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文档属性

名称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7-26 16: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一部分: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年级:高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单元(章节):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5.学时数: 45 分钟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目标制定的依据性分析
1.学生状态的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在初中历史教材及高中历史必修2中都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学习过,如其内容、特点以及其对美国产生的影响。因此,学生对于这些内容已经非常熟悉。但是,以前学习的内容要么将其对德日两国的影响与其分开讲,要么没有涉及。因而,学生在学习本课时,教师一定注意引导学生将德日两国的法西斯化与这场经济危机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德日两国的法西斯化,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都是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角度来看,这场经济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2.教学内容的分析
①本课所学内容对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
本课所学习的内容,是从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德日两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经济因素的全新视角来看待这次经济危机的。因此,它可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看待同一历史事件的能力。它也明确的将这次经济危机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从而让学生意识到:一切历史事件都是根源于一定的经济基础的。
②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
(二)目标内容
1.基础性目标
1929年大危机的爆发;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大危机对德国的重要影响:法西斯势力乘机抬头。1933年,希特勒上台,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大危机对日本的影响;1936年,日本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日本法西斯的特点──军部法西斯势力。
2.发展性目标
大危机爆发的社会原因和根本原因;不同类型的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和道路;德国法西斯势力兴起的原因;评价大危机的影响;评价法西斯力量掌握政权的后果;评价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
二、教学准备
1.教学材料的准备及课件的制作
查阅人教版选修三教师用书并查找与之相关书籍,辑出有用的材料,根据教学思路制作成PPT课件
三、教学过程设计(可根据教学实际作灵活调整)
(一)告知教学目标
1.内容:根据高中历史新课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2.活动:利用PPT展示教学目标
(二)复习旧知识
1.复习的内容及教学活动的方式
复习的内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教学活动方式: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2.复习结果的期望
回忆起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
(三)呈现新知识
1.新知识的内容及教师活动和相应的学生活动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 1、利用PPT展示危机爆发原因的有关材料。2、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46第三段,总结经济危机的特点 1、学生阅读材料后讨论归纳危机爆发的原因。2、学生总结经济危机特点。
危机冲击下各国的选择 1、播放一段与经济危机有关的视频。2、利用PPT展示经济危机后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 1、学生概括经济给各国带来的影响。2、学生总结出经济危机后美、德、日三国选择的应对危机的措施。
希特勒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 1、利用展示的材料及巴黎和会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分析希特勒上台的历史原因。2结合教材及补充材料,要求学生归纳德国扩军备战的表现。3、要求学生讨论后回答:纳粹势力在德国掌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1、归纳出纳粹在德国上台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方面。2、学生归纳出德国扩军备战的表现3、学生讨论后派代表回答
日本法西斯势力的膨胀和对外扩张 1、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地理、历史知识分析日本的经济特点,以及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2、通过阅读教材内容,要求学生指出日本法西斯化的特点3、通过PPT展示材料及结合教材内容,要求学生明确日本法西斯化对内、对外的影响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2、学生阅读教材,指出特点3、学生指出日本法西斯化对内及对外(尤其是中国)的影响。
2.设计意图
把教材及补充的材料都作为史料,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把握“论从史出”的史学思维。
3.教学活动结果的期望
学生基本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并理解大危机爆发的社会原因和根本原因、不同类型的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和道路、德国法西斯势力兴起的原因,形成“论从史出”的史学思维,学会评价历史事件。
(四)促进新知识的理解
1.“促进理解”的内容及教学活动策略
“促进理解”的内容:评价法西斯力量掌握政权的后果,评价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
教学活动策略:利用PPT补充课外资料,将问题细化,引导学生逐点得出结论。
2.教学活动结果的预期
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一般方法
四、完善策略
1.对教学目标、方式方法的理想化思考
由于时间所限,本课的内容在教学上显得有点匆忙。因此,需要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与本课知识相关的课外书籍,增加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2.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选择的优化思考
在教材内容上,需要对本课内容做适当删减,并补充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材料。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