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15课 汉武帝推进 大一统格局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讲义〖课程标准〗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史实,
评价汉武帝。知识与能力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推恩令”
强化监察制度等史实,理解这些措施所起的
作 用,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历史功绩。
辨别历史影视剧与真实的历史的区别。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继续与巩固。
引导学生理解儒家思想的地位,讨论对儒家文化的态度。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全面、辨证地看待历史人物,评价汉武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作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从思想上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影响深远。
认识汉武帝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政治局面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认识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二、教材分析秦汉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文明的基础上,秦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新阶段,并对以后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中国以一个发达国家闻名于世,是从秦汉开始的。“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汉武帝时期,通过
思想文化方面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通过政治方面的“推恩令”和设置司隶校尉、刺史及建立中朝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国势强盛。汉武帝大一统物质基础——西汉王朝经过六七十年
的恢复发展,经济繁荣
思 想 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政 治 上——推行“推恩令” ,强化监
察制度 教学重点: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评价汉武帝的历史功绩。突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行“推恩令”等措施。
教学难点:
“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比较秦始皇与汉武帝的历史功绩。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秦朝历史的基础上,学生应该初步了
解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需要史论结合、全
面并客观分析的方法和态度。据此,比较秦
始皇和汉武帝的功绩,恰当分析大一统的政
治局面的积极作用。
汉朝四百年历史,虽已久远,但汉文化、思
想中的精髓延续不绝。运用历史图片、编演
情境小故事等有助于学生直观地感知历史。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由“汉族”“汉人”说起,汉朝存在四百多年,
其国势最为强盛是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识图)知识回顾
西汉建立者是谁?说出其建立的年代与
都城。在汉武帝之前,经过了哪几个皇帝? 汉高祖刘邦
(休养生息)汉文帝、景帝
(“文景之治”)汉武帝时,国势最昌盛情境小短剧请你演一演,想一想
那日,汉武帝召集各地各家学者来到长安,询问治国方法。
到会的法家学者,他会说:
到会的道家学者,他会说:
到会的儒家学者,他会说:
汉武帝的决断,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播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视频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董仲舒《天人三策》 如何解决王国问题?
汉景帝的办法如何?假如请你当参谋,
你会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一困扰统治者多年的
难题?金缕玉衣“推恩令”的巧妙之处在哪里? 比较汉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局势和
“推恩令”颁布后,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
土、削平封国的势力的结果。汉武帝汉武帝是如何强化监察制度的?神探福尔摩斯司隶校尉和刺史的职能是什么?
秦朝有哪个职官和司隶校尉的职能相似?汉武帝是如何限制丞相权利的?
以上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汉武帝强化监察制度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地方设立刺史。
职能:用以加强对京师百官、皇族和郡国
官吏的监察。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你知道吗?有关汉武帝其他史实的故事有哪些?比一比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相同之处 。秦始皇课件24张PPT。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课件历史回眸中华民族的主干是什么?
秦亡汉兴,秦朝灭亡于哪一年?什么事件造成的?
汉朝建立者是谁?哪一年?汉朝的都城是哪里?汉朝的历史有多久?汉高祖刘邦
(休养生息)汉文帝、景帝
(“文景之治”)汉武帝时,国势最昌盛那日,汉武帝召集各地各家学者来到长安,询问治国方法。
到会的法家的学者,他会说:
到会的的道家学者,他会说:
到会的儒家的学者,他会说:
汉武帝的决断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情景小短剧请你演一演,想一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人:董仲舒
目的: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
内容:排斥和抑制其他各家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对封建社会思想文化产生什么影响?探究与讨论1组: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谁?当时的国君采纳了他的主张吗?为什么?
2组:秦朝人讲求制度,秦朝主要采用了哪家学说,实行严刑竣法?
3组:说出几条儒家学说的政治主张,著名的代表人物,处世言论。
4组:儒家学说在何时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社会风气有什么影响?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天人三策》 你知道“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吗?
典故“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
背景:汉初分封诸侯、汉景帝时“七国之乱”、周亚夫平定了叛乱
王国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如何解决?说故事,想一想汉景帝用过的办法如何?
假如请你当参谋,向一筹莫展的汉武帝献计。你会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一困扰统治者多年的难题?
方案一:再战?
方案二:求和?
方案三:以退为进,掌握主动?如何解决王国问题? 金缕玉衣
(考古新发现:近年来考古在安徽省六安市的“六安王陵”的墓主人是谁? 刘庆)“推恩令”的巧妙之处在哪里?比较汉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局势和“推恩令”颁布后的结果,说说看,哪一种策略能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削平封国的势力? 削夺众诸侯,
推恩一妙计。
不费多少力,
再现大一统。
汉武帝 假如你生活在汉朝,是位饱读儒家学说之人,你愿意辅佐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做他的丞相吗?或做其他官员?理由是什么?历史假设汉武帝是如何强化监察制度的?神探福尔摩斯司隶校尉和刺史的职能是什么?
秦朝有哪个职官和司隶校尉的职能相似?汉武帝是如何限制丞相权利的?
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地方设立刺史
职能:用以加强对京师百官、皇族和郡国官吏的监察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强化监察制度读《西汉疆域图》,填一填西汉的都城是( )
西域都护府是西汉管辖今天的( )地区的机构
西汉时,境外的身毒是指( )汉武帝大一统物质基础:西汉王朝经过六七十年 的恢复发展,经济繁荣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政治上—推行“推恩令” ,强化监察制度总结你知道吗?有关汉武帝其他的史实故事有哪些? 1.西汉时期出现大一统,进入强盛时期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2.西汉时期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 ( )
A.书院 B.太学 C.大学 D.学宫
3.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是 ( )
A.主父偃 B.卫青 C.董仲舒 D.董宣????自我测评CBC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尊崇的学说是 ( )
A.儒家学说 B.各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道家学说
5.与汉朝王国问题产生与最终解决有关的皇帝是( )
A.汉高祖、汉文帝 B.汉文祖、汉景帝
C.汉高祖、汉武帝 D.汉文帝、汉武帝
6.列举:汉武帝加强监察制度的措施。
AC 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官员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十三州部” 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比一比: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谁的功劳大 ?秦始皇练一练
如果我们要筹拍电视剧《千古一帝》和《大汉天子》 ,请你帮助安排一些合理的剧情,你的剧情设计分别有哪些?
每课一得
我国古代年号纪年开始于( ),最早的年号是( )。课件21张PPT。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第15课学习目标: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二、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1、西汉的建立2、 “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下一页汉高祖刘邦萧何韩信张良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返回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PK秦始皇汉武帝朕建立第一个统一国家!可你14年就亡了,俺汉朝持续四百多年!长城是俺修的!俺替你加长到一万里! 俺打过匈奴,维护国家统一。可人家没对你称臣,匈奴主动同我和好 是我为你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可是还需我替你修补完善! 俺以“法”治国,反对者杀!你残暴所以你死得早,俺独尊儒家所以俺江山常在!1、汉朝建立时期的社会状况2、汉初统治着的统治思想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3、文景之治返回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2、推恩令 (政治)3、强化监察制度(吏治)下一页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孔子董仲舒什么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什么影响?推恩令 (前127年)正月,纳中大夫主父偃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由皇帝定其封号。自是,藩国始分,子弟毕侯。1、晁错“削藩”与“七国之乱”2、主父偃“推恩”削弱封国势力返回推恩令的主要内容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皇帝封这些子弟为侯.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想一想:
“推恩令”巧妙
在哪里?“推恩令”巧妙在汉武帝不费一兵一卒,不费寸土,就削弱了诸侯封国的势力,使之无力与中央对抗,而且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此不仅没有反抗,还对皇帝感恩戴德。举贤才,强吏治1、建立举荐制度,重视人才2、加强监察制度,强化吏治司马相如、朱买臣、主父偃、东方朔等均得举荐而入仕。公孙贺拜相而泣,司马迁因谏遭残……西汉疆域总结: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政治上: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建立举荐制度
2、加强监察制度
3、削弱封国势力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中央集权制度对我们今天的生活都有哪些影响? 想一想 说一说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政治
方面思想文
化方面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削弱封国势力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司隶校尉刺史中央地方太学官学长安地方达标反馈1、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代思想家是 ( )
A萧何 B朱灵臣 C董仲舒 D张良
2、把西汉的统治推向鼎盛时期的皇帝是 ( )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高祖
3、西汉刺史监督的对象是 ( )
A京师百官 B皇帝 C皇族 D地方官吏CCD达标反馈4、儒家学说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5、汉武帝采纳了哪位大臣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 )
A晁错 B主父偃 C董仲舒 D赵括
6、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目的是 ( )
A加强诸侯王对中央效力 B表现汉武帝对诸侯王的信任
C调解诸侯王各子弟的矛盾 D削弱王国势力,加强皇权
BBD我中汉武帝中央集权大一统,
汉朝武帝建树多:
罢黜百家尊儒术,
儒家学说来治国,
主父偃上推恩令,
封国势力被削弱,
司隶校尉察中央,
小官刺史监郡国。课件17张PPT。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第15课学习目标: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一、刘邦建汉,定都长安——公元前202年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PK秦始皇汉武帝朕建立第一个统一国家!可你14年就亡了,俺汉朝持续四百多年!长城是俺修的!俺替你加长到一万里! 俺打过匈奴,维护国家统一。可人家没对你称臣,匈奴主动同我和好 是我为你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可是还需我替你修补完善! 俺以“法”治国,反对者杀!你残暴所以你死得早,俺独尊儒家所以俺江山常在!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政治
方面思想文
化方面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削弱封国势力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司隶校尉刺史中央地方太学官学长安地方中央集权大一统,
汉朝武帝建树多:
罢黜百家尊儒术,
儒家学说来治国,
主父偃上推恩令,
封国势力被削弱,
司隶校尉察中央,
小官刺史监郡国。汉高祖刘邦萧何韩信张良想一想:推恩令巧妙在哪里?孔子 董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