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1.4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4-07 18:2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母鸡下蛋并孵出小鸡的过程,认识鸟的生殖和发育。
通过实践调查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生调查身边的鸟类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强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
难点
重点
鸟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
难点
鸟类生殖过程的六个阶段。
教学准备
PPT课件;相关的视频等。
导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鸟的精彩图片。
提出问题:同学们喜欢鸟吗?为什么?
2.针对“孔雀开屏”的现象,引出鸟的生殖行为之一——求偶行为,你们还知道鸟类有哪些求偶方式吗?
3.播放录像“某些鸟类的求偶行为”。
1.欣赏优美的鸟类图片,阐述喜欢鸟的理由。
2.分组交流回答:唱歌、跳舞、展示羽毛等。
3.观看视频“鸟的求偶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展开过程
探究新知
1.过渡:鸟类求偶行为结束后,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呢?出示图片。
2.提出问题:鸟巢是鸟的家吗?
过渡:我们最常见的鸟卵是什么?
3.组织学生观看鸡卵。
质疑:鸡蛋容易碎吗?
4.卵壳上有孔吗?
如何验证?
1.看图回答:交配、筑巢。
2.争论辨析,得出:鸟巢是繁殖的场所。有了鸟巢,鸟就可以把卵产在巢中。
学生回答:鸡蛋。
  学生手握鸡蛋,得出:卵壳不易碎,对内部结构起保护作用。
  用放大镜观察。
思考、讨论并动手探究:将鸡蛋放入温水中,出现气泡,证明气孔的存在。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
  屏幕出示观察提纲
提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按由外向内的顺序仔细观察鸡卵的内部结构,讨论各部分的功能。
教师巡回指导。
  请学生为大家展示小组观察讨论的结果
  一个鸡蛋就是一个卵细胞吗?
  所有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吗?
  教师引导:鸟卵有哪些结构是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
  明确要求,动手探究,观察讨论。
  学生代表上台展示鸡卵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其他同学补充完善。联系实际,讨论,找到答案。
  讨论、总结、回答。
自主学习
主动探究
  过渡:现在我们对鸡蛋已经非常了解了,你还想知道什么?
  课件展示:小鸡的孵化过程。
  以歇后语“21天不出鸡——坏蛋”引出问题:
鸡蛋的孵化需要多长时间?
  所有鸟卵的孵化时间都一样吗?孵化时间与什么有关?
  出示教材上的一组图片,引导学生总结鸟类的繁殖行为
  设置疑问:所有鸟的生殖都要经历这些阶段吗?有没有例外?所有的阶段都有例外吗?
  学生质疑:鸡蛋是怎样孵出小鸡的?
  看课件,解决疑问。
  设计分析表格,获取信息,得出结论。
  学生总结
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学生讨论回答。
增强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了生物体的生殖和发育,我们知道了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使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
效果检测
  完成P21 2、3、4题,小组交流解决。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并及时互纠。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板书设计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一、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二、鸟卵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