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历史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模块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单元(章节): 第八单元
5、学时数:45分钟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目标制定的依据性分析
1、学生状态的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本课的相关内容,但由于时间久远,记忆已不深刻,通过本单元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内容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对于本课知识在心理上有所准备,这为高效地开展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2、教学内容的分析
①本课所学内容对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
通过对《日本帝国宪法》内容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探究历史的能力和比较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民主法治意识和面向世界的观念;通过对明治维新影响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强大的历程,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与忧患意识。
②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
(二)目标内容
1、基础性目标
了解1889年日本宪法制订的背景;1889年日本宪法的内容与作用;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与废除不平等条约;日本侵略扩张的过程;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2、发展性目标
①日本为什么能崛起为东方强国以及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与明治维新之间的关系。
②探究近代日本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日本和亚洲各国产生的影响。
③通过历史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讲日本的1889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进行比较。并且通过日本崛起的原因和发展道路作为中国崛起的一面历史的镜子以达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教育目标。
④通过日本走上世界的特点,联系当前世界形势;以及对处理中日关系的一些启示
二、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剪接纪录片《大国崛起》日本部分的部分视频以便在课堂上播放,增强视觉冲击力与课堂感染力:准备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图表资料和和文字材料,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的分析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告知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1889年日本宪法制定的背景、内容
教学难点: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影响
(二)复习旧知识
教师提问:19世纪中期,日本遭遇西方入侵,面临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日本的仁人志士发起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通过复习前课所学知识强化学生已学知识,为本课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教师导入:明治维新的成功,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日本不仅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而且也走向了侵略亚洲邻国的过程。1889年日本制订了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这部宪法显示了日本政治体制是什么特点?明治维新与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以及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探究的内容。
(三)呈现新知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活动结果
一、明治维新的性质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内容的学习,我们一起来归纳明治维新的性质?教师提问:明治维新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呢?二、明治维新的影响 看书讨论回答回顾明治维新前日本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状况 理解明治维新的性质,为后面学习做铺垫使学生在比较中归纳明治维新后的社会状况 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推动下,由天皇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①政治上:封建等级制度森严;②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缓慢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③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活动结果
(一)积极影响1、政治上:建立君主立宪政体⑴宪法颁布的背景教师设问:明治领导人为什么要制订1889年宪法⑵宪法的制定教师提问:《日本帝国宪法》颁布于何时?⑶宪法特点教师提问:《日本帝国宪法》是参照哪个国家宪法制定的?有何特点? ⑷宪法内容教师提问:《日本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合作探究:比较日本1889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有哪些相同之处?⑸对宪法的评价教师提问:你如何看待日本1889年宪法?2、经济上:崛起为东方强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⑴表现教师提问: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有何表现?教师提问:日本的工业化道路与欧美相比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以普鲁士宪法为蓝本,具有军国主义和君主专制特点。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填表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 学生了解明治维新后日本的社会状况,包括自由民权运动的背景、内容等以及其它1889年宪法制定背景加深学生对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辩证看待1889年宪法的意义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比较能力 ①明治维新时,农民负担过重,起义不断;②中小资产阶级不满政府对大资本家的扶持政策;③“自由民权运动”的广泛影响;④明治政府认为进行政治改革,适应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稳定社会。使学生明确日本帝国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关系学生对1889年宪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①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工业革命出现了高潮,轻工业和重工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②19世纪90年代初,工业体系建立,初步实现了工业化。日本政府主导,欧美非政府主导。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活动结果
3、对外关系上:收回主权、对外扩张⑴收回主权教师提问:日本是如何一步步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不平等条约的废除有何意义?合作探究: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有哪些有利因素?教师过渡: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日本最终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但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不仅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⑵对外扩张教师提问:日本曾遭受外国入侵,深受侵略之苦,为何要侵略别国?简述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表现?(二)明治维新的局限性教师提问:明治维新有哪些局限? 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讨论回答,教师作适当引导 掌握基础知识使学生联系国际国内状况分析日本能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有利因素,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感悟综合国力决定外交实力。使学生明确日本侵略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需求,掠夺原料,开拓市场。使学生了解日本侵略朝鲜、中国的过程。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①政治:明治维新消除了国内封建割据,建立中央集权国家。②经济: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③军事:军事实力得到很大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④国际环境:欧美列强对日政策出现多元趋势,欧美之间矛盾重重。通过了解日本侵略扩张历程,明确日本侵略扩张对各国的危害,激发学生爱国意识。①政治上:天皇专制具有浓厚的封建性;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人民没有民主权利②经济上:土地改革不彻底,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③文化上:推行愚民政策,强制民众绝对服从天皇。④军事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结合推动日本加入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活动结果
本课小结;练习:1、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都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请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述改革内容的差异。并简要分析说明造成差异的原因。2、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某些残余直到今天仍然在日本社会中存在,我们今天应如何克服哪些困难,发展中日关系 讨论、练习延伸、拓展、撰写历史小论文 培养学生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立足历史、关注现实的学习习惯,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期待取得一定效果
四、完善策略
1、对教学目标、方式方法的理想化思考
学生应该通过本课学习,从逻辑上理清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对日本1889年宪法的性质、内容和地位有正确的认识,同时能够辩证地看待明治维新的影响 在本教案中侧重于从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角度区进行教学设计,我想是否能设计一种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能动性,让其参与学习,主动提出问题,得出结论等等。
2、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选择的优化思考
⑴日本对外扩张之路我认为并非本课重点,在实际教学中没有选择;
⑵对于高二学生过多的图片和多媒体材料似乎有过于花哨,华而不实的嫌疑,我反对材料过多过滥,课堂只有45分钟,反对用材料充斥课堂,学生的思维应有放松和空白的时间。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