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八 明治维新
第一节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教学目标 1.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陷入半殖民地危机等基本史实。2.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
重点难点 1.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2.《日美亲善条约》的影响。3.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教法与学法
导入:“明治维新”的概念:“明治维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1)狭义的“明治维新”指1868年日本倒幕派推翻德川幕府,建立明治政权(1868年1月3日,倒幕派以天皇名义颁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告废除幕府制,设立以天皇为首的政府)。(2)广义的“明治维新”是指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全过程(一般认为是1853年-1890年)。史学界将1868年的明治维新作为日本近代史的起点。而—般关于明治维新的教学与研究,指的都是广义的明治维新。本专题包括三节内容:一是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二是明治维新的举措;三是迅速崛起的日本;第一节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21世纪教育网史料介绍: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21世纪教育网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德川家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幕府的形式实现的。——德川幕府统治的构成:(1)天皇:享有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实权。(2)幕府将军:掌握实权。将军也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3)大名:藩的首领,(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 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4)武士:将军与大名养着的自己家臣。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这些武士一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的特权,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德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义、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为其效力和卖命。——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国家的结构特点是幕藩体制(即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课前预习】1、幕府统治末期,由于_____________的提高,日本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_____________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2、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日本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全国商品流通网络;_________资本和__________资本发达起来;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资本主义的_____________普遍发展起来;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兴的阶级。[来源:21世纪教育网]3、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国家,农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而且城市中经常发生_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___起义显示了幕府统治的危机。4、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____________率领舰队驶入日本______________;1854年3月,日本被迫签订了________________。而这一事件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打开了日本的国门,从此日本彻底结束了____________的状态。5、面对民族危亡,日本国内出现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争论,幕府政权采取______________的高压恐怖政策,兴起了“__________”,打破了改革派____________的幻想,并促使他们开始了武力推翻幕府统治的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教学:一、历史背景: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幕府统治危机)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一框题)(1)原因:生产力的提高,日本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2)表现:①城市: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发达,形成江户、大阪、京都三个中心,并开始参与藩政。②农村:商品经济也渗透到农村,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A.经济较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普遍发展起来。B.有些商人组织资本主义性质家庭手工业或直接投资手工工场。C.一小部分兼营手工业的农民,开始使用雇佣工人,扩大自己的作纺。③这些人在经营商业、高利贷或资本主义家庭劳动同时,还投资于土地,变成新兴地主。【探究一】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影响:①加速了日本社会分化,一部分成为资本家性质的剥削者,一部分破产沦为工资劳动者。②使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部分大名逐渐与商人资本家接近。③大批武士经济陷入困境,不满幕府统治。2、阶级:人民抗争使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第二框题)(1)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民起义,城市“米骚动”。(2)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1837年,大阪,大盐平八郎起义:①原因:中下级武士经济状况恶化,对现实不满,21世纪教育网②影响:充分显示幕府统治的危机。直接打击幕府和巨商,暴动得到广泛响应和效仿。[来源:21世纪教育网]③地位: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由武士联结农民和城市贫民的暴动。(性质)(3)大名也开始挑战幕府权威:萨摩、长州等大名,加强自己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争取在幕府政权中更多的话语权。(4)天皇力图恢复统治权:被称为“京都囚徒”的天皇也利用反幕府力量恢复自己统治地位。3、民族危机:佩里叩关(“黑船来航”)。(第三框题)(1)时间:1853年,美国,佩里。(因为佩里舰队的军舰是黑色的,船上的蒸汽机又冒着黑烟,所以日本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之为“黑船事件”。)(2)条约:《日美亲善条约》,也称《神奈川条约》。(是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探究二】《日美亲善条约》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的影响?)(3)影响:使日本彻底结束闭关锁国的状态。①政治上:日本的国家主权受损害,内政遭干涉,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加深。21世纪教育网②经济上:A.日本成为列强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下级武士生活恶化,幕府大名财政更困难。B.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③阶级上: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④思想上: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21世纪教育网4、政治:幕府的腐朽统治。(1)森严的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日本社会被分为士(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四个等级。(2)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闭关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二、从“尊王攘夷”到倒幕运动(第四框题)(一)面对列强侵略,日本各阶层态度。1、“开国”与“攘夷”之争;(1)开国者认为:只有通过对外交往,才能学习外国先进科技,使国家强大。(2)攘夷者主张:日本国体尊贵,必须抗击外来侵略。(结果:攘夷论占主导,成为民族革命旗帜)2、德川幕府维护统治;(1)对内镇压人民起义,打击改革力量;1858年制造“安政大狱”,杀害吉田松阴。(2)对外卖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二)倒幕运动的兴起。1、原因:“安政大狱”打破了改革派大名的幻想,使人们认识到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推翻幕府统治。2、倒幕力量: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3、领导力量:长洲藩、萨摩藩等大名。(他们结成军事同盟,改变力量对比,成为倒幕顺利发展的基础)4、倒幕经过:(1)1867年:①倒幕派京都秘密会议,获得明治天皇讨幕密旨。②德川庆喜提出“大政奉还”和辞去“征夷大将军”,却暗中伺机反扑。③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体制。(2)1868年:①鸟羽、伏见战役,打败幕府军队,德川庆喜投降。(戊辰战争)②明治政府迁都江户,改名东京。5、胜利原因:(1)主观原因:①倒幕派联合,组织自己的武装。②倒幕派取得人民支持。③利用天皇的名义,舆论导向有利于倒幕派。(2)客观原因:①幕府腐朽没落,不得人心。②农民起义、城市暴动不断从根本上动摇幕府统治。③列强无暇顾及并且在日本利益争夺中矛盾重重。6、历史意义:(1)是使日本从封建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关键步骤。(2)使日本免遭中国和印度的厄运,保卫了民族独立。(3)为明治维新的实施创造了和平的国内环境。【课堂总结】日本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21世纪教育网(1)必然性——腐朽的幕府统治下内忧外患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①社会矛盾尖锐化,幕府封建统治动摇;农民————受沉重剥削和压迫—— 起义不断;工商业者——受严格限制和掠夺——日益不满中下级武士—迫于生计—————— 滋生反抗幕府统治的思想;大名————部分受到排挤———— 不满现状;……②外患:西方殖民主义入侵,黑船事件(1853年)引发了民族危机。日本被迫和美、英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主权遭破坏。幕府统治的危机进一步加剧。(2)可能性——倒幕运动的胜利为维新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21世纪教育网 思考1:19世纪上半期,日本社会为什么会频繁发生农民起义?(1)阶级矛盾尖锐。(在幕府统治下,广大劳动人民所受剥削非常残酷,人民生活日益贫困。)(2)全国性的灾荒经常发生。(在德川时代,发生了130次严重歉收,而且大部分发生在18世纪中期以后。)(3)奸商们囤积剧奇,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这说明:①农民的处境日趋恶化;21世纪教育网②幕府统治出现严重的危机;思考2:中日两国国门被打开的相似之处有哪些?(1)国内处境相同:都是国内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对外故步自封,闭关锁国。(2)国际环境相同: 都正面临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列强到处侵略扩张,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3)方式相同:都是在列强武力胁迫下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而被打开了国门。(4)影响相同:国家日益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拓展:十九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都难逃被侵略的厄运,从中有何启示?落后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机遇促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