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0课 散沙一盘酿苦果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测 试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基础夯实】
1.西班牙内战演变为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是因为( )
A.法西斯军官佛朗哥发动叛乱
B.英法纵容法西斯侵略
C.德意大力支持西班牙叛军
D.德意法西斯直接派兵进行公开武装干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的“中立”政策之所以对法西斯侵略起了绥靖的作用,是因为( )
A.模糊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界限
B.不向发生内战的国家出售武器21世纪教育网
C.有利于法西斯国家得到经济、军事援助
D.不对法西斯国家进行军事进攻
3.共产国际七大最主要的影响是( )
A.在全世界受到法西斯侵略和威胁时召开
B.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
C.提出了反法西斯斗争的政策和策略
D.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4.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1)西班牙内战爆发(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意大利大举进攻埃塞俄比亚
A.(1)(2)(3) B.(3)(2)(1)21世纪教育网
C.(2)(3)(1) D.(3)(1)(2)
5.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凡尔赛体系下的既得利益,尽可能祸水东引
B.牺牲弱小国家利益,避免引火烧身
C.打击进步势力,维护资本主义
D.等待有利时机,准备与法西斯斗争
6.1936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根本意图在于( )
A.夹击苏联
B.消灭共产国际
C.反对社会主义
D.欺骗英法等国,积蓄力量,准备战争
7.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后( )
A.政府曾一度控制了局势
B.立即就演变为反法西斯民族战争
C.英法反对德意武装干涉21世纪教育网
D.苏联组织“国际纵队”援助叛军
8.英法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实行“不干涉政策”,主要是因为( )
A.德意侵略西班牙没有损害英法的利益
B.要维护“中立”的地位
C.希望颠覆西班牙共和国政府
D.害怕引火烧身
9.二战前夕,曾实施过绥靖政策和类似绥靖的大国有( )
A.英国 B.英美
C.英法美 D.英法美苏
10.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法对德国法西斯采取绥靖政策,该政策的含义不包括( )
A.在政治经济上扶持德国势力
B.对法西斯姑息纵容妥协退让
C.企图推动法西斯向苏联进攻
D.牺牲小国利益以求苟安
【能力提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法尽管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仍因战争受到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中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材料二 战后英法两国的国内状况也极为繁杂。《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规定了颇为苛刻的条件,这不仅引起德国方面的不满,在英法两国一部分居民中也造成一种负罪感。他们对战后德国出现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采取了一种理解的态度,对30年代德国的违约行为采取了一种容忍的立场。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显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它导致了交战国军队和人民的大量伤亡,严重破坏了交战国人民正常的经济生活,因此在英法等国中出现了一种鼓吹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
材料四 30年代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替频繁,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政策。
材料五 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视,对弱小国家的固有蔑视……在一个时期那内,希特勒竭力造成一种似乎惟有共产国际,惟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统治集团相信了这一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以上均摘自《国际关系史》
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归纳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2)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
(3)绥靖政策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12.二战爆发前,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和战争威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面对这种严重局势,世界各种政治力量态度如何?对世界局势的发展有何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13.分别指出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时间、主要特点和意义,并分析这些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为什么没能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综合探究】
14.有人说:“如果没有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狂妄野心,善良的欧洲人就不可能卷入到那场可怕的、令人胆战心惊的战争。”
请回答:
(1)以上观点正确与否?试用一战后的史实说明之。
(2)试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述这一观点。
【高考真题】
15.(2000·全国卷34)确切地说,西班牙内战是一场( )
A.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法西斯势力的革命战争
B.有外部力量参加的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
C.西班牙人民反对外国法西斯势力的民族革命
D.法西斯国家和反法西斯国家的公开较量
16. (2008·全国)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17.(2004·广东)阅读以下材料:
在是否参加国际联盟的问题上,美国各界看法不一。《国际联盟盟约》第十条规定,国联成员国有尊重并保护其他所有成员国领土完整及独立、防御外来侵犯的义务。围绕这一条款,美国总统威尔逊和一些参议员之间争论激烈。
参议员们认为,如果美国参加国联后,出现了不容争辩的侵略事实,美国将面临法律上的义务。这最终将使美国陷入与欧洲事务相关的义务与环境之中。因此它们反对参加国联。
威尔逊总统认为,这个义务是道义上的,不是法律上的,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而且(美国国会)有绝对自由,对要求采取行动的所有情况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是他也承认,如果出现了不容争辩的侵略事实,毫无疑问,美国将履行盟约中的自动惩罚的法律义务。
回答:
(1)概括指出在美国是否参加国联的问题上,威尔逊和参议员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概括争论双方的基本主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争论的最后结果。21世纪教育网
(3)参议员们在美欧关系上的基本主张是什么?说明这种主张影响下的美国外交政策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中的表现及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
【基础夯实】
1—5 D C D D A
6—10 D A C D A
【能力提高】
11.(1)英法两国实力削弱,部分居民对德国采取宽容立场;极端和平主义思潮;政局动荡影响外交政策的坚定和连续性;对苏联的仇视、对小国的蔑视;希特勒的欺骗伎俩。
(2)目的:通过部分满足侵略者的贪欲来保护既得利益。
实质:它是建立在牺牲弱小国家与民族利益基础上、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具有反苏性质。
(3)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二战的爆发。
12.表现:
(1)侵略扩张: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疯狂扩军备战,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意大利于1935年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进而侵占整个捷克,经济军事实力大增,取得有利的战略地位。
(2)干涉别国内政: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
(3)结成法西斯同盟: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加入。
态度:德意日的垄断资产阶级支持本国的法西斯上台和对外侵略扩张;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共产国际七大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各种进步力量组成国际纵队保卫马德里;苏联进行五年计划建设,支持各国反法西斯斗争,后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利于德国法西斯侵略;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祸水东引。
影响: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孤立无援,未能形成统一力量遏制法西斯侵略;世界局势朝着扩大战争的方向发展。
13.中国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它是中国人民由局部抗战发展为全国性的全民族团结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现代史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单独抗击日本侵略军,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埃塞俄比亚193—1936年抗意民族解放战争。它是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它的不畏强暴、坚持抗敌的精神,给世界人民以宝贵的启迪。21世纪教育网
西班牙1936—1939年的局部战争。它是由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人民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它牵制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活动,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30年代的局部战争中,三国人民打击了国际法西斯侵略势力,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地位;由于一些大国的纵容、绥靖、中立自保,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图谋。
【综合探究】
14.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是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产物,体系内部矛盾重重,预伏了新的争夺和战争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使德日法西斯得以乘机上台,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英法美出于反苏和扼杀进步力量的动机,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助长了后者的侵略气焰。这一切使二战的爆发成为一种必然。21世纪教育网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对发动战争应负相应的罪责,但题目所说观点,过分夸大了个人意志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是唯心史观的一种表现。有人说:“如果没有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狂妄野心,善良的欧洲人就不可能卷入到那场可怕的、令人胆战心惊的战争。”
【高考真题】
15.B
16.A
17.(1)美国会不会承担法律上的义务。
(2)威尔逊认为,对美国而言,盟约规定的义务主要是道义上的,但在某种情况下,美国需要承担一定的使美国卷入国际争端的法律义务。参议员们则反对承担使美国卷入国际争端的法律义务。
结果:参议员们取得胜利,美国没有参加国联。
(3)主张:美国不陷入欧洲事务。
表现及作用:在意埃战争中,美国推行中立法,禁止向交战国双方输送武器。实际上有利于侵略者。
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