动的迅猛发展使美国内外交困;③越南进行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军民士气高昂,作战英勇;④世界人民的支持和声援特别是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给予大力的支持;⑤越南在本土作战,适应热带丛林地游击战以及运动战和城市袭击战)
(3)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和课前搜集的材料,多方面、多角度讨论分析越南战争产生的重要影响(时间:10分钟)
参考:①对越南的影响:越南赢得了国家民族的独立,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造成了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 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长期的战争以及与西方世界的隔绝导致经济崩溃,通货膨胀。
②对美国的影响:美国在越战中损失惨重,美国在越南的军事卷入规模大、时间拖延长(前后12年,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国外战争),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心灵创伤;美国耗资4 000多亿美元,使美国经济出现大幅度滑坡,美元霸主地位遭到沉重打击;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
③对中国的影响:中国是北越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和意识形态的因素,中国给予了越南超过二百亿人民币的援助,客观上加重了中国经济的负担。统一后的越南并未成为中国可靠的盟友,出于国家利益倒向了苏联。70年代末,中越爆发边界战争。
④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越战彻底改变了美苏两霸争夺的格局和冷战的态势:整个20世纪70年代,美国转为战略收缩,而苏联则处于战略攻势地位。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在资本主义世界,西欧和日本崛起,形成了资本主义主义阵营三足鼎立的局面。
⑤在军事上,伏击和反伏击、扫荡和反扫荡是越战的主要作战形式,为研究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尤其是热带丛林地开展游击战以及运动战和城市袭击战提供了经验。
(4)通过上节课和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点。(讨论时间:5分钟)
参考:相似点:①原因相似:都因美国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的干涉而爆发;都是“冷战”对峙下的“热战”,是冷战政策在亚洲的发展;②都起于北方对南方的国内统一战争,即因内战而起;③受援相似:苏联和中国都支持朝鲜和越南;④结果相似:都是美国遏制社会主义战略的失败。
不同点:①背景不同:朝鲜战争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美苏冷战初期;越战时美苏之间的冷战已发展到六七十年代的争霸阶段;②过程不同:朝战时,美国以“联合国军”的名义侵略,中国直接派兵,苏联提供军事援助;越战时,美国将“特种战争”发展到局部战争,越南主要依赖自身的武装力量,苏中提供了武器和物资;③影响不同:朝战后,半岛南北对峙,美在亚洲扩大了对中国等国的冷战与遏制;越战后,越南南北统一,美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并在美苏争霸中,谋求缓和。
2.课后探究活动: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资料,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东南亚国家是勇于反对侵略、爱好和平、注重友好交往的民族。
3.教学活动结果的预期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加深同学们对本课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培养同学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科思维和学科知识面,加强学科能力的训练,同时还能加强同学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完善策略
1.对教学目标、方式方法的理想化思考:在培养学生学科知识能力的同时,如何提供更接近高考的新的情境材料,在设问的角度方面更能贴近高考,因为文科生的教学从长远来说是培训同学们的世界观意识、科学发展意识和世界和平发展与和谐发展的意识,但也必须与高考相结合,使素质教育与高考的考试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选择的优化思考:本课线索比较简洁,同学们一般都能看懂,在教学中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书本知识进行横向的扩展还是进行纵向的挖掘?即以拓展史实为主还是以对已有材料的深入分析为主?我认为更主要的是让战争史实为当今的现实服务,为国际关系的发展服务。既要运用一些新史料、新史学研究成果,也应该与当前东南亚国际关系、经济政治文化的合作结合起来,使学生们不仅要敬畏战争的悲伤和恐惧,更要从中吸取教训,要展望未来和平发展的美好前景,可以从战争的泥潭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贸文化发展的坦途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设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