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教学设计
所属学科:历史
适用年级: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中的一课。
1.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分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经过数百年的冲突与交往,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而北方民族大融合又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隋唐时期的大一统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本课共设有两目:一是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二是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大融合的措施。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各族人民在中原和内地杂居、交往,民族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主流。孝文帝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顺应时代潮流,实行了改革。所以,孝文帝改革是边疆少数民族内迁、民族融合的产物,而孝文帝推行的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又进一步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识读“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知道“五胡”的名称及分布的地区,进一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能够概述出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措施。
分析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学会评价历史事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识读“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感知这一时期北方民族融和的情况。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通过思考“你如何看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具体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北方、西北方的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在冲突与交往中相互融合、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 让学生理解一个国家的强盛是靠各民族齐心合力的结果,从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培养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
教学重点:北魏季文帝改革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改革在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隋唐时期的北方汉人已是胡汉融为一体的汉人了,这与孝文帝的改革是不可分的,孝文帝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因此,孝文帝改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学习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社会改革,最终与汉族融合在一起,而不保持其民族的本色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从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靠拢、与先进民族同化这一历史发展规律来分析。
教学理念及方式: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论从史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鉴于对《标准》的理解,对教材、教学环境、学生等因素的分析,确定在本课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启发、引导为主,多媒体课件演示为辅,引导学生的思维由集中到发散,由发散到集中,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学生的活动采取分析讨论、探究等形式。
教材处理
1. 将课文中的第一目(楷体字部分)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列为学习的内容。
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纳入学习范围有利于学生对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措施的理解。
2.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一目中加入相关的图片。
由于民族融合对初一学生来讲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因此,在学习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时,将反映当时民族融合的一些图片出示给学生,增强学生对民族融合的感性认识。
教学活动内容:
(一)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搜集北魏孝文帝迁都的有关资料。 21世纪教育网
制作辅助教学的课件。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班同学中有没有少数民族?
几个少数民族的同学都站了起来。这些少数民族同学坐在汉族同学一块儿为什么我们用眼睛分辨不出来?21世纪教育网
学生:因为我们的语言、服装、生活习惯相差无几。
教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
教师就民族汇聚一词引入新课。21世纪教育网
2、讲授新课
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屏幕显示) 21世纪教育网
教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和西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与汉族逐渐汇聚。那时侯都有哪些少数民族内迁?下面,请同学阅读书本的第一目,了解“五胡”指的是哪五个少数民族,他们分布在什么地区?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指导学生读书读图)
学生回答:(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师:请同学继续思考:这些少数民族为什么要内迁,这些民族内迁到中原会带来什么影响?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各民族的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就以鲜卑族为例,了解当时民族融合的情况。鲜卑族的拓跋部在北方建立了魏国,定都在平城,史称北魏。同学们想一下,北魏皇帝处在一座远离中原的城市,想要很好统治中原人民,容易吗?学生回答:(略)
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屏幕显示)
教师:同学们想像你就是北魏孝文帝,你想加强对中原人民的控制,会怎么办?
(各小组学生交流并各抒己见,教师给予评价和引导)
教师:那么,孝文帝又是怎么做的呢?
师生观看孝文帝改革的影视资料
(通过影视资料,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加深学生对重点的理解。)
学生看后指出:迁都洛阳。
教师: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更好地控制黄河流域,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孝文帝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
(学生根据录像以及教材归纳总结)
教师:同学们推测一下,孝文帝的这些汉化措施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孝文帝的汉化措施使得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学们看下面这幅图,仔细观察图中人物的服饰,能发现什么问题?
教师在大屏幕上打出穿汉化服装的少数民族贵妇图和北魏孝文帝像.
学生回答:(略)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反映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日常生活方面交融情况的墓室砖画.
教师提出问题: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烧烤也是少数民族的吃法,而魏晋时在中原地区却很风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在当时“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的现象比比皆是。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中相互取长补短,互相渗透,共同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正是在这样的民族融合过程中,鲜卑族逐渐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请同学们议一议,你怎么看待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发表见解, 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教师给学生指导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3、本课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我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汇聚史实,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民族融合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北魏孝文帝顺应了历史潮流,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为以后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4、课堂练习
选择题略
5、板书设计:
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21世纪教育网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的社会背景
(2)改革的主要内容21世纪教育网
(3)改革的历史作用
评价方式
自评 组评21世纪教育网 我的闪光点
课堂准备20%
参与积极性25%[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想象力20%
学习收获15%
作业评价20%
综合评价21世纪教育网
教学一得:
1、本课民族融合对初一学生来讲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在教学当中我考虑到这一点,增加适当图片,创设情境,改善了课堂气氛。
2、课堂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置学生于情境之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能看图说出西晋西部和北部大量涌入中原的少数民族的名称及其分布地区,学习试图的基本技能;通过列举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初步具备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概述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首先认真阅读教科书,具体感知这一历史时期北方民族融合的史实,在结合课后收集的民族友好交往的小故事,加深对这一时代民族大融合特征的理解;采用问题探究学习法,从改革的背景、内容、意义等多角度对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提出各自的见解,教师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史实,培养民族友好交往的意识;了解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实力的反对坚持改革,并在改革中以身作则的史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学习毅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教学过程〗21世纪教育网
导入:魏晋南北朝的前面是中国的秦汉时期,历史特征是大一统,它的后面是中国的隋唐时期,历史特征也是大一统,大分裂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位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两个高峰时期。但他绝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低谷。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提问:①江南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
②有哪些边疆少数民族迁徙到中原地区?21世纪教育网
③这些少数民族最初生活在什么地方?现在他们又来到了什么地方?(课件演示)这些是什么人居住的地方?
④由于他们生活的地方不同,那么他们和汉族的生活习惯有什么区别吗?
⑤有着这么多的不同,他们还能和平相处吗?尤其是汉族统治者不断向内迁各族征收重税,征派兵役。甚至把他们掠买为奴隶。更加剧了民族矛盾。
⑥如果不能和平相处的话,怎么办?如果有矛盾的话,怎么解决呢?(由学生讨论,得到答案)
这一时期每一个少数民族为了在共同的土地上生存下去,都展开了纷繁复杂的战争,各族人民多次起义反抗汉族统治者,并先后在北方建立起一些割据政权。在长达几百年的历史中,各个民族为了共同对抗他们的敌人,相互联合起来,在联合的过程中,逐渐对各个民族独特的生活习惯出现了认同感民族之间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段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就叫做十六国时期。十六国在中原大地上象走马灯似的来去匆匆的过客。经过几十年的征战,最终结束了十六国时代的是公元439年,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北魏实现了前秦以后的又一次统一,前秦保持北方的统一不到10年,北魏的历史,远比前秦威武壮观,意义也极为深远,引得多年来人民探寻鲜卑族的历史渊源(讲述鲜卑族拓跋部的发展史)
提问:你能用几个词来形容鲜卑族吗?从而你看出鲜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
就是这样的一个民族统一了黄河流域,一个自古就是汉族的统治地区,他们面临着一个草原民族的首领如何统治好汉族人生活的地方。也就是首先要处理好同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汉族的关系。当战争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人民之间就选择和平相处。如何才能和平相处呢?
大家可以想一想:怎么做呢?
就这个问题,北魏的皇帝探索了几代,其中成绩最为卓越的是孝文帝拓跋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很想推行这场改革,但他发现很难继续进行下去。21世纪教育网
提问:为什么呢?21世纪教育网
(改革就是要改变过去的东西,必然要遭到守旧势力的反对)
孝文帝决定要迁都。(孝文帝迁都的小故事)
提问:平城和洛阳那一个更适合于改革?
孝文帝迁都以后,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改革内容: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在改革中,孝文帝以身作则,将自己的姓氏改为元,自己叫元宏。
提问:①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②在今天的中国56个少数民族中还有没有“鲜卑”这个民族?
③没有,那鲜卑族上哪去了?(融入汉族之中)
④那你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讨论,视情况而定)
(向先进民族学习,是对的,但是不是应该把本民族的民族特性完全抹煞呢?)21世纪教育网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民族的融合,壮大了自己的国家,同时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和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
一、填空题
1.北魏以后,北方又经历了_______和西魏并存、北齐和______对立的局面,历史上将北魏、______、西魏、北齐和______、总称为______朝。
2.为了接受______的先进文化,同时加强对________的控制,北魏孝文帝于公元______年迁都_________,并进一步推进一些改革措施。例如,他要求鲜卑人采用_____、学说、改穿_______,提倡。21世纪教育网
二、单项选择题
1.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族 B.鲜卑拓跋部 C.巴氐族 D.羯族
2.北魏的都城最初建立在( )21世纪教育网
A.建康 B.洛阳 C.长安 D.平城
3.公元577年,率大军灭北齐,统一北方的是( )
A.孝文帝 B.周文王 C.周武帝 D.周厉王21世纪教育网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21世纪教育网
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B.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C.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
三、识图题21世纪教育网
观察下图,请回答:
①这个地方是什么民族的发源地?
②这个民族在我国历史上建立了什么政权?
③它的统治者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了哪些贡献?
答案:
一、1.东魏 北周 东魏 北周 北朝 2.汉族 中原 494 洛阳 汉姓 汉话 汉服 同汉族通婚
二、1.B 2.D 3.C 4.B
三、①鲜卑族拓跋部的发源地。
②4世纪后期,拓跋部首领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
③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他顺应当时民族融合的趋势,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教案
〖课程标准〗
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看图说出“五胡”的名称及分布的地区,学习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
通过列举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初步学会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养成。
通过共同分析北魏孝文帝汉化措施的影响,学生初步了解归纳分析的基本方法。
通过思考“你如何看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具体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影响的史实,知道各民族友好往来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培养其民族友好交往的意识。
学生通过了解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不顾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并在改革中以身作则的史实,促进其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1. 学生知识掌握的状况和已有经验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对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已有初步的了解;现实生活中,民族间友好交往的事实对学生的影响较深。
2. 初一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分析。
初一学生的知觉、兴趣、道德情感等多为感性体验,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所以,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长期融合的史实,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教材分析〗
1.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分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经过数百年的冲突与交往,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而北方民族大融合又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隋唐时期的大一统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本课共设有两目:一是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二是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大融合的措施。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各族人民在中原和内地杂居、交往,民族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主流。孝文帝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顺应时代潮流,实行了改革。所以,孝文帝改革是边疆少数民族内迁、民族融合的产物,而孝文帝推行的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又进一步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教材处理
1. 将课文中的第一目(楷体字部分)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列为学习的内容。
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纳入学习范围有利于学生对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措施的理解。
2.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一目中加入相关的图片。
由于民族融合对初一学生来讲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因此,在学习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时,将反映当时民族融合的一些图片出示给学生,增强学生对民族融合的感性认识。
课前准备
1. 组织学生搜集北魏孝文帝迁都的有关资料,编排课本剧。
2. 制作辅助教学的课件,剪辑歌曲《爱我中华》等音像资料和文字材料。
〖板书设计〗
〖教学方法〗
鉴于对《标准》的理解,对教材、教学环境、学生等因素的分析,确定在本课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启发、引导为主,多媒体课件演示为辅,引导学生的思维由集中到发散,由发散到集中,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学生的活动采取分析讨论、表演课本剧表演等形式。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影碟歌曲《爱我中华》。
教师:同学们对这首歌一定都很熟悉,那么,哪一名同学来说一说,你觉得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意思?
学生谈对这首歌曲的理解(略)。
教师: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地广人多的国家,在我们国家里有五十六个民族,这五十六个民族杂居相处,亲如一家。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问题,现做一个现场调查。
(教师现场调查班级里的民族分布情况)
教师:请这些少数民族的同学告诉大家,你生活在这个社会、这个集体中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略)。
教师:我们国家民族间友好相处、互相融合的现象古已有之,尤其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间的融合更为显著。具体的情况如何?这也是本节课我们要共同探讨的内容。
讲授新课
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教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和西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与汉族逐渐汇聚。那时侯都有哪些少数民族内迁?下面,请同学阅读书本的第一目,了解“五胡”指的是哪五个少数民族,他们分布在什么地区?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指导学生读书读图)
学生回答:(略)
教师: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逐渐内迁,汇聚中原,和汉族人民一起杂居相处,在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上都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教师在大屏幕上打出课题)民族大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下面,我们就以鲜卑族为例,了解当时民族融合的情况。鲜卑族的拓跋部在北方建立了魏国,定都在平城,史称北魏。同学们想一下,北魏皇帝处在一座远离中原的城市,想要很好统治中原人民,容易吗?
(教师在大屏幕上打出平城的地理位置图,师生共同分析平城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因素)
学生回答:(略)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教师:同学们想像你就是北魏孝文帝,你想加强对中原人民的控制,会怎么办?
(各小组学生交流并各抒己见,教师给予评价和引导)
教师:那么,孝文帝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看一个课本剧就知道了。
(学生表演北魏孝文帝迁都的课本剧)
教师: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更好地控制黄河流域,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请同学们看书,总结一下孝文帝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
(学生看书归纳总结)
教师:同学们推测一下,孝文帝的这些汉化措施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孝文帝的汉化措施使得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学们看下面这幅图,仔细观察图中人物的服饰,能发现什么问题?
(教师在大屏幕上打出穿汉化服装的少数民族贵妇图和北魏孝文帝像)
学生回答:(略)
教师:同学们再看这两幅图。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反映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日常生活方面交融情况的墓室砖画)上面这幅图是两名汉族妇女正在制作蒸馍与烙饼;下面这幅图是两名汉族贵族正在吃烧烤食品。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烧烤也是少数民族的吃法,而魏晋时在中原地区却很风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少数民族不但在饮食上对汉族人民产生了影响,在日常生活的其他领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幅画,(教师在大屏幕上打出北齐“校书图”)同学仔细观察中间坐着的这个人,他坐的正是从北方少数民族传到中原地区的胡床。少数民族的方凳圆凳也传到了中原地区,成为汉族人民所喜爱的家具,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习惯。在当时“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的现象比比皆是。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中相互取长补短,互相渗透,共同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正是在这样的民族融合过程中,鲜卑族逐渐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请同学们议一议,你怎么看待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发表见解)
本课小结
民族关系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今天学习了我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史实,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民族融合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北魏孝文帝顺应了历史潮流,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为以后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课堂测评
1. 你能将属于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内容放入相应的位置吗?(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到讲台前完成练习)
2. 历史猜想(教师出示“五胡”“孝文帝”“洛阳”等名词,小组各派两名同学到讲台前,甲同学用与历史相关的语言表述教师出示的名词,乙同学面向全体学生猜词。如教师出示“五胡”后,甲应该这样表述:两个字,历史上对魏晋以来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合称)
3. 师生共评(依据“历史课综合评价表”)。
〖教案说明〗
依据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理解《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这节教案。其中,编排课本剧需要教师参与指导;历史猜想也可放在课前,用于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课堂评价表每周上课前由历史科代表下发给各组组长,学生完成后,由科代表收齐交给教师。
〖教案点评〗
该教案构思新颖,学生活动设计合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目标的要求。教案中“你就是孝文帝,你想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会怎么办?”的假设以及课本剧的编排和表演,都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是一篇值得参考的教案。
指导教师:尹相形(大庆市萨尔图区教师进修学校)
附一 历史课综合评价表
说明:(1)自评采取文字形式,互评和师评分别为A、B、C三类;(2)互评由各组两名组长完成。
附二 课前编排历史剧的参考资料
资料一(学生收集的资料)
魏孝文帝是一个在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魏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为此,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要数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的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他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30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大军继续南下。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同意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给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什么道理来,就说:“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资料二(教师收集的资料)
490年,冯太后死,魏孝文帝开始亲政。他亲政后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北魏自398年定都平城后,经过近百年的时间,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平城作为都城已不适应。经济上,平城寒瘠,而交通运输不便,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供给常发生困难。军事上,平城地处边境,北受柔然的威胁,经略上,南方又显得遥远。政治上,由于各族人民不断反抗,北魏统治者迫切要求同汉族地主进一步合作。为此,他们需要进一步消除民族界限,实行汉化政策。但在鲜卑贵族集中的旧都平城,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很大。由于这些原因,孝文帝决心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493年,孝文帝以南伐的名义,率20万大军南下。到洛阳后,秋雨连绵,孝文帝却假装继续南下,群臣跪在马前劝阻。他利用群臣不愿意南伐的心理,宣布定都洛阳。次年,他回到平城,巡视了北方军镇,然后正式迁都。
――选自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资料三(教师收集的资料)
秋七月癸丑,以皇太子立,诏赐民为人后者爵一级,为公士;曾为吏属者爵二级,为上造;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人粟五斛。戊午,中外戒严。是月,萧赜死,孙昭业僭立。
八月乙酉,三老、山阳郡公尉元薨。丙戌,车驾类于上帝,遂临尉元丧。丁亥,帝辞永固陵。己丑,车驾发京师,南伐,步骑百余万。太尉丕奏请以宫人从。诏曰:“临戎不语内事,宜停来请。”
壬寅,车驾至肆州,民年七十已上,赐爵一级。路见眇跛者,停驾亲问,赐衣食终身。戊申,幸并州。亲见高年,问所疾苦。九月壬子,诏兼员外散骑常侍高聪、兼员外散骑侍郎贾祯使于萧昭业。丁巳,诏以车驾所经,伤民秋稼者,亩给谷五斛。戊辰,济河。诏洛、怀、并、肆所过四州之民:百年以上假县令,九十以上赐爵三级,八十以上赐爵二级,七十以上赐爵一级;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帛二匹;孝悌廉义、文武应求者,皆以名闻。又诏厮养之户不得与士民婚;有文武之才、积劳应进者同庶族例,听之。庚午,幸洛阳,周巡故宫基址。帝顾谓侍臣曰:“晋德不修,早倾宗祀,荒毁至此,用伤朕怀。”遂咏《黍离》之诗,为之流涕。壬申,观洛桥,幸太学,观《石经》。乙亥,邓至王像舒彭遣子旧诣阙朝贡,并奉表,求以位授旧。诏许之。丙子,诏六军发轸。
丁丑,戎服执鞭,御马而出。群臣稽颡于马前,请停南伐。帝乃止。仍定迁都之计。
――选自《魏书帝纪 高祖纪下》
资料四(教师收集的资料)
孝文帝(467―499),名拓跋宏,后改名为元宏,鲜卑族杰出的政治家。471年―499年在位。由于即位时年仅五岁,因此实权掌握在太皇太后冯氏手中。在冯太后临朝时,为巩固封建统治,曾改革吏治,实行三长制和均田制。孝文帝亲政后,进一步进行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485年颁布均田令,494年从平城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并对以太子恂为首的反对势力进行严厉的镇压,太子恂被毒酒赐死。他的改革加速了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各族的大融合。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主要有:①平城位置偏北,交通闭塞,粮食供应十分困难;②军事上,平城地处边境,在北方要君临中原,必须取得汉族地主的支持,消除民族隔阂;③平城是鲜卑族保守势力比较集中的地方,不利于改革;④洛阳地处中原,曾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等王朝的都城,且为中原政治、文化的中心,又是水陆枢纽。为此孝文帝决定定都洛阳,并于494年正式迁都至洛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