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 日本的明治维新对亚洲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并以中国为例,列举事件①积极方面:②消极方面:日本作为成功启动近代化的典型,为亚洲落后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启迪和经验。
举例:戊戌变法日本的对外扩张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举例:甲午战争 专题九 戊戌变法 一 酝酿中的变革二 百日维新变法的背景、兴起;变法的高潮、失败及影响; 酝酿中的变革 一、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1、国际局势:
2、民族危机:
3、经济基础:
4、阶级基础:
5、思想基础: 请同学们阅读“大势所趋”“新思想的演进”两个框题,思考:发展资本主义已是大势所趋。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导致…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早期维新思想对变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一)国际局势:发展资本主义已是大势所趋。 思考:
1、19世纪下半叶起世界历史经历两大变局?
2、这说明了怎样的问题? (二)民族危机: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空前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拓展:甲午战败,列强的瓜分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1)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熊代表俄国
虎代表英国
蛤蟆代表法国、
国旗代表德国、
鹰代表美国
太阳代表日本
中部酣睡、寻欢作乐,搜括民财的是清政府 采 访 甲 午 战 争据当事人回忆——
甲午震撼主要有三点:一是没有想到败给日本;
二是没有想到《马关条约》内容如此苛刻;
三是没有想到清政府耗资巨大,前后30年的洋务运动如此不堪一击。 (二)民族危机: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空前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拓展:甲午战败,列强的瓜分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运动进入高潮,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 2)外国资本的入侵客观上也给中国带来了近代化的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期得到了初步发展。 (三)经济基础: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联系必修二知识点,并结合第117-118页相关内容,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初步发展的原因? 1)发展资本主义、抵制洋商洋厂成为有识之士挽救民族危亡共识,掀起“实业救国”高潮。 2)甲午战败后,列强侵略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某些客观条件。 3)清政府也调整政策,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 1896年创办的苏纶纱厂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 (五)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对戊戌维新变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局限性: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主要影响:
它对戊戌维新变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王韬和郑观应
巩固:下列关于早期维新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
B.主张推翻清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
C.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D.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未付诸实践B 拓展:近代以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提示:联系书本第118页相关内容。1)鸦片战争中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2)洋务运动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付诸实践;3)洋务运动后期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早期维新思想; 4)19世纪末,形成了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康、梁、谭、严 二、维新变法的兴起;——宣传维新思想。1、著书立说;
2、进行论战;
3、上书皇帝;
4、创办学会、报纸、学堂;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把历代统治者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古文经斥之伪经,主张应予抛弃,这就动摇了守旧势力,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为变法制造舆论。《孔子改制考》
称儒家尊奉的“六经”均为孔子假托古圣的言行所作,将孔子塑造成为托古改制的“素王”,为变法活动制造历史根据。1、著书立说; 思考: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 再思考:他的思想起到了怎样的影响? 在晚清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梁启超称之为“火山大喷火”。 (托古改制) 探究活动1: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1)“托古改制”的含义是什么?
(2)当时康有为为什么要“托古改制”?
(3)“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①封建主义正统思想即儒家思想在知识分子中根深蒂固
②策略:借孔子的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减少改革阻力。
③根本原因:反映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①一方面: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的精神,向西方学习,主张变法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
②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他在封建传统势力面前的软弱。 巩固:康有为改造儒学思想为变法
活动服务,主要是因为
A.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与封建思想斗争的策略
C.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D.自幼接受正统的儒学教育A 梁启超 思考: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再思考:他的思想起到了怎样的影响? 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 倡导民权思想。 严复 思考:严复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借用西方进化论学说来宣传维新变法。 再思考:他的思想起到了怎样的影响? 为维新变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康有为称他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2、进行论战;——维新派与顽固派。 (1)内容:三个“要不要”。(2)实质:是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首次交锋。(3)作用: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为下一步政治斗争作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 3、上书皇帝;(1)背景:丧权辱国《马关条约》的签订。
(2)时间人物: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
(3)内容:拒和、迁都、练兵、变法。
(4)影响: 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变法和救亡图存结合 巩固:19世纪末,维新变法 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种政治运动,关键是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趋势
B.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C 4、创办学会、报纸、学堂;(1)创办报纸:《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推动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4、创办学会、报纸、学堂;(2)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3)成立学堂:万木草堂、
时务学堂。 ——促进维新运动迅速开展。——为维新变法培养了人才。 巩固:维新派宣传变法理论的主
要方式有
①兴办学堂 ②成立学会
③办报纸 ④著书立说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A 巩固: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的作用
不包括
A.启发民智
B.为变法组织力量
C.制造舆论
D.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D 探究活动2: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特点。①变法维新,富国强兵,救亡图存;
②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
③发展资本主义;①康梁思想最根本主张;
②康梁思想最根本目的;
③维新派的两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