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

文档属性

名称 近代化的探索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8-01 11: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近代化的探索
目标锁定
1. 掌握①洋务运动的口号及创办的军事、民用工业。
②维新思想的产生发展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③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意义。
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主要内容。
2. 辨证分析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性质
3. 认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考点快速突破:
考点1. 洋务运动
考点高效梳理解读 开放问题探究理解
1.时间:19世纪60年代2.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3.内容: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军事工业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民用工业。 ③.筹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只海军。④.创办新式学堂: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4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在当今的改革开放中也引进了不少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二者的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答案:不一样。前者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因为洋务运动只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结果是失败的;后者使国家更加昌盛。
2、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日本、俄国、中国分别出现了什么进步意义的历史事件?它们对本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事件: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中国洋务运动影响:略
命题提示:重点识记洋务运动的时间评价,注意与同一时期世界历史上的美国、日本、俄国发生的历史事件比较
考点2戊戌变法
考点高效梳理解读 开放问题探究理解
1.背景:①.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民族危机。 2.经济: ①.兴起:1895年春,康有为和梁启超等发起“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时间:1898年6月至9月 ③.内容: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3.失败:⑴.原因 ① 清朝的大权掌握在以慈溪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手中,光绪帝没有实权②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⑵.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把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戊戌变法失败。 1.洋务派与维新派在探索中国富强的道路上有何异同?二者实践结果如何?出现这种结果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答案: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不同点:洋务派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新派主张既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又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结果:洋务派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维新派也没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原因: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
2.比较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共同目的、结果,从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中谈认识。答案:共同目的:变法图强或摆脱危机结果:戊戌变法失败,明治维新成功。认识:1.顺应时代发展潮流。2.得到广大群众支持。3.举国上下通力合作。4.遵循客观规律。5.结合国情,立足现实等。
命题提示:正确分析戊戌变法的进步性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注意与日本明治维新相联系,归纳中外史上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考点3 辛亥革命
考点高效梳理解读 开放问题探究理解
准备:①. 兴中会: 时间:1894年 地点:檀香山 创建人:孙中山 ②. 中国同盟会 :目的:为团结革命力量。 成立时间:1905年8月 地点:日本东京 ,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创办机关刊物 《民报》纲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孙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2.经过:①.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地点:湖北武昌 。②. 各省独立: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1.归纳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我们应该学习孙中山先生的什么精神?答案:活动: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提出“三民主义”,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办黄埔军校。精神: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大无畏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与时俱进等。
2. 中外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有哪些?比较分析一下,中外资产阶级革命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有哪些?答案:名称:中国辛亥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结果及原因:结果是中国失败,英、法、美革命成功。原因:①中国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壮大,资产阶级软弱性强。②中国资产阶级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参加革命。③中国处在列强的共同控制下,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命题提示: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对这一部分基础知识要重点识记,注意联系中外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考点4新文化运动
考点高效梳理解读 开放问题探究理解
1.兴起: 时间:1915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2.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评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1.正确评价新文化运动,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西方文化?答案:评价略。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为探索救国道路各进行了哪些重大实践活动?结果如何?对此你有何认识?答案:活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的新文化运动结果:失败认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3.在近代化过程中,中国主要向西方学习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改革开放后中国富强起来,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旧中国无法富强起来。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命题提示:对其背景、影响要正确分析,注意与世界史上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相联系
最新考题示例:
例1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校 D.派留学生出国
思路点拨:选项是洋务运动的内容,由题中的“练兵”“制器”可以知道此项内容与军事工业有关。
答案:A
例2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突出作用是( )
A.挽救了民族危亡 B.促进了思想启蒙
C.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思路点拨:戊戌变法过程中康梁等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介绍到中国来,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答案:B
例3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B.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在湖北武昌
C.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思路点拨: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
答案:C
例4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拥护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 )
A.民主与科学 B.民主与法 C.民主与自由 D.博爱与人权
思路点拨:民主又称德先生,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学又称赛先生,指自然科学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树立起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在社会上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
答案:A
命题预测:1.把近代化进程中的具体事件、具体人物与世界历史上的事件、人物联系起来考查
2.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出现的原因及作用
3.近代化历程中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作为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在2011年的中考复习中应给予重视,尤其是辛亥革命,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相关内容应重点复习。
随堂考点渗透:
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 )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2.如果你是19世纪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亲眼目睹了国家遭列强入侵。便决定加强外语能力,以
便为国尽一己之力。你应该进入学习地方是 ( )
A.总理衙门 B.福州船政局 C.京师同文馆 D.京师大学堂
3.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 )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近代化海军力量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4.关于维新变法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②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 ③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和顽固派地主的拥护,得到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 ④变法的实质是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旧势力的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纲领是 ( )
A.师夷长技 B.民主科学 C.三民主义 D.变法自强
6.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的批判了封建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7.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实质就是中国先进分子发展近代工业、学习西方民主政治、传播西方科技文化的过程。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开启中国经济近代化探索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请概括指出它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2)中国近代前期,在借鉴西方民主政治和传播西方民主思想的过程中,产生了三次重要的运动。请你写出其中一次运动的名称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3)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中国近代前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右面表格。du-zj.com
人物 贡献
主持设计和施工京张铁路
侯德榜
译著《天演论》,传播西方进步观点
(4)近代前期各阶层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最终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你认为其根源是什么?
答案:1.D 2.C 3.B 4.D 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派的反对,因此③不能选 5.C 6.B 新文化运动前期是反对封建专制
7. (1)洋务运动。 探索:创办军事工业、兴办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2)戊戌变法:在当时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革。(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任选其中一项即可)
(3)
人物 贡献
詹天佑
发明“侯氏制碱法”
严复
(4)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活页作业
1、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
A.“扶清灭洋” B.“自强”“求富” C.“民主”“科学” D.“三民主义”
2、你见过老照片吗?那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承载着历史遗迹,记录着历史,能给人带来无限的回忆和遐想。若有一张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在轮船招商总局门前的合影,它拍摄的时期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3、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过程中,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袁世凯的出卖 B.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
C.顽固派的强大 D.所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
4、戊戌变法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
A.康有为 B.谭嗣同 C.梁启超 D.严复
5、某校为“纪念孙中山逝世83周年”编排的话剧场景中,孙中山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在兴中会发表演讲 B.筹建中国同盟会 C.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与中共磋商第二次合作
6、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它包括( )
①民族主义 ②民权主义 ③民生主义 ④民生主义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
A.都主张维护封建专职统治 B.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C.都在资产阶级领导下进行 D.都向西方学习
8、“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曾提出过类似思想主张(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新文化运动( )
A.1919年5月开始于北京 B.提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口号
C.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D.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10、近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11、判断下列描述的各是什么事件。
(1)这是19世纪60-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它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这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伟大构想,它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而最先在香港、澳门问题上得以实现。
(3)这是一次巨大的深刻的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大变革,它于18世纪后半期率先从英国开始,它是从棉纺织业的革新开始的。
(4)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废除了美国的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产阶级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5)它改革了日本落后的封建制度,使日本迅速崛起,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它也具有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2、中国在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并简要说明该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3)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宣扬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中国近代化在政治上的体现是什么?
(4)依据当时的中国国情,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1.B
2.B 轮船招商局始建于洋务运动时期
3.B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戊戌变法失败,主观上是触犯了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破坏和反对,但根本上是由于发动者本身的软弱性和脱离群众造成的。故符合题干之意的答案是B项。
4.B
5.D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1937年为了抗日,此时孙中山已去世。
6.A
7.A辛亥革命主张并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8.D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迁移能力。当今“八荣八耻”主张中“科学”和“愚昧无知”是有效信息。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故答案为D项。
9.C拉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是五四运动,A、B、D三项均属“五四运动”知识范畴,故选C
10.A洋务运动学技术,辛亥革命学制度,新文化运动学思想
11.(1)洋务运动(2)一国两制 (3)工业革命 (4)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 (5)日本明治维新
12.(1)《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办新式陆海军(或:新式海军);修建公路;创办电报业;创办新式学堂。
(3)民主和科学。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4)腐朽的封建制度,外国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