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8-02 19: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 年 级 师 生 共 用 教 学 案
【课题】: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
【学习目标】: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2.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3.理解五四精神。
【学习重点】: 1.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学习难点】: 1.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2.上海为什么能取代北京成为五四运动的中心。
【自主梳理】:一、北京学生掀起爱国运动1.爆发⑴时间:_______年5月4日。 ⑵背景(导火线):_______________中国外交的失败。⑶先导:________斗争。 ⑷地点:__________。⑸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⑹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发展⑴从_____月_____日起,北京专科以上各学校学生举行__________,抗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府的统治。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的学生纷纷举行罢课游行。3.影响 ⑴引起__________________的极度恐慌。 ⑵_________________大规模逮捕学生。二、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1.发展到新阶段⑴时间:_____月_____日以后。⑵表现①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的工人纷纷举行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②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登上___________舞台,成为运动的_____________。③中心:由__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__。2.取得初步胜利⑴_______________释放被捕学生。⑵罢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职务。⑶拒绝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签字。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性质:五四运动是中国____________上一次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2.特点⑴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___________作用。⑵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登上____________舞台,发挥了_________________作用。⑶运动波及___________广大地区,具有广泛的_________________。3.作用⑴五四运动扩大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传播,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与中国_______________运动的结合。⑵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合作探究】:1.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得到的却是类似战败国的待遇?2.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综合归纳】:3.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在性质和历史作用上有什么不同?
【能力挑战】:4.材料分析题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 —————引自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条陈⑴上文中的“过激派”“伪说”“此种学说”分别指的是什么?⑵引文作者对“罢学风潮”原因的认识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迁移拓展】:5.根据表格说明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历史事件斗争对象领导阶级指导思想斗争性辛亥革命清政府资产阶级三民主义妥协五四运动列强与军阀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坚决6.写一篇以“五四精神”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不少于50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