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作传世之文者,
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
——习近平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很大的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戏剧表演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什么说《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清代的戏剧剧种有什么新的发展?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好了歌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这篇长篇小说初名《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经
历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
本定稿了前80回。后来经高
鹗[è]整理续写了后40回,题
名《红楼梦》,在乾隆晚期
时排印面世。
《红楼梦》
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主要内容
思想性
《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
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
向衰亡的历史命运。作者不仅重点
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
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
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
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
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
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贾元春 贾探春 薛宝钗贾迎春 贾惜春 林黛玉李 纨 秦可卿 贾巧姐 王熙凤 史湘云 妙 玉
金陵十二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
从上面的材料中,可以看出《红楼梦》的主题意义该怎样认识?
(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这是读(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视角,一个高明的视角,马克思主义者读《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尤其不能忽视这个视角。
——毛泽东
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艺术性
《红楼梦》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书中有姓名的就有700多人,但作者以严密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炼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小说问世以后,虽被统治者列为禁书,但在民间却流传开来,始终无法禁绝。至今,《红楼梦》已被译成多
种文字,成
为世界文化
宝库中不可
多得的文学
名著。
1932年,库恩《红楼梦》德文节译本“后记”:这样一个关心精神文明的欧洲,怎么可能把《红楼梦》这样一部保持完整的巨大艺术品、这样一座文化丰碑忽视和遗忘了一百年之久呢?
从语种上看,《红楼梦》译本目前已涉及英、法、日、韩、俄、德等20多种不同文字。其中,英、日、韩等文字译本又包括不同译者翻译的多个版本,尤以日文和韩文版本居多,各达十几种。
据了解,《红楼梦》最先出现的译文是1799年的韩语译文,而欧洲最早的译文是德文译文。从最初的摘译、节译到全译,全球已经出现几十种版本的《红楼梦》译文。近几年《红楼梦》又出现了世界语、阿拉伯语译本。意大利、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正在准备出版《红楼梦》的新译本和全译本。随着汉学的复兴,海外汉学家对《红楼梦》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研究水平也越来越高。
影响:《红楼梦》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清朝时期小说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因有哪些?
想一想
清朝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兴起和印刷业的兴盛,适合广大平民阅读欣赏的小说迅速发展起来。
昆曲和京剧
1.兴起:
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昆曲和京剧是其中的代表。
昆曲
《牡丹亭》
代表作
汤显祖
洪昇的《长生殿》
今日昆曲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京剧:
(1)京剧是怎么形成的?
清朝中后期,戏班荟萃北京城。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以后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2)京剧为什么能够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剧目?
京剧在当时得到皇室的扶持,又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趋完善,逐渐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等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是中华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四大徽班
是指三庆、
四喜、和春、
春台四个徽
剧戏班。徽
剧是最初形
成于安徽徽州一带的民间戏曲,后广泛流行于南方各省。
京剧形成——以徽调、汉调为基础
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等色,各有寓意:红色寓赤胆忠心;紫色寓智勇刚毅;黑色寓忠正耿直;白色寓奸诈狠毒,蓝色寓刚强勇猛;绿色寓侠骨义肠;黄色寓凶狠残暴。此外,还有老红、瓦灰、金、银等色,各有寓意。
京剧服饰与道具
京剧形成之初即吸纳了众多的地方剧种的优点,民间地方色彩较弱。
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国剧”
京剧艺术
京剧《群英会》剧照
京剧形成之初即吸纳了众多的地方剧种的优点,民间地方色彩较弱。
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国剧”
京剧艺术
“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