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示范教案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短暂和平
第一课时
火山口上的和平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凡尔赛体系的建立,使学生认识该体系的实质。
能力目标:通过对凡尔赛体系建立的学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凡尔赛体系建立的学习,使学生领悟公理与强权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凡尔赛和约
三、教学难点:凡尔赛体系的实质。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和互动法
五、教学手段:粉笔、黑板和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新课
80多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沃尔逊小镇涌来了一群饥饿的难民,当镇长杰克逊先生发送食品时,许多难民大嚼大咽,只有一位年轻人例外。他对镇长说:“先生,你送给我这么多好吃的,有什么活让我干吗?”杰克逊笑了:“我只不过想给你们提供些帮助而已,哪来的活让你做呢?”年轻人没有领情的意思:“不,先生,如果没有活做的话,我不会接受你的食物,真的先生,我总得为你干点什么呀!”实在没有别的点子可想,杰克逊先生只得蹲下来,让年轻人为他捶背。
后来,年轻人就被留了下来,杰克逊镇长把自己的女儿也嫁给了他。20年后,这位年轻人成了世界石油大王,他的名字叫哈默。
哈默先生的成功,固然有许多因素,但他那种拒绝不劳而获的做法,却为他赢来了宝贵的自尊。构筑成功的大厦,除了自信的水泥、自强的红砖,还离不开那种名叫自尊的钢筋!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自尊,一个国家的强盛更离不开自尊。然而有时候,人的自尊却被不可抗力击得粉碎,斯文扫地,颜面尽失;同样,有时候,一个国家的自尊也被不可抗力击得粉碎,引颈受戮,任人宰割。而且往往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日宰人者,明天说不定就变成了被宰者。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1864年联合奥地利打败丹麦,夺得石益苏勒格;1866年打败奥地利,把奥地利排除出德意志,夺得荷尔斯泰因;1870年打败法国,完成统一不说,还迫使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赔款法郎50亿,何其不可一世。不成想后来一战打了四年,德国一败涂地,反过来要受法国等的无情宰割了。你威廉二世不是1871年1月18日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即的德意志皇帝位吗?那好啊,我法国也要在同样的时间(1919年1月18日)同样的地点(凡尔赛宫)召开和会,痛痛快快地宰割你一番。巴黎和会的情况怎样?结果如何?要想了解这些问题,就有必要学习本节——凡尔赛体系的建立。由此导入新课。
第二步:自主学习:设计问题,给学生自学搭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平台。21世纪教育网
1、说说巴黎和会的情况
背景:
时间:
地点:
概况 参加国:
操纵国首脑:
未参加国:
结果:
2、说说《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领土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军事问题:21世纪教育网
赔款问题:
中国山东问题:21世纪教育网
3、说说凡尔赛体系的作用和问题
作用:
问题:
第三步:反馈展示:分别由同学上黑板演示,其余同学背诵上述问题。
1、说说巴黎和会的情况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各国人民渴望和平
时间:1919年1月18日—1919年6月28日
地点:法国凡尔赛宫
概况 参加国:英法美意大利日本中国等27个21世纪教育网
操纵国: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未参加国:德国、苏维埃俄国
结果: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2、说说《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领土问题:
规定德国放弃一切殖民地,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交由法国开采15年,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区域划为非武装区。
军事问题:规定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只能保留10万陆军和少量船舰,不得拥有空军、坦克、潜艇等。
赔款问题:规定德国在一定的时间内应支付的赔款总额。
中国山东问题:规定把德国攫取的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说说凡尔赛体系的作用和问题
作用:在凡尔赛体系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20世纪20年代,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凡尔赛体系调整了欧洲各国间的关系,根据民族自决原则,确认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一些民族国家的独立。
问题: 凡尔赛体系没有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德国对战胜国强加的和约以及随之而来的掠夺强烈不满,许多人怀有摆脱和约束缚的复仇情绪。
协约国仇视苏维埃俄国,在巴黎和会期间策划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企图扼杀苏维埃政权,而且和会后长期与苏俄对立。苏俄作为欧洲大国,却被排斥在维持欧洲秩序的凡尔赛体系之外。
凡尔赛体系是在战胜国列强暂时达成妥协的基础上建立的,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的斗争使他们相互之间的矛盾加深。如何处理德国赔款问题成为战胜国之间矛盾斗争的焦点之一。
战胜国的任意宰割激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整个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族独立运动在亚、非、拉地区此起彼伏。
第四步:合作探究——走进历史人物内心,回到历史现场
1、假设你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请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揣摩一下他的心态,描述一下他在巴黎和会前后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假设你是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请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揣摩一下他的心态,描述一下他在巴黎和会前后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3、假设你是美国总统威尔逊,请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揣摩一下他的心态,描述一下他在巴黎和会前后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4、假设你是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成员顾维钧,请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揣摩一下他的心态,描述一下他在巴黎和会前后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请同学们任选一个人物,课后查找资料完成,下节课展示。
第五步:课堂小节
引导学生探究了极端民族主义与一战的关系后,总揽全局,予以小结。
火山口上的和平
背景
背景:巴黎和会 概况
结果21世纪教育网
内容:《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盟约等
实质:
评价 作用:
问题:
第六步:同步测试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原奥匈帝国获得领土新成立的国家是
A、捷克斯洛伐克B、罗马尼亚C、波兰D、保加利亚
答案:A
2、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都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答案:B
3、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两个国家的矛盾焦点是
A、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
C、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D、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政策之争
答案:D
4、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A、建立国际联盟B、调整欧洲国家边界
C、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D、分配德国战争赔款
答案: C
5、日本在巴黎和会上的主要欲望是
A、积极插手欧洲事务B、向德国攫取更多赔款
C、将已取得的亚太地区利益合法化D、要求向欧美地区扩展商务
答案:C
6、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的主要目的是
A、维持欧洲势力均衡B、阻止苏俄力量向欧洲扩张21世纪教育网
C、对德实行绥靖政策D、扶植德国称霸欧洲
答案:A
7、巴黎和会性质可从《凡尔赛和约》哪些内容得到证实
A、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B、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C、莱茵河东岸50千米德国不能设防
D、对战前德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
答案:D
8、巴黎和会上,英法美三国争夺的焦点是
A、争夺对德国赔款的主动权B、争夺海外殖民地
C、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D、争夺对国联的操纵权21世纪教育网
答案:C
9、对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正确理解是
A、英国与欧洲保持相等的势力B、英国与欧洲大陆一国的势力相等
C、欧洲各国势力保持相等D、防止一国称霸欧洲
答案:D
10、《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英国愿望的是
A、领土问题B、军事问题C、殖民地问题D、赔款问题
答案:C
11、凡尔赛体系不能维持持久的世界和平,其主要原因是
A、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始终没有解决B、弱小国家的利益没有受到尊重
C、国联不能真正维护和平D、对战败国的处置激化了矛盾
答案:D
12、巴黎和会在下列哪一问题上的规定应基本肯定
A、部分欧洲国家的领土划分问题B、战败国的赔款问题
C、对苏维埃俄国的政策问题D、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处置问题
答案:A
13、下列选项反映了了法国在巴黎和会上的要求的是
A、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B、使战时取得的在德权利合法化
C、重建欧洲大陆的霸权D、继续保持海上的绝对优势
答案:C
14、下列关于巴黎和会的叙述错误的是
A、认为战败国应该对一战负责B、具有分赃性质
C、是干涉苏俄的司令部D、承认欧洲衰落的现实
答案:D21世纪教育网
15、巴黎和会上,即要削弱德国又要抑制法国的是
A、美国B、苏联C、英国D、日本
答案:C
16、一战后战胜国带着各自的意图参加巴黎和会,实质是
A、维护世界和平B、为本国获取最大利益
C、掠夺德国资源D、迅速扩大本国领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17、即是一战的战胜国又参加了巴黎和会但未在和约上签字的国家是
A、中国、美国B、中国、日本C、美国、日本D、日本、法国
答案:A
18、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故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B、无力与欧洲列强争夺霸权
C、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益D、日本代表不擅外交辞令
答案:C
19、概括指出凡尔赛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试分析这一体系不能维持世界长久和平的原因。这一体系是如何被打破的?
列强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为分赃和称霸而相互争夺。例如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主张。其二是为了共同利益而相互勾结。例如共同策划对苏俄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英法日瓜分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等。
这一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列强间的利益以及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尖锐矛盾,最终必将打破暂时的均势,破坏世界和平。
1935年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后又出兵莱茵非军事区。日本违犯《九国公约》,妄图吞并中国,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0、阅读下列材料:
1919年,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然而,英美法日等国操纵的巴黎和会竟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侵略权利交给日本。这种强权政治激怒了中国人民,引发了中国的爱国运动,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回答:
(1)材料中“中国的爱国运动”指的是什么?概述其性质和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说明了什么?
弱国无外交。帝国主义推行强权政治。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3)试从地理的角度考虑,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山东争夺激烈的原因。
山东地处我国北部沿海,靠近京津地区,扼渤海入黄海之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列强控制了山东,便于控制京津地区;控制了便利的交通,便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掠夺。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