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06 16:0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导入新课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会有这一次秘密会议?会议的内容又是什么?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新课《经济体制改革》寻找问题的答案。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学习目标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重点;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情况。 讨论:谈谈改革前的农村存在哪些弊端? 材料1、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
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
遍哨子慢慢晃。
材料2、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只有20户人家
100多人,是远近闻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
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每年秋后家家户户
背起花鼓去讨饭。
劳动不积极,生产力被束缚生活困难靠救济生存。2.为什么: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是什么: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怎么做:把土地分包到户4.过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分田到户,自负盈亏,取得了显著成效,拉开了农村改革序幕。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1983年基本在全国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结果: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一、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意义: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2.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3.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一、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想一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1.背景:“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
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2.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
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会场 1984年10月21日
《人民日报》刊登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主要内容(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4.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5.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
业的活力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2.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
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
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超市中琳琅满目
的商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堂小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随堂训练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
主要形式是(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
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D2.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
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
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
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C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
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
呼吁的主要内容是(   )
A.实施“一五”计划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结束“文化大革命”B4.“一个改革的政策如一场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一个开放的决断如一场春雨,滋润了华夏中原。”改革这场“春风”在中国最先从哪里开始刮起( )
A.农村 B.城市
C.外资企业 D.国有企业A材料一: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三:安徽省凤阳县1980—1982年农业生产统计表
(4)材料一中这份协议书与材料二中的这个顺口溜和材料
三中安徽省凤阳县粮食产量变化之间有何关系?
(1)材料一这份看似有点悲壮的协议书是哪个村庄的村民立下的?答案:安徽凤阳小岗村。
(2)材料二中的“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农民为什么热烈拥护这个制度?答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责
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发
展,连年丰收,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农民的生活也日益改
善等。
(3)材料三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答案:说明安徽省凤阳县在1980—1982年粮食产量逐年递增。答案:材料一、材料二中这种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做法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