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3.13《秦帝国的兴亡》历史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3.13《秦帝国的兴亡》历史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8-05 09:24:00

内容文字预览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教学目标〗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教学建议〗
  第一步 让学生课前查找陕西省地区的民俗风情,如秦腔、房屋(在设计上和中原地区不同)的特点、新浪网(sina支那也就是秦)名称的来历,如果有学生去过陕西省可以让学生自己描述对当地的人土风情的感触。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感受到秦朝至今还对我国产生影响,同时也可以查找有关陕西省的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多少 上网查找秦朝的文物古迹:骊山秦兵马俑、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墓、咸阳阿房宫遗址、秦始皇坑儒遗迹。当然在进行这项工作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比如学生有旅游的资料图片最好,上网查找的资料打印然后同学传阅做到资源共享。
  第二步教师在讲授之中可以把学生的资料分类,找出最好的图片和资料可以在讲课时采用,并且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由学生自己讲述。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通过认识秦朝的文物古迹来分析秦朝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同时总结秦朝在统治国家中有那些经验教训。
  〖重点难点〗:秦的统一和秦朝统一的措施;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统一的措施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区别。
  〖教学过程〗
  首先让学生观看教材北京师范大学版的64页的秦始皇人物像,教师可以用课件打出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和毛泽东的诗词:“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然后教师提问:后人为什么在抒发感情是都要提到秦始皇?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这一课。
  一、秦灭亡六国:
  关于战争主要讲述长平之战,讲述战争过程时最好用兵马俑图片,如战士俑、将军俑等这样可以使学生有直接感观。让学生发言讲述“纸上谈兵”成语的来历,并且看书64页中的内容后教师把结果告诉学生:统帅阵亡,赵国四十万官兵向秦军投降,秦国占领上党,但上党人民却归属赵国不投降秦国;于是秦军作出只饶恕二百四十个年轻官员,纵回赵国,使他们报导凶信赵国,全国震恐。让学生分析这个结果对秦国和六国的有什么影响
  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把柏杨的先生的见解读给学生,并同时讲解战争的方针对全局的影响:“任何一个具有高贵心灵和具有远见的将领,决不杀降。俗云:‘杀降者不祥。’杀降的功效是立竿见影的,但杀降的后遗症造成的伤害,可是长久不愈。白起先生虽然不久就死于非命,但我们并不人为那是杀降的报应,因杀降的报应比那严厉得多,国家。社会,甚至人民的道德品质,都要为杀降者付出代价。”讨论之后告诉学生历史的结果是自长平之战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教师要分析秦国打赵国的原因:赵国是燕国。齐国的屏障,同时赵国最早在军队中实行“胡服骑射”学习匈奴的骑兵赵国的杀伤力对秦国的危害很大,因此秦国对于这次战争是很重视的他们在战术上和外交上都是有计划。有准备地对付赵国。因此长平之战之后秦国基本上稳操胜劵开始了灭亡六国的行动。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开始了秦统一六国,从公元前475到公元前221年为时二百六十年的战国时代就全部结束了。秦朝统一的过程可采用战国的地图放在实物投影的最底层,各战国的国家用一种颜色写上各国的名称,把秦国的国家图成一种颜色,每秦国消灭一个国家就用秦国的颜色压在战国的国家名称上面。先让学生把40页的自测《战国形势图》填在书上,教师把秦灭六国的过程在黑板上画出,并附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的表:
顺序  国别 亡国年代 亡国年份 立国年数
1 韩王国21世纪教育网 70 前230 104
2 魏王国 70 前225 145
3 楚王国 70 前223 519[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 燕王国21世纪教育网 70 前222 111
5 赵王国21世纪教育网 70 前222 105
6[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齐王国 70 前22121世纪教育网 139
  统一之后的秦朝疆土(秦朝的疆域是东:大海;西:陇西;南:南海;北:长城)可在统一六国的地图上把秦朝的疆土罗列上,同时和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比较,这样一来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秦朝在我国的什么方位。如果没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找出秦朝包括现在哪些省和自治区。
  二、秦朝统一
  让学生找出秦朝的古迹:骊山秦兵马俑、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墓、咸阳阿房宫遗址、秦始皇坑儒遗迹灵渠;并向学生推荐《古文观止》中的《阿房宫赋》,同时让学生发言谈谈对这些古迹的看法。
  教师讲述秦朝的特点:第一个封建王朝、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
  教师提问: 秦朝和战国时期的秦国有什么区别
  战国时期的秦国是诸侯国,疆域比秦朝要小的多。秦朝再沿用秦国以前的政治制度以不能适应新的朝代,因此秦朝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调动学生分析分封制的弊病:中国历史上诸侯国战乱500年,削弱了周王的权力。战争对中国的生产发展起了破坏作用,当然以后诸侯为了各自的生存使用了铁器。进行了变法才使生产力有了发展,战争对生产的破坏是无法估量的,因此秦朝的统一是人民的愿望。秦朝制定的措施让学生总结,但教师要向学生提供资料如关于战国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告诉学生“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行。”教师要解释内容及上表“秦朝政权机构表”之后提出如下问题
  1 皇帝称号的由来
  让学生看书67页“每课一得”,夏商周三代最高统治者称王,秦皇帝采用泰皇最贵之说和上古“帝”位号,建以“皇帝”称号,从此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中国沿用了两千多年。
  2 秦朝的行政机构在现今的政治机构中是否还有?
  郡县制的制定对中国历史影响很大,直今我们还保留着县和县令(长)的制度
  3 “车同轨,书同文”对秦朝有什么益处?
  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对后世影响很大, 后世文字字体都可渊源于秦朝。可以提示学生在历史博物馆中如果有竹简上笔画规整的小篆就是秦朝的重要的文物。车同轨有利于经济发展和调动军事力量。
  4 经济上秦朝有那些政策?不统一钱币对秦朝的危害是什么?
  货币统一需要教师讲解的有:各国的钱币特点,注意彼此之间不等值,会给秦朝的经济发展带来混乱,还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六国又会复辟。
  5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它进步在哪儿?(相对春秋战国而言)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就当时而言统一是人民的愿望,周朝自周平王以来国家就出现诸侯争霸,各国为了能此时作为霸主彼此之间征兵、征税无形地给广大的人民增加负担,同时战争也给人民带来了灾害,因此秦朝的统一是人民的要求。同时战争对生产力的破坏也是极大的,统一可以是人民安心生产,生活也相对安定。
  6 你能在秦朝文物古迹中看到秦朝有什么特点?
  从兵马俑和长城看秦朝的傜役繁重,如提示学生“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为什么孟姜女要哭倒长城,这个故事反映了秦朝什么社会问题?关于长城可以从许多方面的问题如手:现代人的看法和秦朝人的看法不同。从兵马俑看备秦朝的徭役沉重,让学生可以分组讨论找答案。学生讨论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分别发言对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总结秦的统一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秦的统治极为残暴因此它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在这段统治时期秦始皇为了加强专制作出了如下的事件:
  1) “焚书坑儒”秦始皇采用李斯的建议,下令将秦国以外的史书以及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烧毁,仅留医药、占噬和种植之类的书。并规定聚谈《诗》《书》的人斩首,是古非今的人灭族,并把敢于非议秦始皇的儒生和方士460余人全部活埋。提示学生大多数是思想领域的书籍。
  如果你生活在秦朝参与了前课“诸子百家”的讨论后会有什么后果?(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自己的感想),“焚书坑儒”的事件可以让学生评价它的后果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 秦始皇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他建造宫殿和陵墓,如: 兵马俑、阿房宫和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历史记载仅这两项工程,秦始皇就征用70余万劳力)当时有民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骨相支柱”。(男丁都被征役而死,故父母相戒生男不如生女)
  3) 秦朝的法律以残酷著称如“族诛”(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连坐”(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因此在秦始皇病死之后就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反秦朝。
  三、 陈胜、吴广起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让学生找出如下内容:
  1 陈胜、吴广的出身:陈胜、吴广是农民(可以把<史记陈涉世家》)。
  2 起义的地点:大泽乡(今安徽省宿洲境内)
  3 起义建立的政权:陈胜自立为王,国号“张楚”
  4 其他队伍的来源
  六国贵族也纷纷加入,其中有项羽(楚国)和刘邦,从中可以看出六国的力量也在等待时机进行反抗。同时在秦朝的各个阶层(农民。贵族。 儒生和方士)中也有对秦朝不满,因此形成了秦朝的统治者与人民对立从而秦朝的灭亡是必然结果。21世纪教育网
  5 起义的结果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只存在6个月,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六国的贵族也纷纷加入这个反秦的行列,当然六国的贵族和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目的不同。但是起义为以后项羽和刘邦灭亡秦朝打下了基础。
  6 对秦朝的影响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消灭秦军主力,同时刘邦率军攻入关中, 公元前206年刘邦占领咸阳,推翻秦朝,使秦朝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短暂的封建王朝。同时对以后的朝代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作了借鉴,后代的统治者都以秦朝的短暂的存亡作为教训。让学生总结一下秦朝的教训——如残暴的统治、秦律的严酷、沉重的徭役。
  7 讨论评价历史人物——秦始皇
  课外让学生写一篇小论文题目为:评价秦始皇的功与,或写《秦始皇》的历史剧,散文《兵马俑前的遐想》。
  教案点评:
  在课前,教师安排学生搜集整理了有关秦朝的历史和文物遗址资料,为上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体会、思考、表达各自的见解,在讨论中产生思想的碰撞,形成深刻的认识。
一、单项选择题21世纪教育网
  1.秦统一最重要的意义是(  )
  A.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B.彻底摧毁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C.中国从此开始以统一为发展主流
  D.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和发展生产
  2.秦统一是在(  )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359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前3356年
  3.秦统一后的货币是(  )
  A.圆形方孔钱   B.蚁鼻钱  
  C.铲形钱     D.刀形钱
  4.秦始皇建立郡县制和焚书坑儒是采纳(  )
  A.韩非的建议    B.蒙恬的建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李斯的建议    D.商鞅的建议
  二、双项选择题
  1.秦始皇加强中央专制集权的措施有(  )
  A.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B.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修筑万里长城,开发边疆地区
  D.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2.秦朝时修建的灵渠,连接的两大水系是(  )
  A.黄河水系  B.长江水系  C.岷江水系  D.珠江水系
  三、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
  丞相李斯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帝曰:“可。”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①上述所说的是何时何事?
  ②只有哪些书不烧?
  ③秦始皇这些措施有什么影响?
  四、识图题
  观察下图,请回答:
  ①图中是什么人?
  ②简单介绍他的历史功绩。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一、l.A 2.A 3.A 4.C
  二、1.AB 2.BD
  三、
  ①指秦朝时的“焚书”之事。
  ②只有医药、占卜和种树的书不烧。
  ③钳制了思想,加强了思想控制,摧残了文化,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莫大的损失;
  四、
  ①我国第一个封建帝王秦始皇。
  ②公元前23O年至公元前221年,当时的秦王赢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都城威阳。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以后称皇帝即秦始皇。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中央集权。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说课稿
一、本课地位: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的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课本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秦王扫六合”2、陈胜吴广起义3、秦汉战争(自学内容)。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朝代。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它存在的时间虽短,但对后世影响深远。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1世纪教育网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和拓展。以“秦王扫六合”作为本节课的主线,增加了对秦朝的短暂的存亡的探讨,以史为鉴,谈对当今的启示教训。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历史的熏陶,为现实服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网络,而且他们对新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会给予一定的关注。但初一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较少,同时对国家兴亡的概念还比较模糊。21世纪教育网
三、本课目标:
根据以上情况和大纲的要求,对本课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认识陈胜吴广起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网络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方法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技能。通过探究式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交流,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的意识。
(2)培养学生通过认识秦朝的文物古迹来分析秦朝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同时总结秦朝在统治国家中有哪些经验教训。 21世纪教育网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本课重点:
由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程度的限制,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所以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实如何让学生认识秦兼并六国的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
五、本课难点:
秦为什么能统一中国。在各个诸侯国中,最初秦国并不是最强的,但它后来为什么能统一中国,这是学生较难理解的。
六、教学方法设计:(展示课件首页)
根据要求和新课改的理念,我把本节课设计成网络探究课的形式,这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课堂的形式。在网络逐渐普及的时代,信息更为广泛,老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提高兴趣应当是我们教学当中充分考虑的问题。本节课通过网络平台,学生自学、搜集资料、讨论、动手等多种方式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七、说学法:
在本课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第一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教材的课内思考题来实现:第二是通过识图绘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八、教学目标 的实现:(结合课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下面我就结合具体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一下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 的。(展示课件)
1、复习导入 :通过提问“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并要求在事先准备好的战国形势图上填出七国的名字,然后指出是秦统一了六国,引入新课。
2、“秦王扫六合”,此目内容既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所以应当花较多时间来探讨。这里主要从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完成统一过程、秦朝的建立以及对中国发展的作用四个方面层层深入进行。21世纪教育网
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由学生回顾第二单元的内容,在讨论的基础上,我可以适时的进行引导。主要原因包括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商鞅变法增强秦国国力以及长平之战后六国无力抵抗强秦的进攻等。
完成统一的过程,这个子内容比较简单,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一目了然。涉及到成语“纸上谈兵”,可以由学生进行讲述或扮演,可以提高兴趣。
秦朝的建立及其疆域范围,我不仅仅是通过老师的演示,而是要求几个同学到黑板上大概绘制,然后展示评比,可以弥补初一学生历史地理概念模糊的不足,同时增强动手能力。
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安排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的统一是人民的要求。战争对生产力的破坏是极大的,统一可以是人民安心生产,生活也相对安定。21世纪教育网
3、陈胜吴广起义。
首先通过对学生收集的图片“兵马俑”、“万里长城”、“阿房宫”等名胜古迹,从另一个角度反映秦朝的赋税沉重徭役繁多,从而最终爆发了历史上第一场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其次起义过程,简单介绍一下“大泽乡起义”以及起义军的路线和最后的失败。涉及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最后总结一下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的意义,应着重强调其首创精神。21世纪教育网
4、楚汉战争。
楚汉战争在教材中属小字内容,只需引导学生了解战争双方以及结果即可。在讲述巨鹿之战和楚汉战争时,简介“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等成语典故的来源。
5、练习巩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秦朝21世纪教育网
想一想:秦为什么能统一中国?秦的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
九、板书设计 :
一、“秦王扫六合”
a) 秦统一的历史背景
b) 秦统一的经过和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1年)21世纪教育网
c) 秦统一的历史意义21世纪教育网
二、陈胜吴广起义:
(1)起义的原因
(2)简单的经过(公元前209年)
(3)项羽刘邦领导:A、巨鹿之战 B、秦朝的灭亡
三、楚汉战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1)性质:争夺帝位
(2)结果: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最后,我再说明一下我的课件的设计思想。(结合课件简单说明)21世纪教育网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分析和安排,请各位老师指教。谢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学设计
所属学科或领域:历史
适于的学段/年级: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1世纪教育网
一、教材分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朝代。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仍避免了不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秦的统一为以后中国疆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秦代开始的政治、经济制度也为以后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统一的国家的建立,回忆他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华夏族的形成。它存在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对当时世界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秦人”同“汉人”和“唐人”一样,成为世界各国对中国人民的代称。秦的灭亡给后世提供了借鉴。
本课的内容分三部分:“秦王扫六合”“陈胜吴广起义”“楚汉战争”三者之间的发展线索是秦的统一、灭亡、西汉的建立。秦兼并六国的历史意义是重点。为什么能兼并六国是难点。本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很重要,本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时期一统天的局面,本课是封建社会统一时期的开始,所以地位很重要。21世纪教育网
二、学情分析
本课时间距离学生遥远,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课前收集一些此时期的成语故事或编演课本剧《长平之战》,学生在课前就对这一时期有简单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对本课内容感到陌生,让学生讲故事,演义历史会让学生拉近与历史的距离,学习时能自然而然对本课内容感兴趣,学生在演义的时候能加入一些个人观点,学生比较接受这种方式学习。学生在课前早就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有所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状态,百家争鸣,商鞅变法这些知识已具备,也具备了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具备了加工处理资料的能力,课前让他们准备成语故事及课本剧能够完成。21世纪教育网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希望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学到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让学生看图掌握统一的过程,让学生有处理资料、分析、归纳、概括、识图,掌握直观记忆法,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培养学生唯物看待历史,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学会用历史为现实服务。
知识能力:
了解秦统一的背景,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识图,了解秦兼并六车的基本史实。
通过对“揭竿而起”、“四面楚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成语典故的运用,了解本课中相关的一些基本史实。
通过联系、直观、对比的方法,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陈胜吴广起义学习知道秦的暴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21世纪教育网
让学生主动参与讲故事,演课本剧演义历史,教师指导学生处理资料。教师指导、帮助、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学生是民主商量,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提供课程资源,采用灵活的学生喜接受的评价方法。
五、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要与学生课前有所沟通,指导学生收集的资料,检查成语故事及课本剧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课件要熟练掌握。
(二)教学或活动过程
1导入:图片问题导入,看图回答我国进入封建时代的时间,战国七雄是哪些国家?学生明确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是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统一时期从秦朝开始,本课讲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建立。
2新授:21世纪教育网
⑴秦统一的背景:
①战国以来秦统一成为大势所趋。首先,从经济条件方面,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其次,从民族关系方面,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族在中国境内形成一个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经济文化水平高,是一个核心民族,克服周边的民族离心力,促进各族人民逐渐融合。再次,各族人民都要求统一,农民是统一最热城的支持者,难以忍受战争带来的痛苦和负担。工商业者也渴望统一,政治上分裂状态,关卡林立,限制了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地主阶级更要求统一,保证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商鞅变法: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
③长平之战: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秦统一的背景可做为6分的大题,通过竞赛的方法小组承包的形式来完成,小组在一起探究合作共同完成此问题,教师进行拔高补充通过启发引导来突破本课难点:为何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可以通过“纸上谈兵”的典故突破难点或编演课本剧《长平之战》,拓展知识,增加深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⑵秦统一的过程:
①人物:秦始皇赢政
②时间:公元前至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③都城:咸阳
④意义:结束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让学生结合地图讲解统一人物、时间、都城、过程。共9分,分小组承包完成,各小组探究学习,派代表到屏幕前依据地图进行讲解,讲解有疏漏,本组其他在座成员补充,教师要及时补充纠正错误,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识图使用地图能力,通过秦的疆域图形象直观、中外古今联系拓展秦统一的历史意义,从而解决本课重点同时也实现了本课的情感目标。)
⑶秦的灭亡
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秦的统治:第一阶段是陈胜、吴广起义打击了秦朝统治,第二阶段是刘邦、项羽领导农民起义推翻秦统治。灭亡时间是公元前207年。
(教师看图讲解,让学生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认识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实现情感目标。由于此处不是重点不必过多讲解,可通过成语典故了解相关史实。)
⑷楚汉战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皇位,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历史上称楚汉战争。
(通过成语典故:“破釜沉舟”“四面楚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成语了解史实。通过竞赛回答相关成语)
3小结: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设计本课知识结构,教师展示学生作品,评出最佳作品,再展出教师的设计同学生的进行比较,找出不足与优点,互相取长补短。让学生依据大家比较认同的结构形式进行总结。
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背景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七国实力最强的国家
长平之战使六国无力抗秦21世纪教育网
秦 21世纪教育网
帝 人物:秦始皇赢政
国 建立 时间:公元前221年
的 都城:咸阳
兴 意义: 结束春秋战国以来割据混战的局面.
亡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灭亡 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 沉重打击了秦的残暴统治。
灭亡:公元前207年,秦灭亡
21世纪教育网
(此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动手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与学生本着商量的原刚,营造民主氛围,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建立良好师生情感)
4 巩固:让学生依据内容标准设计问题,教师要进行充分指导。[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让学生学会出题,就是让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
5作业:继续完成课堂没完成的知识结构设计,预习下一课。
六、评价
通过小组竞赛评价学生学习,很成功。
七、教学自我反思
本课设计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课标把握到位,重难点突出,但是难点之处可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将长平之战编成课本剧,突破难点,注重教学的创新,竞赛法为了避免问题简单造成混乱的局面,可以通过承包大题的方法得以解决,多媒体的使用要恰到好处,不必面面俱到,本课课件我只用了几张地图,这样避免被课件牵制的现象,效果良好。本课时间分配合理是因为重点、难点处理恰当,如果在农民起义及楚汉之争时间过多,让学生展开时间就会不够时间,所以教师在处理不是重点之处,直接由教师讲解即可。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肢体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建立良好师生情感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