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07 21:4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自古至今对外交往的变化,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新中国在外交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上进心;增强学生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学习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全方位外交。
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周恩来“改变了万隆会议的航程”,又在日内瓦会议上努力缓和了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局势,连美国的代表史密斯都被感动了。周恩来当时就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后来继续做出很多贡献,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有助于联合国处理国际关系中的棘手问题。周恩来在最后的岁月里,带病进行了哪些意义重大的外交活动?他所开创的新中国外交事业
后来又有怎样的发展?本节课 我们来学习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二)、讲授新课: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2758号决议进行表决。表决的结果是,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
1971年11月1日,是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前升起的日子,它象征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请每一个中国人都铭记这一历史时刻。
2、为什么说中国是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占据。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被长期剥夺。
 
1945年6月25日,旧金山会议举行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26日,举行了签署宪章的正式仪式。董必武、胡政之比肩而立。中国代表团只有8人(包括董必武和胡政之)在宪章上庄严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
3、原因:

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国政府长期的努力和斗争;广大发展中国国家的支持;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美国霸权的衰落
4、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美、中日建交
(一)、中美建交
1、中美对峙: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2、中美关系的转机:
材料一、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的 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只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 心。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经过时。””
——尼克松《不战而胜》
材料三、 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国不得不谋求对华关系的改善,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四、越南战争是美国人的滑铁卢,随着越南战争的爆发和失利,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陷入困境,军费负担不断加重,美国经济又调头向下,1970年美国经济增长则完全于停顿。
——《环球时报》2002年10月21日
材料四:中苏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1969年3月,苏军入侵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军队激烈交火。这次事件后,中苏两国在边境陈兵百万,中苏关系降至冰点。
——整理自《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五: 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1969年年中,苏联洲际导弹增至1060枚赶上美国,同时苏联还开始发展和部署反弹道导弹系统赶到了美国前面,而且苏联建成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这一切使美国日益感到苏联已成为“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
从美国一方来讲,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此外,美国特别感到苏联已成为其“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从中国一方来讲,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其考虑有三:一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三是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3、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毛泽东: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尼克松: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代表团。代表团的访华不仅打开了隔绝22年之久的中美交往的大门,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而且在世界引起很大的震动,为后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因而被称为“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
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回忆录》
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这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尼克松表示: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4、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台湾问题
(二)、中日建交
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中日政府《联合声明》
①中日两国应当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处理好民族情感和国家利益;
②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日两国应当加强合作,推动两国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共同发展等。心态:不卑不亢不傲,有定力,按原则办事而不意气用事,讲理性而非动辄抒情。对本国有充分的自信,与别国平等交往,既不欺压别国,也绝不接受挑衅。

从1971年7月《中美联合公告》发表到1972年底,一年多时间里,就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全方位外交

改革开放后,我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总书记的外交历程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已对32个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足迹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并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G20峰会、亚信会议等国际组织的活动。
意义: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教师: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三)、本课小结
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显著,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外交实现了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活动。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四)、课堂练习
1.图片是形象的史料。小刚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收集到以下几幅图片,他为该图片配上的标题,恰当的是( A )
?
?A.中国的外交成就??????????????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D.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2、中美关系“解冻”于20世纪 ( C)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3、1971年10月,第26界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根本原因是(A )
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大力支持 C、台湾当局政权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不满和反对
D、美国有意让台湾退出联合国
4、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是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的、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APEC会议能在上海举行,其根本原因是( B )
A、上海的城市形象良好,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B、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C、中国是亚太乃至世界人口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D、开发的中国,古老的文明吸引着各国领导人
(五)、板书设计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2、原因
2、意义
二、中美、中日建交
(一)、中美建交
1、中美对峙: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
2、中美关系的转机:
3、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4、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台湾问题
(二)、中日建交
三、全方位外交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