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2.8《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历史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2.8《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历史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8-05 09:24:00

内容文字预览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学设计
所属学科或领域:历史
适于的学段/年级: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历史中的大变革时期,而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等方面出现起伏跌宕、纷繁复杂的种种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化,所以本课在整个教材中的重要作用是很突出的。然而本课知识跨度非常大,从劳动工具的演变涉及到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影响,还有一系列社会变革的成与败。因此本课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突破生产工具、方式进步引起社会变革的教学难点,又要突出商鞅变法的重点,成为本课教学成败的关键。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铁犁、牛耕等生产工具的使用情况,理解先进的生产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
通过分析理解“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社会现象,认识到封建生产关系比奴隶制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
2. 过程与方法?
在了解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归纳并认识从石、木、骨、蚌农具到铁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革命;?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3. 情感与价值教育?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学重点?
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
生产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1. 向学生介绍阅读《中华五千年》等有关通俗读物,收集商鞅变法等有关资料。?
2. 布置学生编练《商鞅舌战群臣》、《立木赏金》等小剧。?
3. 制作相关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古代的中国社会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同学们都见过哪些农业生产工具呢?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以生产工具来引入本课。?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板书)?
劳动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现代化的生产工具让人难以想象古代的生产工具是怎样的。?
指导学生回忆西周以前的古代农具都有什么?它们的制作材料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归纳表格。(多媒体投影演示)?
制作材料 工具 优点与缺点
木、石、骨、蚌 耒、蚌镰 廉价,硬度不够,不耐用
铜、青铜 很少用于农业生产 铜珍贵,质地软;青铜虽硬,但脆、易断
铁 耙、镰、锸、锄、铲21世纪教育网 蕴藏丰富,开采方便,质地坚硬
师生互动:根据表格所反映的原始生产工具在使用时劳动效率如何??
由于劳动效率低下,形成了在贵族的田地中大规模集体耕作的景象,称为千耦其耘。?21世纪教育网
师生互动:铁制农具的使用,带来了怎样的积极性?学生回答。?21世纪教育网
师生互动:请同学们观察投影展示的“战国铁犁铧图”,猜一猜它有哪些功能?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战国时期耕作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并在犁上安装了铁犁铧。?
师生互动:牛耕的使用,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学生回答。?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提出问题:当时在人们的名字中出现了“牛”“耕”说明了什么?帮助学生认识,牛耕在当时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为人们所向往的。?
师生互动:史书中记载了这样的生产情况:“公作则迟”“分地则速”。这样的记载反映了怎样的生产状况?学生回答。?
个体小农生产已经开始取代了大规模的强制性的集体耕作,新兴的地主阶级和个体小农登上了历史舞台。
教师总结: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进步 → 社会关系的变化(板书)?21世纪教育网
二、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板书)?
阅读课文,投影展示《战国形势图》,要求学生快速搜寻课文内容,找出改革家的名字及所在国家,在图中找出相应的地理位置。将战国时各国的改革情况归纳表格。
诸侯国 改革家
魏国 李悝
楚国 吴起
韩国 申不害
齐国 邹忌
教师总结:政治经济领域出现巨大的社会变革(板书)?
春秋以来,由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其统治,发展生产,掀起了改革风潮。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最彻底的。(引出下一目)?
三、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板书)?
1. 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板书)?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商鞅。(介绍商鞅其人其事。)?
师生互动:秦孝公为什么会重用商鞅进行变法?商鞅是怎样开始变法的??[21世纪教育网]
课堂活动:?
指导学生表演“商鞅舌战群儒”、“立木取信”的故事。?
教师评价:?
通过同学们的精彩表演,我们对商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商鞅究竟是如何进行变法的??
2. 商鞅变法的内容(板书)
师生互动:秦国要想富强,首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为了发展秦国经济商鞅应该怎么办?
怎样才能使秦国的军队有战斗力?对无军功的旧贵族可以世袭爵位,有军功将士得不到奖励的状况应该怎么来解决?
为了加强中央对国家的集权统治,还采取了其它的什么措施?
结合课文P43页内容,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选择几个小组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教师随时加以引导和启发。
教师总结:?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商鞅变法的各条内容:(投影展示)
编制户口,加强刑法
奖励生产 奖励军功
承认土地私有21世纪教育网
推行县制
统一度量衡?
3. 变法的作用(板书)
师生互动:《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你从商鞅变法一事中得到什么启示?我们今天应学习商鞅的哪些精神?学生讨论,抒发自己的见解。
师生互动:组织学生根据商鞅变法的内容,逐条分析其作用,然后进行归纳。经过商鞅变法,使百姓生产积极性提高,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旧贵族的特权被取消,新兴地主阶级不断地壮大,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堂小结(教师结合板书投影总结)?21世纪教育网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普遍使用铁器和牛耕,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从而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影响最大。以后我们将会学到秦兼并六国,建立起强大的统一帝国等知识。?
投影展示:
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进步(使用铁器和牛耕,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社会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崛起)

政治经济领域出现巨大的社会变革(各国竞相改革、商鞅变法)
课堂练习?
列表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课后活动?
通过本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写一篇体会;你如何评价商鞅变法?
板书设计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进步
↓ 21世纪教育网
社会关系的变化21世纪教育网

二、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政治经济领域出现巨大的社会变革 21世纪教育网
三、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
1. 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2. 商鞅变法的内容
3. 变法的作用
教后反思:?
1. 这节课知识跨度大,并涉及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问题,但鉴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重点的设计应放在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上。本课教学中基本做到了由具体知识提升到理论,但涉及而不深入,点到为止,避免了陷入到理论知识中而花费大量时间。用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表演等一系列活动来深入分析变法的历史史实,从而突现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2. 本节教学注重师生的互动与交流,教师在及时启发和引导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和参与的积极性,结合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抽象的书本知识能直观形象的展现给学生,学生积极参与谈论、表演等活动,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较佳。?
3. 教学中注重了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等能力。教师设问由浅入深,学生训练由简到难。例如:本可从课堂中到课后需要总结三个表格:第一个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表格在提问回答的基础上由多媒体投影逐步展示出来,学生可直接观察认知:第二个各国变法改革的表格由教师列出框架和项目要求,学生在快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填写表格;第三个表格总结安排在课堂练习中,要求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知识归纳出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从而锻炼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同时巩固了本课所学的重点知识。?
4. 不足之处,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较多,但相应的评价较少。最后学生练习时,由于时间紧张,也未能选出较好的学生作品加以展示,这是本课教学一大遗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铁犁、牛耕等生产工具的使用情况,理解先进的生产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通过分析理解“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社会现象,认识到封建生产关系比奴隶制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机器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了解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归纳并认识从石、木、骨、蚌农具到铁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革命;从完全的人力耕作到利用畜力是农耕动力上的革命;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
  〖重点与难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分析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教学过程〗
  导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我们今天的农业生产都有哪些工具?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
   一、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现代化的生产工具让人难以想象古代的生产工具是怎样的。
  指导学生回忆西周以前的古代农具都有什么?它们的制作材料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归纳表格。
制作材料 工具21世纪教育网 优点与缺点
木、石、骨、蚌 耒、蚌镰 廉价,硬度不够,不耐用
铜、青铜 很少用于农业生产 铜珍贵,质地软;青铜虽硬,但脆、易断
铁 耙、镰、锸、锄、铲等 蕴藏丰富,开采方便,质地坚硬
  原始生产工具的使用,劳动效率如何?
  由于劳动效率低下,形成了在贵族的田地中大规模集体耕作的景象,称为千耦其耘。
  铁制农具的使用,带来了怎样的积极性?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插图《战国铁犁铧》,这是做什么用的?学生回答。
  战国时期耕作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并在犁上安装了铁犁铧。
  牛耕的使用,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学生讨论。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提出问题:当时在人们的名字中出现了“牛”“耕”说明了什么?帮助学生认识,牛耕在当时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为人们所向往的。
  史书中记载了这样的生产情况:“公作则迟”“分地则速”。这样的记载反映了怎样的生产状况?
  个体小农生产已经开始取代了大规模的强制性的集体耕作,新兴的地主阶级和个体小农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阅读课文,将战国时各国的改革情况归纳表格。[21世纪教育网]
诸侯国 改革家
魏国 李悝
楚国 吴起
韩国 申不害21世纪教育网
齐国 邹忌
  三、 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
  春秋以来,由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其统治,发展生产,掀起了改革风潮。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最彻底的。
  秦孝公为什么会重用商鞅进行变法,指导学生表演“商鞅舌战群儒”、“立木取信”的故事。
  前356年,变法开始。
  1.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提问:具体怎样实施?这项措施会产生什么效果?
  教师指导学生回答问题。
  2. 奖励生产。
  重视农业生产,这项措施产生了什么结果?21世纪教育网
  3. 奖励军功
  这项措施的效果怎样?但是,它又触动了什么人的利益?
  4. 承认土地私有。
  这项措施保护了哪个阶层的利益?它又引起了哪个阶层的不满?
  5. 推行县制。
  通过这项措施,加强了诸侯国君的权力。
  6. 统一度量衡。
  看插图《商鞅戟》、《商鞅方升》,帮助学生了解统一后的秦国度量衡。
  秦国商鞅变法十八年,秦国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指导学生小组讨论:秦国哪些地方与以前不同了?
  总之,经过变法,秦国成为国富兵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小结:鼓励学生阅读了解商鞅的结局,提出问题:你如何看待商鞅的结局?
  商鞅变法上有国君的支持,下有百姓的欢迎,加上商鞅本人的决心,改革有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获得了成功。同时,任何改革和创新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使学生认识,只有勇于战胜波折,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具有创新、献身的精神,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教案点评:
  在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教师通过设计对比表格,引导学生归纳对比不同时代的生产工具,及其代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产生深刻的认识,又能使学生获得历史纵深感,加深对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本规律的认识。
  在讲解商鞅变法时,教师又通过指导学生表演“商鞅舌战群儒”、“立木取信”的故事,使学生充分体会历史情境,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能力。同时,这样的教学设计,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参与度得到了保证。
1、商鞅变法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C、得到了国王秦孝公的支持   D、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一、填空题
  1.战国时期,占有大量土地的奴隶主,成为______,为地主耕种田地的奴隶,成为_______。两个新兴的阶级产生了。
  2.公元前_______年,商鞅在_____的支持下开始变法。通过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______的封建国家。21世纪教育网
  二、单项选择题21世纪教育网
1.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
  A.牛耕的推广    B.农业上使用肥料
  C.都江堰的兴修   D.铁器的广泛使用
  2.我国生铁冶炼技术的掌握,比欧洲早(  )
  A.900年   B.1500年   C.18OO年   D. 1900年
  三、双项选择题
  1.下列城市中,既是战国时诸侯国都城,又是新兴的封建城市的是(  )
  ①大梁②陶③邯郸④郢⑤宛⑥临淄⑦棠溪
  A.①③ B.②⑥  C.④⑥  D.⑤⑦
  2.关于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正确的评价是(  )
  A.是人民推翻奴隶主贵族的运动21世纪教育网
  B.是一次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斗争
  C.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21世纪教育网]
  D.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21世纪教育网
  四、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②这句话是针对什么人说的?试对商趣的做法加以评价。
  五、认图题
  观察下图,请回答:这幅图反映了什么内容?
  答案:
  一、l.地主 农民  2.356 秦孝公 富强
  二、1.D 2.D
  三、1.AC 2. CD
  四、①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用一种办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
  ②针对反对变法的旧贵族势力。商鞅变法顺应了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五、反映了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中的一项内容:奖励耕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教案
〖课程标准〗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在生产上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了解“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社会现象。
  在了解商鞅变法的史实基础上,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以提高学生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收集材料。学习收集材料的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石器组、木器组、铜器组和铁器组等几个组,收集相关的生产工具资料,整理后以各种形式在课堂上展示,比较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的情况。继而分析、归纳出从石、木、骨、蚌农具到铁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变革;从完全的人力耕作到利用畜力耕作,是农耕史上的一次变革。
  编演历史剧。指导学生收集商鞅变法的资料,通过自编自演历史剧,懂得编演历史剧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编演、观看历史剧,了解商鞅变法的艰辛史实,体会商鞅的创新精神和昂扬的斗志。
  辩论。教学生辩论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通过积极辩论产生知识的火花。学习了商鞅变法的新知识以后,让学生通过广泛的辩论,明白商鞅变法符合时代要求,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史书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商鞅为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比较生产工具的变革情况,了解它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通过商鞅变法的教学,使学生明白商鞅变法符合时代要求,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培养学生勇于改革的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揭示商鞅之死,使学生理解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
  通过分工合作收集资料、编排历史剧,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学习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过程与方法方面,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难点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从生产工具的进步到生产方式的变革再到社会变革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除使用讲述法等传统教学方法以外,注重采用比较法、讨论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并且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为教学服务。                                                   〖板书设计〗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
                  2.生产方式的变革
                二、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三、商鞅变法
                  1.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3.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
  告诉学生查资料的途径 提前一周通知学生从已学内容(第1至7课)中或博物馆去寻找生产工具的变革情况,或者告诉学生相关的历史学习网址,如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网址(http://www.nmch.),让学生到网上去检索生产工具的变革情况。
  分工合作 将学生分成石器组、木器组、铜器组和铁器组等几个组,确定各组召集人。各组分头去查找资料,了解每一类生产工具的使用年代、制作材料、代表性工具、优缺点等信息。将检索的材料写成小文章或制作成课件,上课时向同学们介绍。
  编演历史剧 将有兴趣的同学组织起来,寻找资料、自己编写脚本、排演商鞅舌战顽固大臣的历史剧。[21世纪教育网]
收集资料 查找有关商鞅的资料,全方位的了解商鞅,为课堂辩论做准备。21世纪教育网
〖教学过程〗
导课,揭示课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我们的祖先一直不断地在努力着。从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到西周时期的铜制工具,生产工具的每一次进步,都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普遍使用铁器和牛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你们知道这些变革的具体内容及其深远影响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学习新知识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生产工具的变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所搜集的资料,分石器组、木器组、铜器组和铁器组,分别向大家介绍一下每一类生产工具的使用年代、制作材料、代表性工具、优缺点等情况。我们来比一比,看哪组同学准备得最充分,介绍得最好。
  在学生介绍完了生产工具的变革情况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以下图表。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是人们并没有停止思考,又在探索:能不能利用家畜的力量来帮助人们从事生产,减轻人们的负担呢?引导学生了解早在春秋时,劳动人民就摸索出了牛耕技术,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使用木制、石制工具时,奴隶们怎样才能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集体合作,共同劳动)
  古书上把这种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叫做“千耦其耘”。当铁制工具和牛耕使用并推广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还需要奴隶们进行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吗?
  (不需要,铁犁牛耕的推广,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如果奴隶主仍然残酷剥削和压迫奴隶,奴隶们会有生产积极性吗?
  (奴隶没有人身自由,生产得再多,自己还是什么也没有,不会有生产积极性)如何调动奴隶们的生产积极性呢?于是一部分开明的奴隶主尝试着改变剥削方式,他们把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劳动者,每年收获的时候向承租人收取大部分收获物作为地租。劳动者通过一年的耕耘,也可以留下一小部分收获物供自己支配。你们觉得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会带来什么结果呢?
  (劳动者为得到更多的收入,努力工作)
  史书上把这种情况叫做“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可见,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个体生产逐渐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在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中,劳动者不再称奴隶,而叫农民,那些开明的奴隶主就成了新兴地主,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争不断。处在那样一个战乱时代,怎样才能避免被兼并的厄运呢?
  (发展生产,富国强兵)
  为了富国强兵,战国时各国纷纷进行改革,主要有: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齐国――邹忌的改革,一时出现了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在众多的变法中,变法最彻底,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各国为什么要变法?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两点:第一,新兴地主要想建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就必须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各种特权;第二,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现实压力,迫使各国变法。这也是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谁知道商鞅?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商鞅的生平吗?
(商鞅原是卫国没落贵族的后代,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因在秦国变法有功,秦孝公封他商地等十五邑,因此称为商鞅。商鞅从小就立下了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当听到秦孝公下令求贤的消息,便来到秦国,向孝公进献富国强兵之术,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得到孝公的信任,进行变法)
  商鞅的变法主张虽然得到秦孝公的赏识,但是顽固派大臣却极力阻挠,双方在朝廷上进行了唇枪舌战。他们是怎样进行激烈辩论的呢?请看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历史剧《商鞅舌战顽固大臣》。
  商鞅舌战的情况:甘龙首先反对变法,他说:“圣人教导百姓,不改变旧的习俗;聪明的人治理国家,不改变旧的法制。用老办法教民治国,官吏习惯,百姓也安心。”商鞅驳斥道:“治理国家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只要有利于国家,就用不着去学习古代。从前,商汤和周武王并没有按照古法办事,却都打下了天下。夏桀和商纣王并没有改革旧法,却都亡掉了国家。所以,反对古法不一定就错,遵守古法不一定就对。――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顽固大臣问:“秦国怎样才能富?”商鞅答:“奖励耕织。”
  顽固大臣问:“秦国怎样才能强?”商鞅答:“奖励军功。”
  看完刚才的历史剧,同学们对商鞅的变法主张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一起把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来归纳一下,秦国怎样才能富,怎样才能强,怎样才能使秦国军队有战斗力?
  (奖励耕织、奖励军功)
  秦国要实现长久的富强,在战国七雄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得到谁的支持?
  (人民)
  为解决将士、农民的后顾之忧,土地的归属问题自然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于是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使秦国的变法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秦国为什么时有旧贵族的叛乱?
  (分封制使地方权力过大)
  如何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建立县制,县令由国君任命)
  怎样才能更好的控制人民?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如何解决经济混乱的状况?
  (统一度、量、衡)
  经过上述启发,完成下表:
  商鞅变法十八年,秦国面貌为之大变。请学生们想一想,哪些地方与以前不一样了?
  (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政治制度是县制;土地所有制是私有制)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
  (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秦灭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就是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和伟大功绩。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但却触犯了哪些人的利益?
  (旧贵族的利益)
  旧贵族会怎样对待商鞅呢?
  (旧贵族对商鞅恨之入骨,秦孝公去世后,他们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
  商鞅被捕后,惨遭车裂而死。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
  同学们讨论一下,商鞅为变法而死,值得吗?引导学生认识,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商鞅为实现抱负不怕牺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商鞅死后秦国的变法会不会失败?请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学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出以下几点:商鞅变法上有国君的支持,下有百姓的欢迎,加上商鞅本人的决心,改革措施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获得极大成功,商鞅虽死而秦法未变。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同学们有哪些启发?
  布置作业
  写一篇有关商鞅和商鞅变法的历史小论文,题目自定。
〖教案说明〗对大多数初一学生来讲,历史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他们对历史充满了好奇,求知欲极强。作为历史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本课的宗旨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前通过分工合作收集资料、编排历史剧等准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检索资料的能力、历史想像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表演、辩论等),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本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前的准备工作。因此,师生的课前准备要充分,教师要做好组织、指导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本课活动较多,教师要根据班级的差异适当地调整。需要指出的是,教学过程中括号里的内容为启发学生回答的内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案点评〗 该教案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材的处理能紧紧围绕《标准》,精心组织教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