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九 戊戌变法
第一节 酝酿中的变革
教学目标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2.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重点难点 1.戊戌变法的背景。2.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特点。3.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4.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实质。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教法与学法
导入:第一节 酝酿中的变革【课前预习】1.从19世纪下半叶起,变革__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___,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2.________________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的进程,同时,西方列强不愿看到中国被日本独占,掀起了一场________________的狂潮。3.19世纪末,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中国得到了初步发展,________________开始登上历史舞台。4.早期的一批维新思想家是从________________中分化出来的,他们认为西方的__________是最好的政治制度,主张自上而下的_________,对后来的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5.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批思想家。其中,被称之为“火山大喷火”的是__________,被称赞为“中国西学第一人”的是____________,提出“民权论”的是__________。6.维新派与顽固势力争论的中心是:要不要实行___________,要不要改变封建专制制度为___________,要不要改革封建的____________。7.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发展成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指______。8.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了____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教学:一、历史背景;(第一框题)(一)国际局势:1、19世纪下半叶起世界历史经历两大变局?(1)经济上:[来源:21世纪教育网](2)政治上:2、这说明了怎样的问题?(二)民族危机:21世纪教育网(三)经济基础:(四)阶级基础:(五)思想基础;(第二框题)1、代表: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2、主张:(1)认为依靠新式枪炮舰船和洋务企业,不能使中国富强。(2)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3)加强国防,抵抗列强入侵,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4)发展民族工商业,与西方国家进行“商战”。3、局限性:4、主要影响:二、维新变法的经过;(一)宣传维新思想;1、著书立说: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第二框题)2、进行论战:维新派与顽固派。(第二框题)(1)内容:①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②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③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2)性质:(3)作用: 3、上书皇帝:公车上书。(第三框题)(1)背景:(2)时间、人物:1895年4月,康有为、梁启超[来源:21世纪教育网](3)内容:拒和、迁都、练兵、变法。(4)影响:4、创办学会,报纸,学堂;(第三框题)【重点优化】探究活动1: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特点。康有为梁启超严复思想特点影响在晚清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梁启超称之为“火山大喷火”。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为维新变法奠定坚实的基础,康有为称他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维新思想探究活动2: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典型例题】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图一 图二请回答:(1)图一图二分别都是谁?(2)说说二人为了变法维新都做了哪些活动?答案:21世纪教育网(1)康有为、梁启超。(2)①发动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②创办报刊《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宣传维新变法思想。③组织强学会等团体,定期讲演,标志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④发动戊戌变法,制定和发布一系列变法法令。
[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思考1:甲午战败,列强的瓜分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思考2:近代以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思考3:为什么公车上书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