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8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54张PPT)+1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8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54张PPT)+1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08 21:00:00

文档简介

课件54张PPT。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1925年5月25日《时代周刊》封面2010年7月5日《时代周刊》封面思考:这两个人物贡献是什么?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
主题一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思考】爱迪生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的人。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放映机、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他的经历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显著特点?提示:发明和创造主要来源于科学家,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1.背景:欧美各国科学家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 成果。
2.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特点:很多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西门子早期发电机早期电动机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电的广泛使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爱迪生的发明 电灯电影放映机留声机新型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1874-1937)制造了第一个无线电系统。1901年,他成功地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
生活方式,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德国奔驰专利1号车(1886)汽车、飞机的出现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石油化工的产生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3)化学工业的发展钢铁时代的杰作、巴黎的标志——埃菲尔铁塔 地点:巴黎战神广场
建筑高度:324.79米
建筑总重量:约为10 100吨(4)传统钢铁工业的进步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归纳总结】提示:
①内燃机用于驱动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提高了运输的效率。
②取代蒸汽动力,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动力。
③兴起了一批新兴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思维点击】结合所学知识,内燃机的创制和广泛应用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可以说,1870年以后,所有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提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科技发明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合作探究】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比,科技发明有何不同特点?
【对点训练】B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 (  )
A.蒸汽机的改良 B.计算机的诞生
C.相对论的提出 D.电力的广泛应用
2. 19世纪末下列哪一项发明给世界交通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电动机D提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集中,出现垄断。【思考】观看视频,思考材料中的现象出现于何时?主题二 垄断组织的出现1.工业部门的变化: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推动了纺织、钢铁及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
2.工业生产结构的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3.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形成了垄断组织。
(1)原因:
①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资本需求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
势日趋加强。
②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
生产组织形式。
(2)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倡导的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垄断组织。“1873年,卡内基创办了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为100多美元;1892年,卡内基把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
并,组成了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在12美元以内。”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思维点击】提示:说明垄断组织的产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右图(“大资本家支配下的世界”)说明了什么?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大企业家(垄断资本家)干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甚至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大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日趋国际化,出现了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
(2)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垄断组织产生。【合作探究】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然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材料二 ……尽管世界上诸民族或者为时间、事件所分隔,或者为高山、大海所分隔,但世界史必须将所有民族的历史集合为一体,将它们统一成一个协调匀称的整体,并将它们谱成一首壮丽的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思考:
(1)依据材料一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
(2)结合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联系已经达到何种程度?主要影响有哪些?【总结提升】提示:(1)①世界范围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②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条件。③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l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2)程度: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控制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经济命脉,给当地带去灾难和落后;冲击了原有的社会体制,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归纳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从生产关系上来说,出现了垄断及垄断组织,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从经济结构来说,产生了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等,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6)从自然环境方面来看,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5)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关系来看,工人人数增加,国际工人运动有了新发展;(4)从世界关系格局来看,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世界力量对比的格局发生改变,帝国主义矛盾趋向尖锐;(3)从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来看,国际垄断组织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侵略扩张的步伐,殖民侵略进入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整个世界的经济成为一个整体。【拓展延伸】垄断组织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
提示:尽管垄断组织是资本家为追求更多的利润而出现的,但这是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 其实质是一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功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经济成熟的标志,是历史的进步。 【对点训练】AD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发展是(  )
A.雇佣关系出现 B.手工工场出现
C.自由资本主义产生 D.垄断组织形成
2.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提示:多中心贸易格局形成,贸易总量持续增长,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主题三 世界市场的发展【思考】结合下列材料分析20世纪初世界贸易呈现什么特点?(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
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2)新型交通工具、通讯手段的使用,大大加强了世
界各地的联系;
(3)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4)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原因:(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本;
(3)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2.表现:亚洲大部分几乎整个非洲整个拉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3.结果: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 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 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芙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回答:
根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思维点击】提示:
表现: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联结在一起;运河的修建和轮船的改进,缩短了世界各地间的航行时间;海底电缆和洲际铁路的出现,加强了洲际联系;世界通讯网络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 【合作探究】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概述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3分)
(2)“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你同意其观点吗?请说明理由。(7分)提示:
⑴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十九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十九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初,世界市场正式形成。(3分)
⑵ 同意(1分)。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6分)。
不同意(1分)。加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分化;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形成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6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结论: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殖民扩张第二次工业革命15-16世纪17-18世纪18世纪中期-19世纪
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归纳总结】据统计,19世纪下半期发生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多达6 000万的欧洲人选择永远地离开祖国,去新大陆或其他地区寻求更好的经济或政治前途。提示:根源:第二次工业革命。说明:第二次工
业革命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联系进一
步加强,它促进了资本和人员在全球的自由流
通,也为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思维点击】导致上述现象发生的根源是什么?请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以及主要途径。(1)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主要途径:殖民扩张和掠夺。
工业革命前以抢掠、欺诈贸易为主;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以商品输出为主;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以资本输出为主。【归纳总结】【归纳总结】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2)政府要重视科技,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3)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拓展延伸】两次工业革命对当今中国有何启示? 【对点训练】1.工业时代,一国发生经济危机,就会涉及他国甚至影响
全世界,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B.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激化
C.经济危机可以蔓延全世界 D.统一的世界性市场形成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根
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B.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殖民地半殖民地出现民族工商业
D.第二次工业革命DD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背景引起生产力领域的变化成就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促使工业生产结构变化1.19世纪后半期,许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 (  )
A.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B.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C.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D.科技革命同时在几个国家进行
B2.两次工业革命对一些后进国家来说是交叉进行的,这对它们来说( )
A.为其向帝国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B.为实现传统工业改造创造了条件
C.为其短期内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会
D.为实现社会变革奠定了物质基础C3.19世纪最后30年里,股份公司得到广泛发展,这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 ( )
A.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   
B.垄断资产阶级榨取超额利润的要求
C.帝国主义进行扩张的要求  
D.后起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A4.下列关于垄断组织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B.其主要形式有卡特尔、托拉斯、辛迪加
C.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侵略扩张
D.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DA5.(2018·海南单科·19)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
A.城市化进展显著 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
C.工业化开始启动 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学思之窗】
1899年12月,德国外长在议会的一次演讲中说道:“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对我们说:
‘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
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看法。提示:这段话反映了德国瓜分世界的要求。
(1)一方面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企业发展经济的客观要求;
(2)另一方面也与当时发达国家掀起的瓜分世界的潮流相关;
(3)我们要看到世界资本主义全球体系形成过程中的积极因素,也要认识到在这一过程中不发达地区面临的灾难和屈辱。提示:1.相同之处:
(1)两次工业革命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机器生产普遍应用。
(2)两次工业革命本质上都是人们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过程,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3)两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
(4)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人类的城市化进程。★【本课测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自然科学的新发展迅速应用于生产,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内燃机的广泛应用轻纺工业重化工业局限于少数国家,时间长、进展慢在欧美等国几乎同时展开,发展快开辟“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首发英国,向欧美扩展几乎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2.不同之处:【学习延伸】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请你结合图文,发表自己的感想。提示:(1)19世纪后期,社会经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尚”的形成与人们对这种变化的欣赏心态相关。(2)人们陶醉于城市化的发展,陶醉于机器大生产带来的高速度,但是人们恰恰忽略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是与环境的恶化同时发生的。(3)今天我们从历史发展得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应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不论做什么事,相信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记住: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一定会令所有人惊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