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俄国农奴制改革》岳麓版选修1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俄国农奴制改革》岳麓版选修1课件(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8-04 09: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 俄国农奴制改革 内容标准:(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
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
进程的影响。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因
果 教学程序:一、举步维艰的资本主义经济二、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抗争三、敲响农奴制的丧钟四、克里米亚战争——国外五、沙皇的抉择背景?国内 这组图片反映了俄国什么制度,该制度具有什么特点?举步维艰的资本主义经济——经济  特点: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 提问:到十九世纪初,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俄国农奴制改革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俄国内部的发展有哪些表现?农业方面: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地主已经开始雇佣自由劳动力代替农奴劳动,在农奴内部也产生了分化。
工业方面:在19世纪30年代末,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业企业数目增多,自由雇佣劳动力的使用也增加了。…… ?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封建农奴制君主立宪制 结论: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什么因素导致俄国的发展滞缓?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总结:从上面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俄国落后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那么这种阻碍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请大家阅读分析一段材料,然后归纳农奴制阻碍俄国经济的表现。 分析材料——归纳农奴制对俄国经济的阻碍 大批农奴被农奴主束缚在土地上,过着贫困的生活,没有人身自由。农奴主可随时打骂、虐待他们,甚至把他们看成是工具,可以相互转让。农奴主为谋取暴利,将大批的粮食、原料出口。农奴主残酷压榨农奴,不断增加他们每星期为主人干活的天数,甚至收回份地,将农奴降到奴隶的地位。由于这种种原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原材料、市场和资金根本无法解决,导致俄国大大落后于西欧各国,农奴制这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1)农奴遭受严重剥削,生活困苦,无力购买商品因而国内市场狭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2)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俄国工场手工业缺少自由劳动力,其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
(3)农奴制的实行,加强了贵族地主的势力,增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障碍。 19世纪上半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农奴制自身了出现危机农奴制造成俄国的落后改革 1.农奴制在俄国正式确立的时间是 ( )
A.15世纪初 B.15世纪末16世纪初
C.17世纪中期 D.18世纪
2.17世纪时,俄国手工工场里的劳动力主要是 ( )
A.奴隶 B.农奴 C.农民 D.技工
3.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缓慢的主要原
因是 ( )
A.贵族争权夺利 B.政治动乱频繁
C.农奴制的阻碍 D.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4.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 ( )
A.贵族地主不愿投资近代工业
B.农奴的反抗斗争不断
C.自由劳动力不足,国内市场狭小
D.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抗争——政治请分析材料后,结合农奴制的特点谈一谈迫使俄国农奴揭竿而起的原因。并联系课本回答这种反抗还波及到了哪些阶层? 主要原因是:农奴没有人身自由,没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为了生存和争取自由,发起反农奴制的抗争。
波及到的阶层有:工人(尤其是雇佣工人)、少数民族人民 敲响农奴制的丧钟——思想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产生、传播及影响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产生条件
主张
实践
代表
影响 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A B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与汹涌澎湃的工农运动遥相呼应,迫使沙皇政府不得不正视国内统治面临的危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十二月党人
起义 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认为农民革命是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也就是要推翻农奴制和沙皇专制 涅克拉索夫 陀思妥
耶夫斯基 果戈里 5.俄国社会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这些矛盾斗争包括 ( )
①农奴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斗争
②工人反对剥削和压榨的运动
③少数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
④反对专制要求民主的革命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6.下列关于十二月党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批受到西欧民主思想影响的贵族
B.主张建立共和国
C.发动了起义但是被镇压
D.失败后,转化为革命民主主义者 (1)原因
A、俄国为扩大势力,攫取土地和转移国内
矛盾
B、俄行动侵犯了英法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
(2)经过及结果
经过:俄 VS 英、法、土
结果:俄军战败,1856年签订《巴黎和约》
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至1856年 )——军事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军队惨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提示:
直接原因,俄国军队装备落后,弹药粮食供应不足,作战准备不充分,军心不齐;
间接原因,战争期间国内农民运动高涨,威胁俄国后方,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根本原因, 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在经济上、军事上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的英、法等西欧国家。 (3)性质:
俄国与英法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对于土耳其来说则是自卫性质的反侵略战争
阅读一段材料,总结克里米亚战争的实质
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实质:
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战争
(4)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的影响
A、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B、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剧
C、推动俄国六七十年代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为什么说在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国内矛盾进一步加剧了?
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把农民运动推向更大的高潮。由于战争,国内劳动力、生产工具和耕畜大为减少。征集新兵使国民经济丧失劳动力10%以上。因征用和瘟疫,耕畜减少13%。商品进出口锐减。在出口农产品中,谷物减到十三分之一,亚麻减到八分之一,……农业和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而地主对农民的残暴压迫和勒索有增无减,……农民骚动、起义不断发展。
——孙成木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 战争本身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国家的经济民生造成重创,农民生活更加贫困,因此激起更人的反抗起义。俄国在战争中失败,失去了许多权利,国际地位落千丈,国内反封建反农奴制的思潮更加汹涌澎湃。而在萧条与混乱中,政府对农民运动的镇压、地主对农民的勒索有增无减,导致战后俄国围内矛盾进一步加剧。 课堂探究活动 我们把俄国在十九世纪中叶所遇到的困难列了一个表格,并分类排列。请你根据课文提供的资料信息填充“问题”和“可能的解决之道”两个栏目的内容。注意其中有些内容很可能是重合的,请你尽可能作出判断。 课堂活动参考答案政治上: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
经济上: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社会上: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
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最主要的问题是政治方面的问题:即沙皇的统治受到威胁。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必须进行农奴制改革 沙皇的抉择   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面临着及其严峻的形势。他意识到,只有通过改革,废除农奴制,才能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当时俄国资产阶级十分软弱,对沙皇政府有较大的依赖性;无产阶级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探究:
为什么俄国最终选择了改革方式变革社会? 废除农奴制进行改革
原因
国内:
经济---俄国农奴制危机深重,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政治---在农奴制下备受压迫的人们,不断发起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沙皇专制,动摇了农奴制的基础。
思想---民主革命思潮席卷全国,动摇沙皇政府的统治,引起统治者震动。
同时在部分地主看来,农奴制剥削比不上资本主义剥削有利可图。
国际: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到惨败使统治者惊醒希望通过改革使落后的俄国强大,以便与西欧国家竞争。
立足于贵族、地主利益。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 沙皇做出了什么抉择?有哪些因素促使沙皇做出这样了抉择? 改革立足于谁的利益? 目的是什么? 借助舆论力量化解封建地主的阻力经济
政治
文化
军事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改革成为大势所趋成立“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
发起“大讨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