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八 明治维新
第三节 迅速崛起的日本
教学目标 1.知道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史实。2.了解1889年日本宪法确立的政治体制和侵略亚洲邻国的史实。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4.认同顺应世界潮流与追求和平发展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 1.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2.日本被称为“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教法与学法
导入:第三节 迅速崛起的日本【课前预习】1._________________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工业革命出现了高潮,以_________为中心的轻工业部门发展异常迅速;以_________为代表的日本财阀资本和国家资本也迅速发展起来。3.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靠国家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实行自上而下的_________和资本主义工业化。4.__________________(时间),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5.1889年2月11日,日本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部基本上属于_______________性质的宪法,但是又带有浓厚的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6.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寻求废除_______________,争取_________。7.1910年7月,日本向11个欧美国家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通知,同时着手签订新的主权对等的_____________,实出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上的平等。8.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1910年强迫朝鲜签订了______________,正式吞并朝鲜;后又打败中国,强迫中国签订________;1904年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双方签订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教学:一、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框题)1、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表现;(1)工业化高潮的出现;①时间:19世纪80年代。②行业: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部分发展异常迅速。③作用:近代化棉纱厂抢占国内市场,驱逐进口的洋纱,又向国外市场销售。(2)以重工业为代表的财阀资本和国家资本迅速发展;[来源:21世纪教育网]①政策:对垄断资本采取扶植政策,把官营企业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资本家。②作用:使原来从事商业和金融业的大资本家变成工矿业主,并迅速发展成为“财阀”。(3)垄断组织产生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①垄断的特点:依靠政府的扶持和保护,实行自上而下的产业革命和工业化,垄断组织较早地产生。②主要垄断组织: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操纵着国家经济命脉。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相融合。21世纪教育网2、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局限及影响;(1)局限:①自然资源比较匮乏,岛国面积较小,国内市场十分狭小,还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②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生产集中程度都远不及西方列强。(2)影响:由于不及西方列强,采取军事手段为国内的垄断资本获取市场和原料产地。(3)特征: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3、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意义;(1)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21世纪教育网二、政治上: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第二框题)1、原因:(1)明治政府认为德国和日本相似,决定仿照德国制定宪法,实行专制主义统治。(2)日本国内的自由民权运动高涨,呼吁制定一部民主宪法,来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2、《大日本帝国宪法》;(1)颁布:1889年。(2)内容:①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是国家最高的统治者,集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统帅权于一身。②臣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等权利和自由,但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和不违背臣民义务的前提下。③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贵族院议员任期分别为终身和7年;众议员选举产生任期4年。④内阁只对天皇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法官由天皇任免。君主权力议会与君主关系内阁与议会关系掌握实权者英国统而不治议会权力大于君主内阁对议会负责资产阶级日本至高无上(神权色彩)天皇解散议会内阁对天皇负责天皇为代表的官僚军阀集团[来源:21世纪教育网](3)性质:它是一部具有日本特色的、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4)特点:①同西方的资产阶级宪法相比,却又极其保守,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局限性)②天皇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③议会、内阁和法院只是辅佐天皇行使权力的机构,实际上并不能独立地行使自己的权力。(5)进步性:在法律上,宪法承认了人民享有选举权、担任政府官员权,居住、通信、宗教信仰权等权利。(6)历史意义: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三、军事上:踏上军国主义道路。(第三框题)1、废除不平等条约;(1)条件:——国内:①政治:明治维新消除了国内的封建割据,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②经济军事: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的经济、军事实力增强。③人民呼声:自由民权运动日益发展起来,人民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声日益高涨。——国际:①欧美列强对日政策出现多元化趋势。欧美之间矛盾重重;②中日甲午战争取胜,日本利用这一时机采取灵活策略重新谈判。(2)废除:①1909年日本内阁就修改不平等条约召开会议。21世纪教育网②1910年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同时签订新的主权对等的互惠条约,实现了关税自主和法权上的平等。(明治维新后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任务最终完成。)2、对外侵略扩张;(1)(补充知识点)大陆政策:共确定了五个侵略扩张步骤:第一期征服中国的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中国的满蒙地区;第四期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期征服世界。这是日本统治集团立国的两大基本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2)吞并朝鲜:①在1855年,日本国内就产生了从朝鲜、中国夺取土地的思想。②明治维新后,日本侵略朝鲜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勒索赔款,取得驻军的特权。③1910年,又强迫朝鲜国王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2)中日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取胜,迫使清签订《马关条约》,勒索赔款,并强占台湾在内的大片领土。(3)日俄战争:(这是20世纪初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权益进行的以中国东北为主要战场的战争。)1904年日俄战争,袭击俄国驻旅顺港的舰队,签订《朴次茅斯和约》。3、日本成为亚洲强国;(1)原因:①外交上,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取得了民族独立。②军事上,三次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的胜利,树立了日本在东亚的强国地位。(2)表现:外交和军事上的成功,表明日本已成为区域霸权国家,成了帝国主义角逐行列中的正式成员,并大踏步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探究活动1: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化过程;1)经济上:明治维新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工业革命出现了高潮;在政府的保护下,垄断组织也较早地产生了,19末20初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政治上:明治政府仿效西方建立近代政治制度,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3)对外关系上: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实现了民族独立;同时为满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走上了对邻国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探究活动2: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1)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2)政治: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3)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影响: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总之,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探究活动3:明治维新的评价。1)性质: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推动下,由天皇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不彻底) 2)积极作用:①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从此走上近代化道路(政治、经济、对外关系);②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是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发展的国家,很快成为亚洲强国。③明治维新为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某些经验。3)局限性:①政治上:天皇专制色彩浓厚;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②经济上:土地改革不彻底,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国内市场扩大,制约了工业发展。③文化上:推行愚民政策,强制民众绝对服从天皇。④军事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结合推动日本加入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改革的局限导致日本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战争的罪魁祸首。总之:明治维新运动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明治维新后,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思考:日本是如何“挤进帝国主义俱乐部”的? (1)与西方列强进行谈判,逐渐废除了同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掠夺和奴役亚洲弱小民族:①侵略朝鲜,强迫朝鲜签订1875年《江华条约》、1910年的《日韩合并条约》。②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③日俄战争后,签订《朴茨茅斯条约》。日本通过这次战争加入了世界帝国主义的行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