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重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产状况。简述以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为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21世纪教育网
难点:对原始农耕文化特征的概括。概述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这不仅需要学生知道半坡、河姆渡聚落取得成就的史实,而且还要对这些史实进行整理分析才能归纳其本质特征。
在本单元中的地位:本课主体介绍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生产生活状况,以说明性语言为主,尽可能利用第一课建立的知识储备,前后联系。明确我国南北共同发展,构筑远古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的历史事实。21世纪教育网
二、学情分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制作直观性很强的课件,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设置问题,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探究欲望,意在情境中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通过对比比较的学习,掌握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异同之处,使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探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生产生活状况及其特点,从而了解生活在六七千年以前我国古代的氏族聚落居民的历史文化。
2.与北京人的纵向比较学习,学生可以说出半坡人河姆渡人所取得的进步,培养学生比较和表达的能力。
3.对半坡人、河姆渡人异同的横向比较学习,找出南北聚落的不风格,并概括出它们所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组代表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分工协作收集有关氏族聚落的资料,根据资料自制聚落房屋模型,发挥想像力,描绘聚落概貌图,并以一天的生活场景为内容进行描述,创设历史情境,掌握氏族聚落的基本情况。
2.设置问题,推波助澜,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比较的方法,归纳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通过事物模拟图片展示激发探究欲望,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要点,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特别是以半坡、河姆渡为代表的氏族聚落所取得的成就,感受我国远古居民高超的智慧,悠久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了解古代氏族聚落当时的生活,体会到人类征服自然的艰辛,学会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培养坚强的意志。
四、教学理念和方式
整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想像力、创造力,始终把学生的动手、表达、想像、思考、讨论、交流等各种活动贯穿始终,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收集资料、处理资料、动手实践、分析比较、想像创新等能力,并通过学习感受,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五、教学过程21世纪教育网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查找资料
3、准备实物模拟图片21世纪教育网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了解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随着人类的进步,这种落后状况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了氏族聚落。什么是聚落、氏族?距今六、七千年的时候,我国已经出现很多氏族聚落。当时的人是怎样生活的 我们共同学习。
2、学习新课
运用课件,简要介绍聚落的概念及其分布。(六七千年时原始人类已有定居地,称之为聚落。一个聚落就是一个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即氏族,中华大地上氏族聚落已是星罗棋布遍及各地)。
《中国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图》课件显示,思考我国氏族聚落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找出它数量多、分布广、且多集中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等特点)了解其中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氏族聚落——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课件闪示半坡和河姆渡两处遗址)
开展学习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分别代表半坡人,河姆渡人。进行研讨设计,拿出本组的方案,你们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形式来介绍本聚落的情况。介绍中必须包括有房屋实物模型、氏族聚落概貌全图以及氏族一天的生活场景等内容。
(按照设计的方案,分别派出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有关知识。或展示模型、图片,或讲解、说明,或表演、讲故事,其余的同学可以补充、纠正,营造出一种交流、探究的氛围。在活动中,使学生对半坡和河姆渡聚落所在区域、距今年代、房屋特点、主要农作物品种、饲养的禽畜品种、生产工具等各方面知识有所了解,依据史实对当时人们的生活进行充分想像和体会。)
老师设置问题,组织讨论,进一步探究新知识。
和北京人相比,半坡人在哪些地方比北京人进步了?半坡人已经掌握了建筑房屋的技术,过上了定居生活,他们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看“房屋复原图”。半坡人有了原始的农业生产,开始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他们还开始饲养一些家畜,使用的工具已经是磨制石器了。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有哪些不同呢?(生思考,讨论,自由回答)归纳:
1)在制作方法上 2)功能上
半坡遗址中的窑场说明什么?在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出示图片。陶器不仅是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彩陶还反映了原始人的艺术追求。
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这些不同是怎样造成的呢 以半坡、河姆渡为代表的氏族聚落有哪些基本特征 有哪些值得骄傲的成就
(引导学生对比,启发思考,从而得出结论)
“大汶口原始居民”子目
随着氏族聚落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距今四、五千年的时候,氏族聚落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这种变化的代表性遗址是大汶口遗址。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活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产生预示着漫长的原始社会就要走到尽头(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自由回答)。21世纪教育网
3、课堂小结
本课通过对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取得的具体成就的学习,组织学生谈学习本课的体验和感受。在了解我国远古居民的进步及成就之后,有什么想法 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人生观、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培养。
4、课堂练习21世纪教育网
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5、板书设计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半坡聚落 河姆渡聚落 大汶口原始居民
六、评价
本课开展的学习活动,效果非常好。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原始居民取得的成就,在学生的交流探究中得到了解决。老师设置问题,通过课件展示出来,组织讨论,探讨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说明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生产力有明显进步,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七、教学自我反思21世纪教育网
本节课老师及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点评、总结,鼓励学生敢于探究、勇于参与、有所创新的精神,对学生的表现特别是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更是给予充分肯定。营造交流、探究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自信心,进一步主动探究新知识。通过读书使学生获得知识储备,来解决问题,进一步调动学生进行分析探讨,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教学中,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
八、教研员点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发现、研究、探索的环境,激发学生进一步创造的欲望。 在创设探究情境时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没有按照常规,以课文顺序逐项讲解,穿新鞋,走老路。而是探索性的进行了尝试,开展分组学习活动,进行研讨设计,拿出方案,介绍聚落的情况。在活动中,学生对半坡和河姆渡聚落所在区域、距今年代、房屋特点、主要农作物品种、饲养的禽畜品种、生产工具等各方面知识都有所了解。对半坡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进行充分想像和体会,引起求异思维的发展,激励学生在探索中寻求证据,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历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是本课的亮点。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知道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房屋特点、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饲养的禽畜品种、生产工具、半坡聚落概貌、半坡人的彩陶艺术。
2、通过半坡人、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方面与前人的比较,发现他们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培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
过程与方法:通过事物模拟图片展示和设置问题,激发探究欲望,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要点,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学会使用在比较中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中华大地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特别是以半坡、河姆渡为代表的氏族聚落取得的成就,感受远古中国人的高超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了解漫长的人类进步史和半坡、河姆渡氏族当时的生活状况,体会人类征服自然的漫长和艰辛,从而更加珍爱生命、善待人生,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
二、重点难点
1、本课重点: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简述出以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为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这必然要求学生分别知道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取得的具体成就。这些都属于了解层次的知识。
2、本课难点:对原始农耕文化特征的概括。要概述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这不仅需要学生知道半坡、河姆渡聚落取得成就的史实,而且还要对这些史实进行整理,分析其一般属性,最后才能归纳其本质特征。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我们已经了解了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在元谋人、北京人的时代,生产极度低下,人的生存都成问题,他们主要依靠渔猎采集为生,居住在洞穴或树上的巢中。随着人类的进步,这种落后状况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了氏族聚落。什么是聚落,什么是氏族?(生看书回答)距今六、七千年的时候,我国已经出现了很多氏族聚落。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当时的人是怎样生活的,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二课。
讲授新课
一、半坡聚落
1、半坡遗址概貌:看“中国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图”,在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半坡聚落遗址在今天西安的东郊。这个遗址的面积达到了五万多平方米。画分布示意图,同时说明:遗址北部是公共墓地,东北部是烧制陶器的窑场,南部是居住区。居住区四周有宽深各五米的壕沟,用来防止野兽侵袭。居住区中有一座很大的长方形房屋,是氏族的公共活动场所,四周分布着几十座圆形或方形的小房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
2、半坡人的生活:生活在这样一个聚落中的半坡人是怎样生活的?半坡人主要吃什么?他们怎样获得食物?他们住的这些房屋是怎样的?(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小组交流,自由回答)和北京人相比,半坡人是进步了,还是后退了?(生齐声说,进步了)你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半坡人在哪些地方比北京人进步了?(生小组讨论,自由回答)
半坡人已经掌握了建筑房屋的技术,过上了定居生活,他们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看“房屋复原图”。半坡人有了原始的农业生产,开始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他们还开始饲养一些家畜。半坡人使用的工具已经是磨制石器了。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有哪些不同呢?(生思考,讨论,自由回答)归纳:(1)在制作方法上,一个是初步打造,形态粗糙;一个是打制后在磨制,更加精细、光滑。(2)功能上,打制石器是和渔猎采集为主的生活相适应的,磨制石器是和农耕生活相适应的,效率更高。21世纪教育网
半坡遗址中的窑场说明什么?(生回答)半坡人烧制陶器的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在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半坡的陶器是怎样的呢?(生回答,彩陶)出示图片。陶器不仅是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彩陶还反映了原始人的艺术追求。
二、河姆渡聚落
和半坡聚落差不多时候的长江流域,生活着河姆渡聚落的居民。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还是用刚才提出的那些问题来考察河姆渡遗址的情况。河姆渡居民居住在哪里?他们吃什么?他们是怎样获得食物的?他们居住的房屋是怎样的?(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小组交流回答)21世纪教育网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今天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河姆渡人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他们还饲养一些家畜。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还使用用动物骨骼制成的骨器。他们的房屋是干栏式的。为什么河姆渡聚落的房屋不是象半坡那样的半地穴式,而是干栏式的?(生思考回答)
我们了解了半坡和河姆渡两个氏族聚落的生产、生活状况,让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个聚落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生小组讨论,小组推举代表回答,其他人补充)21世纪教育网
归纳:共同点:(1)处于大致相同的社会发展期;(2)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生活,兼有饲养、渔猎采集;(3)都建筑房屋过定居生活;(4)都普遍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陶器。
不同点:( 1)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南北);(2)建筑房屋的特点不同(半地穴式、干栏式);(3)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不同(粟、水稻);(4)陶器所反映的艺术风格不同。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随着氏族聚落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距今四、五千年的时候,氏族聚落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这种变化的代表性遗址是大汶口遗址。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活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自由回答)氏族成员间的贫富分化,这种变化的产生预示着漫长的原始社会就要走到尽头了。
本课小结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我们这节课通过对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取得的具体成就的学习,探讨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明白了人类社会从远古开始就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原始居民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作出了多大的贡献啊。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房屋特点、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饲养的禽畜品种、生产工具、半坡聚落概貌、半坡人的彩陶艺术;通过半坡人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方面与前人的比较,发现他们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培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物插图来设置问题,激发探究欲望,意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要点,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学会使用在比较中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中华大地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特别是以半坡、河姆渡为代表的氏族聚落取得的成就,感受远古中国人的高超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了解漫长的人类进步史和半坡河姆渡氏族当时的生活状况,体会人类征服自然的漫长和艰辛,从而更加珍爱生命,善待人生,增强征服挫折的意志。
〖教学重点〗能够简述出以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为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教学难点〗对原始农业文明的特征的概括。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中国远古人类的代表有哪些?(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人类诞生之后,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问题始终是最大问题。
提问: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特点?(讨论后回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衣:主要穿兽皮、树皮制成的衣服。
食:捕渔、狩猎后的食物,都是天然食品。
住:住在树上或洞穴中。
行:靠近大江、大河流域,很少到较远的地方。
提问:远古人类的生活方式是什么?――群居生活。
过渡:早期人类的定居地,我们叫聚落;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我们称为氏族。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有关内容:
引出新课: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生:看图P7 中国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图
提问:氏族聚落在分布上有哪些特点?(数量众多,星落棋布)
今天我们就重点介绍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
看图提问: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位置?(半坡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河姆渡位于长江下游地区)。
简介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
板书:半坡聚落:
1. 距今年代:6000多年
2. 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
3. 主要特征:
A. 自然环境优越21世纪教育网
B. 遗址呈椭圆形,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包括居住区、制陶窑场和公共墓地。居住区周围有一条宽深各五六米的壕沟,用于防止野兽侵袭。遗址北边是氏族公共墓地,东北边是窖场。在居住区和沟外有公共仓库。居住区内有四五十座房屋,密集有序。在居住区中,有一座很大的长方形房屋,是氏族公共活动的场所。
河姆渡聚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 距今年代:7000多年
2. 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看图:填充图册上河姆渡和半坡聚落的房子示意图。
提问:你能分辨出哪一个是半坡聚落的房子,哪一个是河姆渡聚落的房子。为什么?
(半坡聚落地处干旱地区,房子是半地穴式;河姆渡聚落位于湿热地区,房子是干栏式房子)。
有了房屋就可以避风御寒,防虫蛇猛兽。是人类生存能力提高的又一表现。
看图: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顶复原图。
提问: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改善了居住和饮水条件,可以远离天然水源的地方居住,同时可以解决枯水季节的饮水。在水进上面建有草顶井架,这样有效地保证了生活饮用水的洁净,表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懂得卫生的重要性,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人类在进步着。
看图: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
提问:这些箭头说明了什么问题。(半坡和河姆渡居民已经使用弓箭。)
提问:在弓箭发明之前,原始人靠什么工具来获取猎物?(石器和木棒)
提问:弓箭和木棒、石器相比有哪些优越性?(增加了安全系数、准确率高、省力、猎取的东西增多等,言之成理即可)
看图:书第8页半坡聚落遗址出土的“钻孔石斧”和书第9页河姆渡聚落遗址出土的“骨耜”
提问:从“石斧”的图片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自由发言)
(石斧的刃部经过了精细的打磨,说明半坡居民已经会磨制石器了,石斧上部中部有一圆洞,说明当时半坡居民钻孔的技术十分熟练,斧上有洞,说明半坡上可能会在斧上安装木柄,便于劳动。石斧的作用主要是开垦荒地,说明半坡居民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当时磨制石器的种类很多,有石斧、石铲、石镰、石刀等;而且石器的数量很大,出土的工具达到数万件之多。河姆渡居民除使用磨制石器外,还使用骨耜。
提问:河姆渡居民为什么要使用骨耜?用石制的工具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自由发言)
(南方土质很粘,如果用石制工具,工具上必然粘上大量粘土,不利于耕作,而骨制的工具既锋利,又不粘泥土,使用起来较为方便,因此,南方多使用骨耜)。[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看图:半坡出土的鱼钩、鱼叉。
渔猎仍在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提问:原始畜牧业是如何从狩猎发展起来的?原始畜牧业的产生和弓箭的出现有什么密切关系?谁能描绘一下当时的景象?(学生作出一些推测后,教师再补充)
由于弓箭的发明,猎物多了,人们一时吃不完,就把受轻伤的动物或活捉的驯养起来,慢慢就成了家禽家畜。当时人们已学会饲养猪、狗、牛、羊、鸡等等。
看图:书第8页半坡聚落遗址出土的石磨盘。
提问:磨盘最主要的用途是什么?(磨粮食)
从而证明半坡居民已经会种植庄稼。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粟就是谷子,粟和水稻分别是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主要粮食。
提问:你能分清他们各自种植什么吗?你的依据是什么?(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地处北方,以种植粟为主;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地处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
提问:粮食收获后,用什么容器可以装粮食及种子?(自由发言)
看图:书第9页半坡遗址出土的鱼纹彩陶盆和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黑陶钵。
提问:陶器的主要材料是什么?(水、土)
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制陶器是原始手工业的一个重要部门,在半坡所发现的陶器里面,完整和和可以修复的就有1000多件,碎陶片竟有50万片以上,半坡出土的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大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河姆渡出土的陶器有黑陶。
提问:陶器的用途你能说出哪些?
陶器可以用来存放、储存物品,特别是水和液态食物,使人类的食物不仅可烧烤而食,又增添了蒸煮的方法,增加了营养。这些陶器既是实用的生活器具,又是精美的原始艺术品。
提问:比较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有:21世纪教育网
A. 处于大致相同的社会发展时期;21世纪教育网
B. 都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形态,兼有饲养、渔猎采集等经济活动;
C. 都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D. 都普遍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陶器等。
不同之处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B. 建筑房屋的特点不同:半坡居民的房屋是半地穴式;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是干栏式建筑。
C. 代表性农作物不同:半坡居民是最早种植粟的居民;河姆渡居民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
D. 陶器所反映的艺术风格不同等。
距今四五千年前,在山东大汶口一带又有了原始居民。这些居民以农耕为主要的生产方式。21世纪教育网
看图:山东大汶口墓地出土的陪葬品:玉铲、镂孔象牙梳
在大汶口遗址的墓葬中,有的随葬品如陶器、玉器等多达180多件,有些墓葬只有一两件随葬器,甚至什么随葬器也没有。
提问: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21世纪教育网
这种现象说明,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聚落的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
〖小练习〗
问题:河姆渡原始原始居民会蒸米饭吗?
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
2、如果你认为“会”蒸米饭,请用文字表述出来或画出示意图。
3、如果你认为“不会”,也请说出理由。
习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距今年代是( )
A.约五六千年 B.约一万八千年
C.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D.约四千多年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粟的种植始于( )21世纪教育网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
C.大汶口文化时期 D.黄帝和尧、舜、禹传说时期21世纪教育网
3.已有贵贱贫富之分的原始居民是( )21世纪教育网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二、双项选择题
1.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的远古居民是( )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C.北京人 D.大汶口原始居民
2.关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妇女是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
B.农耕是主要的生产活动
C.没有贵贱贫富和阶级的差别
D.已经有了贵贱贫富和阶级的差别
三、识图题
观察下图,请回答:
①这是什么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②请说明这一时期的居民在生活方面比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了哪些进步?
答案:
一、1.A 2.B 3.D
二、1.BD 2. AC
三、①是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②说明这一时期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